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梅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64-265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上百年来经久不衰,影响深远。奥斯汀通过对传统男性叙事方式的解构与创新,用富有喜剧色彩的笔墨,轻松幽默地讲述了绅士淑女的恋爱婚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女性地位,传达出独特的女性意识。试图从文本内容、人物塑造、写作风格等叙事方式的各个方面,对《傲慢与偏见》文本的女性叙事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是一个语言大师,她高超的话语技巧不仅为她争得了话语权,而且为我们了解她深刻的思想和坚定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开启了一扇窗口。她善于利用直接引语的直接性和生动性塑造人物性格,揭示社会矛盾,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傲慢与偏见》世界和现实世界社会问题的一个新视角;通过对话中的权势关系,揭示社会政治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傲慢与偏见》世界的新的政治视角;通过总括式的议论和自由间接话语,表达叙事态度和立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她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和社会态度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秦岚 《新经济》2007,(1):44-46
简·奥斯丁是一个语言大师,她高超的话语技巧不仅为她争得了话语权,而且为我们了解她深刻的思想和坚定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开启了一扇窗口.她善于利用直接引语的直接性和生动性塑造人物性格,揭示社会矛盾,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傲慢与偏见》世界和现实世界社会问题的一个新视角;通过对话中的权势关系,揭示社会政治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傲慢与偏见》世界的新的政治视角;通过总括式的议论和自由间接话语,表达叙事态度和立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她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和社会态度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作为一部女性主义作品被广泛研究。本文通过对感叹词、强调性词语及语调进行研究发现,其使用强化了主人公的性别身份和地位。此外情态动词和小句的使用也增加了小说中的性别语言特色,彰显了角色的人际关系及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这是国人的一场百年大梦。 在一片高峡峻岭之间,它将奔腾而过的亚洲第一大河拦腰截断。“当以水闸堰其水”,以彻底解决下游水患.同时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电能。  相似文献   

6.
卢黎 《大陆桥视野》2011,(24):113-115
《呼啸山庄》和《荆棘鸟》两位女作家都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情投意舍、心心相印,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反对讲究门第等级的婚姻观念。不同的是,考琳·麦卡洛主张在遵守社会既有规范下的人间之爱,艾米莉主张超越世俗、超人间的灵魂之爱,精神之爱。艾米莉和考琳·麦卡洛的小说都体现出反抗男权制歧视欺压女性、争取女性权利、追求女性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女性观。不同之处在于,艾米莉的女性意识比考琳·麦卡洛更坚决、更彻底,考琳·麦卡洛认同男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观点,遵循传统只是反抗其不合理。不公正之处;艾米莉对男权社会却是坚决的反抗,以叛逆者形象出现。考琳·麦卡洛是不完全的女性主义者,她的观点较现实,能够被认同和接受。艾米莉是比较彻底的女性主义者.但是她的观点在当时不会被接受也行不通,只能是绝望的反抗,无力的叛逆。  相似文献   

7.
英美文学课不仅是学好语言的最佳手段,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鉴于目前普通高等教育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急迫形势,英美文学课程必须大胆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活文学课的原动力。重点探讨更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开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为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胡秦葆 《开放时代》2001,(6):112-115
文学必须表现爱情 爱情是美好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又是一个聪明、睿智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有着较为原始和旺盛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他们从“杭育──杭育”式创造活动开始,即开始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爱情在他们心目中,是圣洁而美好的,也是值得吟咏和歌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据有关研究者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有一百多篇是描写和表现爱情的。孔子曾经高度概括地说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租借法案》的诞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而英美之间的“血缘姻亲”关系则是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个特例,两国之间长久保持着一种有悖于传统国际关系的“特殊关系”,这是对两国长期以来“血缘姻亲”传统的继承。而这种“血缘姻亲”对于《租借法案》的诞生具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宁 《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53-254
自从翻译活动出现以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林林总总的翻译策略,但总体来说,不外乎归化和异化的策略两种。纵观中国的翻译史,不难发现,归化的翻译策略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异化的翻译策略要求保留原语的异国情调,也就是所谓的"洋气"(鲁迅),它可以在今天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读者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各有优势,它们的合理应用有助于语言交流的实现和交流质量的提高,因此它们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和互补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学生全面学习基础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以远程技术手段为支持,《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基于远程手段的层次化教学概念,把教学资料的辅导分为基础型、学习型和创业型三种层次,提倡进行知识分层、服务分层和小组分层。就层次化教学的具体思路和实践探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成果影响着学校的德育教育实际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认知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克服现有的一些弊端,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旨在通过分析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了两个问题:第一,新旧《庐山恋》反映的爱情价值观对比:对于1980年版《庐山恋》大家褒大于贬,《庐山恋2010》大家贬大于褒。第二,新旧《庐山恋》反映的权力对爱情造成的影响:1980年版《庐山恋》是政治绑架了爱情,《庐山恋2010》则是物质诱惑了爱情。通过讨论影视旅游中的爱情主题,认为爱情主题需要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的情节。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男主角罗密欧性格叛逆、激情、冲动而缺乏理性,在遇到压迫和阻挠时,勇于反抗,不计后果。他的爱情以悲剧告终,却换来了两个家族的和解,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胜利。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男主角柳梦梅性格富有反抗精神、痴情、坚韧而带有理性,在遇到压力和阻碍时,富有反抗精神,但他能讲究策略,借助外力达到目的,最终收获美好爱情。该剧的大团圆结局冲淡了主角的反抗精神,但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两位主角的性格差异,决定了各自的悲剧宿命和圆满结局,同时不同的爱情结局也反映了东西方在文化和审美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沈梅  丁忠甫 《经济师》2008,(9):141-142
关于《论语》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关于《论语》文学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文章从生动的人物形象,简洁精辟的语言,初呈梗概的叙事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论语》的文学之美。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的小说常以塑造“硬汉”形象著称,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在《雨中猫》和《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运用简洁的冰山文体勾勒出了女性在社会和情感上的失落与迷失.在创作这些形象时,他表达出了伟大的人性思索和强烈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7.
卡波提创作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冷血>是奠定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文学流派基础的经典之作.<冷血>使卡波提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卡波提在<冷血>中运用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的新新闻主义创作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卡波提把新闻报道和虚构小说的写作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代产生一个时代的人,从人所构筑的文学作品来看,其中既闪现着作者内心所思所想的艺术光芒,也能够看到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在当代女性作家中,铁凝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用她那敏锐的目光,从女性视角出发,完成一次又一次男权社会下女性真实生活境况的书写,在书写时使生命本相被揭示,社会现实被映射,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作品中女性文学形象的鲜活动人。其发表于2021年第8期《小说选刊》上的短篇小说《信使》,很好地说明作者对极为深刻女性自觉意识的彰显,以及彰显过程中的女性文学形象的体现效果。  相似文献   

19.
《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爱情与死亡的博弈。《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以武者为代表的白桦派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人公原型及作品的异同点,进一步探讨了其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作者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20.
从就业视角分析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迫在眉睫,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个案研究显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建设、学生思维塑造等方面,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提供了空间:如开设《网络文学》《创意写作》《影视文学》等相关课程,逐步转型汉语言文学师资。建设高校立交桥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拥有了专升本的生源,这为冗余的汉语言文学师资缓解了转型后的生师比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