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名义锚"作为保证国内货币价值长期稳定的约束机制,对于锁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减弱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降低通货膨胀偏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实践中的三大货币政策"名义锚",认为中国目前可采用货币供应量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应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长期内稳定物价的责任感,并随着货币政策操作环境的改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技巧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双重名义锚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霞民 《上海金融》2007,73(1):39-42
名义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成功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和汇率这两个名义锚,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经常会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贷款增量的影响,认为在双重名义锚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名义锚的成功设定,能够充分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我国当前实际存在着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名义锚,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货款增量的影响,认为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名义锚的成功设定,能够充分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我国当前实际存在看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名义锚,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货款增量的影响,认为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07,(12):2-2
偶然往往预示着必然。当"发展观"需要"科学",当党的十七大重塑"科学发展观",深化和丰富其内涵的时候,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不仅仅只是两个词组的简单组合,也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它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及其货币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货膨胀惯性是指通货膨胀在受到随机扰动因素冲击后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趋势会持续很久,通常用通胀自回归模型中滞后项系数之和来度量。混合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通货膨胀惯性的微观基础,即价格粘性和经济参与人的后视行为。高通货膨胀惯性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提高中央银行反通胀的社会成本。中央银行承诺在较长时期内钉住一个稳定的名义锚(例如明确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则是降低通货膨胀惯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球182个经济体1999—2021年月度汇率数据,本文构建了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人民币的货币“隐性锚”指数(HAI),并对五种货币“隐性锚”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美元“隐性锚”指数始终处于第一位,且近年来进一步提升,2021年达到45.806%;第二,人民币“隐性锚”指数呈倒U形发展,2021年年末人民币以11.892%的“隐性锚”份额超过日元(8.093%)和英镑(11.038%),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23.171%)的第三大“隐性锚”货币;第三,东南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人民币“隐性锚”指数高于其他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和采用非浮动汇率制度经济体的人民币“隐性锚”指数高于其他地区;第四,网络外部性是影响货币“隐性锚”的重要因素,不断提升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稳中有升的人民币汇率以及稳步开放的资本账户水平均有利于人民币“隐性锚”指数提升,加之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人民币未来的网络外部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的研究对全面认知货币“隐性锚”分布、构建较全面的货币国际化指数、提升人民币“隐性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测度2005年7月21日-2018年9月30日不同阶段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并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的多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元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略有下降,但仍然难以取代;欧元和英镑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下降很大;而日元近几年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自2010年以来显著提升,大部分时期已经接近美元的水平,但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都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发挥"锚"效应有显著影响。其中,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经济周期同步性、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是推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操作 1、欧元区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统一由欧洲中央银行来实施,根据欧共体缔造条约第105条的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在不影响物价稳定的目标前提下,需支持欧共体的总体经济政策。物价稳定应被视为一个中期目标,是指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协调指数的年同比增长率低于2%。并且稳定的物价在中期内得以维持。当物价涨幅超出2%时,欧洲中央银行才采取货币市场调控,而对于其他经济指标的单一变化不做出机械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向公众公开货币政策及其相关信息,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已成为当前国际上货币政策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综合了当前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对货币政策度的提出与发展、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货币政策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以及透明度的度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加强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当局在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重大货币政策决策上,更多地采用了较为模糊的操作方式,这种态度上的不明朗将导致市场预期的"捕风捉影"甚至于预期混乱,使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下降,时滞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并且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针对这些事实,本文将重点研究货币政策的操作范式,并进而给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正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逐渐从数量规则向利率规则过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一体化地区,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操作中以价格调控为主,利率政策是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从长期的视角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利率政策的实践,提出其政策操作中具有关注中期目标、政策透明度高、央行独立性强等特点,对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转变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我们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经验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之间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认为,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5.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启动了以廉价高效行政为目标的政府改革,政府绩效审计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取代了传统的财务审计成为公共部门关注的焦点。美国、欧洲、澳洲各国迅速掀起了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的政府审计发展浪潮。近几年来,绩效审计在我国各地也纷纷兴起。本文从简述绩效审计的内涵与发展入手,分析西方多国绩效审计现状,借鉴先进绩效审计方法流程,提出我国加快实行缋效审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欧亚7国"名义账户制"的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改革结果来看,只有瑞典的名义账户制改革比较顺利,其他国家的改革效果仍有待检验。本文认为,瑞典改革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完善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和完整的制度设计,而在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框架之下,并不具备向名义账户制转型的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再分配功能弱化难以缓解、待遇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基金结余规模小导致的基金投资壮大功能不足、记账利率波动大影响参保者的稳定预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现金供给有其特有的供给流程和特点,使得现金供给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分析现金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在尊重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趋势的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更好做好现金供给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很多银行在开展涉农金融服务方面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其独具特色的服务“三农”模式带来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效益。论文对国内外银行业服务“三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诸多对农行的启示,可为农业银行更好地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