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随着沪郊家庭农场的出现,农机服务合作社和粮食家庭农场结合的"机粮结合"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奉贤区庄行镇顾木华家庭农场就是典型的粮食家庭农场与农机服务合作社相结合型经营主体。一、"机粮结合"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一)粮食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1.劳动力情况。顾木华现年60岁,奉贤区庄行  相似文献   

2.
袁赛男 《南方农村》2013,29(4):4-9,15
本文通过梳理家庭农场等相关概念,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等五个基本特征;并通过比较家庭农场、传统小农户和雇工农场三种经营主体,发现家庭农场既把现代农业要素融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中,又避免了雇工农场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农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是农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二轮"延包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相对保持稳定,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得到稳步发展,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得到持续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人口和农业政策等也发生了变化,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时有发生。虽然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生产和经营主体的不同.传统农业的生产主体是分散的农户,而现代农业培育过程中将出现多种经营主体.本文结合常州实际,提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框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近年来,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三农"政策措施,为解决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现提出  相似文献   

6.
<正>一、培育培养对象我国农业生产投入方式、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迫切需要解决培养造就一大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问题。重点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农民的结构变化和农村人口的整体状况,选择有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性、有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和新生劳动力进行培育。1.农村务农青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民,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造就一支生产方式标准化、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商品市场化、生产装备设施化的农业生产经营队伍。针对当前我国农民老龄化、兼业化与素质偏低的现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浙西南山区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较快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农业经营主体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优质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制约着浙西南山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本文分析了浙西南山区农业经营主体变化的两面性态势及优化农业经营主体上存在的难题,主张针对难题,应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农业精英、建立农业职业制度等措施来优化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和农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以农户为基础,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基本经营主体,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发展,形成的具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的集合。分析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原则,总结我国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应运而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特征,不仅带来土地、劳动力的集约化经营,而且为金融支农大规模进入创造了条件。农发行应进一步强化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积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基于芜湖市繁昌区近些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实践,阐述了新型农业主体的类型、示范作用、存在问题等,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当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改变传统"小而散"的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以培育新型主体为重点、农业规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江苏省宿迁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围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措施,创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已经14年,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还没有完全确定。目前主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有家庭农户、专业大户、工商企业性质的农业公司、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前3种经营主体目前很难成为我国现代农业条件下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生产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虽然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家庭农场不能成为改革中合适的主体,故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才最有可能成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粮食高质量生产经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农业依然是上海市的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建设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新兴农业主体培育缺乏必要的规划预期和宏观调控,致使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出现显著的断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面临着日趋加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的是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概念界定、认定标准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亿户,绝大部分都属于自给型,只有少数农户能提供商品农产品。同时,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经营户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妇女和中老年人为  相似文献   

17.
周长艳  刘辉  陈艳 《南方农村》2014,(11):29-33
湖南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该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湖南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四方面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讨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机合作社正在由"服务农业"向"经营农业"悄然转变,正在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活力的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型主体。这一进程不仅有利于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产量效益,而且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紧缺、劳动力成本高问题,尤其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及外出务工增收。为此我们各级政府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关注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促进山西省这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探究中国农业产业价值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在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了分析,借助前向后向联系分析发现,中国农业在亚太生产网络中地位有略微的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并不大,而且参与价值链程度也较低,农业参与生产加工层次不高。中国农业价值链存在着劳动力分配不均、农业技术含量低、农业未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及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阶段低等问题,整体呈为价值链短、弱、窄的现象。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增加农业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提升劳动力人口技术水平,实现农业多元化等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正>生产托管和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实践形式,是拥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小农户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托管主要满足了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经营、获得农业经营收益的诉求,土地流转主要满足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统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和制度优势,生产托管和土地流转的灵活转化、相互促进是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