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创业大赛已经得到了高校的广泛重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之后的创业或者就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文章探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应用的方式与方法,以期为后续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创新时代的不断推进,高校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人才,辅导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并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蒋祝仙 《经贸实践》2016,(3):177-17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人只有对现有的财务知识和综合能力进行重新更新和优化,才能适应会计""3.0时代"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培养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创课证赛"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就业、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竞赛有机结合,有效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专业特色不明显,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实践环节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探索并建立创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殷  陈瑜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231-232
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责任,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业人才的摇篮。我们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并探讨在现有的SPT人才培养体系下,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转变观念,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民办财经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融合了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成为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相应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能使民办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实现专业领域创新或是创业,从而提升学生的创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新的创业人才在适应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中,对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将要达到的一个必然要求.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针对高职院校结合财经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前景的分析与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5,(10)
"新常态"下的高职学院的创业教育面临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机遇和挑战。此时,高职创业教育的重点不仅仅要强调学生们如何投资去"当老板",还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自我约束、规则意识等人文素质方面,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和能力、培养其独立人格、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组织沟通意识及能力。为此,需要高职创业教育走上持续的创新之路,不仅要改变教育理念,在方法上的创新则是要改变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甚至互动交流的传统模式,尝试推动"校园学生治理"模式,在这种"校园创业"的实践中,使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践行者,历练高职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和自觉担当的意识与能力,使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实现知行合一。这需要高职学院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高职学院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说,高职学院体制机制创新越是坚定,高职学院创业教育改革的空间和成效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2.
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以自主创业为主导的就业模式,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新模式,然而高职生对创新创业的茫然,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忽视,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成熟,使得寻找到提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的途径,成为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当务之急.高职生相对于一般本科、研究生等具有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却为何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呼声中,本文试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理论分析等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的现状及形成原因,结合个人、社会、家庭等因素,探索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型期,为了继续在全球市场的深入发展,应对人才竞争,国家适时提出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理念.高校更是承担着转变经济方式所需要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中蓬勃发展起来.创新意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笔者以一个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视角浅析如何以创新意识为先导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正安 《当代经济》2016,(36):95-97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高职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就自然而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高职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时代发展的必要性,但是深入分析我国现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后,我们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教育理念与认识、师资队伍力量良莠不齐、课程体系单一、创新创业载体相对缺乏等等.在“互联网+”的大情景下,需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才能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之下,创新创业已是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会计专业,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就高职院校如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展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业型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就业,是解决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研究高职创业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分别从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个核心要素对其培养内客和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5,(10)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以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当开展创业能力培养,使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满足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师生共同创业来提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成为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职生创业能力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笔者针对我国高职生创业能力的现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分析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重视创业教育,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奠定基础;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宣传政府关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为高职生创业做好向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探索出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立实践教学平台,开设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电子商务岗位技能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电商就业技能;改变培养方式,设立实训平台,引企入校,课岗融替,让学生在企业的实战工作中去锻炼学习岗位工作技能;设立创客平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改革,实现了精准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为企业培养了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创新创业型人才,提高了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泉龙 《财富时代》2022,(2):118-119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文介绍了双创大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双创项目进行系统培育的方法,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目标。自2015年5月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