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关键是端面顶板的维护与控制.如何搞好综采工作面的顶板控制和顶板管理,在本文对地质因素、地质构造、支护区域、支护状态、煤与围岩的强度、节理、裂隙、断层、褶曲等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刻探讨,并对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和顶板的雏护管理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十层煤开采实践,分析了煤层倾角在15-25°条件下,采用炮采俯斜开采时工作面顶板安全技术管理中存在的支柱的迎山角、支柱初撑力与工作阻力、支拄钻底、工作面支架稳定性、上下端头支护等问题,提出了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托伪回采的技术措施:在巷道布置上,合理控制工作面长度,工作的俯伪斜布置进行回采,缩小挖孔距,加大支护密度,严格控制开帮长度,减少顶板暴露面积,及时支护、减少顶板暴露时间。煤矿在托伪开采过程中,采取控制顶板措施,该成果在技术上合理,安全上可靠,不仅提高了单产,而且提高了煤炭质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条件矿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顶板离层是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顶板的破坏失稳具有突发性,且冒落规律较大.在使用锚杆支护时,巷道顶板所处的状态需要随时进行监测.本文从顶板离层的概念出发,阐述了顶板离层仪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结合沙曲矿的实际情况,对个别开掘工作面顶板的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得出结论,以达到加强顶板管理及防止恶性顶板冒顶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条件 煤层:煤层厚度越大,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升高区的煤层塑性破坏后,其支撑能力大幅度降低,煤压缩的总量越大,项板岩层就会发生较大的预先下沉,使暴露的工作面空间后的顶板稳定性越减少,容易变形与破坏,必须使工作面支护有较大强度与密度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顶板的事故在煤矿生产中发生的高概率不仅会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也给工人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顶板事故的发生由于通常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生产技术因素和顶板管理的合理性缺乏是外因,而煤层顶板的地质条件是内部原因.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分析了顶板冒落的原因,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采煤工作面生产安全管理的意义出发,分别探讨了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如构建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等等几个主要方面,对采煤企业工作面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炭资源的开采施工,需要先行开展针对煤矿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而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特点决定的,比如煤层的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软"煤层复合顶板特性研究分析及两种回收切眼支护技术对比,采取科学、合理的切眼支护技术,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生产实践。以N2406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为例,从回采准备、回采工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几方面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和回采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和管理,为相同地质条件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姚桥矿西九采区条带开采方案,在合理布置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综采放顶煤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并对下一工作面的开采条件下的变形趋势预计,及为矿井“三下”采煤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3,(10)
文章对锚杆支护在维护巷道安全,防止冒顶事故发生的作用、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在软岩地质条件下,锚杆支护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煤炭企业的发展也开辟了新的方向,因此在煤炭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掩护式液压支架技术的安全可靠性渐渐地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因为煤炭巷道掘进顶板的安全可靠性不高造成的煤炭安全事故达煤矿井下安全事故一半之多,所以非常有必要对煤炭顶板以及煤炭工作进行时所采取的支护技术进行细致地探析.煤炭挖掘作业不仅与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的合理安排有关,而且与煤炭掘进工作遵循安排进程合理有序地进行有关.为了对煤炭掘进顶板支护技术进行更好地探析,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一下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实际生产中的支护形式和控制管理形式.希望通过探析掩护式液压支架的掘进顶板支护技术,对今后煤炭掘进作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勃利县银杏煤矿是1997年买断杏树乡一矿,新组建的民营独资企业。现有生产矿井5处。技术改造矿井4处,共有采煤工作面7个,掘进工作面16个,开采煤种为1/3焦煤和气煤,地质储量1160万吨,设计能力32万吨,2004年原煤产量18万吨,全矿员T482人。几年来,在市、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2003年以来,围绕质量标准化抓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事故危险点的确认 1.事故危险点。事故危险点的发现决定着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控制事故的及时性。危险点的发现应从基础环节着手,在分析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确认。这种不安全因素就是危险点。设备的缺陷、支柱支撑力不足、采煤工作面大面积悬顶、环境安全隐患等,都属于危险点。危险点一旦发现,要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矿的开采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并且近几年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资目光放在矿业开采上,因此矿井数量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数量庞大的开采量意味着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由此安全问题则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应用创新管理促进矿井安全发展,会使煤炭企业高效高产,达到和谐而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难题,坚硬顶板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俄霍布拉克煤矿开采的1煤顶板就属于坚硬顶板,该矿通过1煤1107回采面采用超前深孔预裂爆破,实现了工作面安全放顶,简化了回采工艺,提升了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综合施工实践说明了在复杂的地形、水文、地质与相邻建筑、开挖范围、地下敷设设施等多种限制条件下,怎样选择最适合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既保证相邻建筑物和基坑内施工人员安全,使基坑内施工有序进行,又能节约投入成本,在当今城市规划逐步向地下空间延伸和发展,深基坑支护在基础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认为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受如下因素影响:一是技术因素,具体表现为矿产的开采方法与开采技术;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生产人员的安全素质;三是资源赋存条件,主要表现为地质条件对矿产开采的影响。事故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上述一种或一种以上因素运行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事故。在上述因素中管理因素常常制约着其他几种因素,即管理因素或管理因素与任何其他一种因素结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煤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好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率,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液压支架的普遍应用不仅提高了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而且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与产量,并从根本上改善了劳动条件、保障了生产安全.鉴于此情况,本文针对煤矿用液压支架的轻量化设计进行相关情况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