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紧紧围绕增强上海综合竞争力这个核心,努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的浦东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着重抓好技术创新的主体和载体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浦东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群的自主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基本形成以“一江三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基本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群,把浦东建成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区域技术开发中心,使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新区技术创新园区成为上海乃至中…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2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李俊强 《改革与战略》2004,(10):112-113
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核心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旨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工作之前,应予以全面策划,力求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对各种所有制企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指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江泽民同志不仅多次强调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明确指出:“特别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是客观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内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的开放程度将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紧密结合成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试从建立以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体的人才库、增中科技投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与市场紧密联系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的运行机制、以及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竞争环境等方面,来阐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7,(6):F0004-F0004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尽快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迫切的任务。作为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头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