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延伸,城市工业扩散,加快了郊区土地非农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征地劳动力安置、农民住宅动迁和撤队、撤村中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处理是否得当,这将影响到党和政府同农民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新情况下搞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联系徐汇区龙华乡实际,围绕土地非农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农民利益问题,谈谈自己的体  相似文献   

2.
龚国祥 《中国改革》2006,(11):72-7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郊区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会有一批又一批农民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如何确保农民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提高和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成为城市化的最大受益者,是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上海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的临港新城土地征用储备过程中,切实把维护征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就业机制,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探索路子。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一个特殊群体及其利益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扣除人口增长因素,届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左右。按照常态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水平测算,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大致接近60%。城市铺开的过程就是农民土地被征用的过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力度也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而近年来,随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失地农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因此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有专家保守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超过2000万人,而且每年还在以250-300万的数字增加,失地农民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周伟车江洪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迅猛。以上海为例,1991—1994年间,上海郊区净减少耕地56.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6%,相当于1949—1990年41年间上海建设用地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农民进城的30年。农民进城改变了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固化为城市人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对农民工的依赖也已不可或缺。农民工成为城市中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主力军。如果农民工大量返乡,我国工业化进程将受重创,服务业陷入低迷,城市人口生活水平下降,城市化进程可能中断,人才与劳动力浪费的同时,经济发展将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6.
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海市户籍总人口约17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为250万.2004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占77.6%,其中郊区人口城市化水平达47%.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郊区有50万失地农民,未来几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将不断向非农领域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市化是世界各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必然过程。随着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建设的推进,必然要求建设一个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上海郊区。全面推进上海农村城市化进程,这是上海郊区必须完成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上海综合经济》2003,(3):62-64
政府不是唯一的“买单者”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非常迅猛。至2030年预计将有近50%的人变成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应达到6亿多,也就是说还有3亿农民要进城,城市人口要扩大1倍。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公用事业需求增长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去年召开的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提出了郊区发展“四化”战略目标,即: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这是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上海经济社会进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今年召开的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确定了推进郊区“三个集中”的工作方针,也就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这是加快推进郊区“四化”发展的基本战略举措,标志着郊区经济社会进入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新转折。在“四化”战略目标和“三个集中”工作方针指导下,上海农业抓住构建农业生态效益高地、综合开发农业功能和增强农业与城市融合度三条工作主线,着力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10.
北京现在将近2000万人口,郊区农民户籍人口只有269万,典型的大城市小郊区。从产业比重来讲,农业已经不足1%。即便如此,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农业还是高度重视的,连续多年加大投入。在同步推进三化中,北京更是结合中央文件精神出台了《集中力量统筹城乡集中资源聚焦三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全精神,推进上海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市委书记黄菊在视察郊区农村工作时指出,小城镇建设是上海郊区发展的一个重点,要结合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趋势,高起点搞好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特别是周边几个区县的小城镇建设,要考虑联接上海与兄弟省市的功能,以更好地发挥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更好地为全国服务。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要借鉴广东、福建等省市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郊区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实现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2004年,以农村宅基地置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全市决定15个村作为宅基地置换试点单位,其中有嘉定区的外冈镇管家村和华亭镇联华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南通市在城镇化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建设中,作为主城区的崇川区的农村集体土地连年被征用,这些农民世世代代用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变成了道路、商场、工厂、广场等,一批批农民则永远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1999年以来,崇川区被征用土地和失地农民逐年增加。根据南通市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未来10年,南通市的市区面积将由现在的85平方公里扩大到110平方公里。崇川区目前有农业人口15万人,在10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部分人将全部成为失地农民。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驰  张荣 《农业经济》2004,(3):48-49
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一进程中,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土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农民如何增收,农村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崭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羁绊,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5.
农村市场网络的完善与城市化的推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实际上已不存在孤立的农村发展之路,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已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农村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实现城市化的时候。在城市化过程中,市场是其演进的重要因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地方性经济向区域性经济转化的起点,而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则能有力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本文将以浙江省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农村市场网络的完善与城市化的推进之间的作用机理。文中的农村市场网络是县及县以下的行政区域中由不同层次、不同各类、不同规模、不同空间的市场之间所形成的一个有机的市场网络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须依赖的系统。城市化进程是资源和要素在城乡间重新配置和组合、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升3经、城镇空间扩大和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活方式转化的长期进程。  相似文献   

16.
沪郊动态     
上海今年将新增1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将进一步把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特大城市综合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强化科技兴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合力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7.
唐建明同志的文章《引导农民向城市集中》,大胆地提出了“上海郊区城市化的基础,应该超越城镇化阶段,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向城市而不是向城镇集中”,这对我们推进郊区“三个集中”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8.
刘天旭  郑恺 《农村经济》2012,(12):113-116
现代化意味着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向城市集中,逐步市民化。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出现部分农民的被动市民化现象。按照农民户口和失去土地的方式差异,农民被动市民化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一个涉及到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结构转换的复杂运行系统,其内部结构的耦合协调程度关系到城市的良性发展及其城市化质量的提升。为此,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例,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标体系,再结合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陕西各地市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发展水平和相互间的耦合协调状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城市化来看,陕西省城市化水平总体偏低,呈现以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为主导的发展态势;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全省总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除省会城市西安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城市化协调状态良好隶属高度耦合协调类型外,其余地市内部城市化协调状态欠佳,属于中度或低度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因此,今后陕西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合理引导,注重各地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内部的协调发展,以全面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广荣 《水利经济》2001,19(1):43-43
上海郊区是上海特大型城市的郊区 ,郊区水利不仅要为郊区农业生产服务 ,更要为城市人民生活、城市生态环境和郊区城市化服务 ,上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已经对郊区水利提出了如下的需要 :一是城市人口对农产品更高质量的需求 ;二是农业生产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三是郊区城市化的需要 ;四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 ;五是郊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 ;六是上海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七是加入 WTO后 ,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上述这些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产物 ,反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新形势下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