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江苏省D县农村水资源管理为例,从政府、市场、社会的3个层面探讨农业水费征收过程中出现困境的根源。通过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由于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农村社会急剧变迁背景下出现的社会结构性秩序缺失,使得农业水费征收过程中面临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重失灵困境。研究认为,加大对农田水利的财政投入、明晰水利设施产权、完善市场和社会资源准入渠道、积极发展第三方自治组织等,将是破解三重失灵困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规范有效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规范领导干部决策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名山农场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原则,坚持党委及行政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决策、严格程序、讲求质量、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为农场规范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提供了坚强保证。本文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认识、实践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观察》2022,(1)
明确界定资格权的内涵是深入阐释和科学构建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关键。本文引入“人-地”二分的视角,对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权利关系进行解析,重点阐释了资格权的内涵及其法律定位,探究了资格权的实现路径与演化取向。首先,资格权是一种区分“人”的规定,而所有权、使用权是关于“地”(物)的归属和利用的规定;农户的宅基地资格权属于人身权中亲属法外身份权。其次,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质在于通过重组权利束实现赋能扩权。再次,唯有先界定并落实资格权,才能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最后,资格权“实现即灭失”,其实现路径多元。资格权实现路径包括:核批土地,兑现资格权;给予货币,补偿资格权;发行券证,搁置资格权。此外,应通过设立资格权保障基金以保障宅基地资格权的实现,宜改进不动产产权登记工作以奠定宅基地资格权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历史上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政策,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理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政策应用的合理性与错误性,让我们对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政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推而广之,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样才符合历史研究的务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根据全国20省(区、市)68村194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家电、汽摩、农机三下乡政策的反响、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各项下乡政策评价很高,反响比较积极;各类产品的购买率较高,需求比较旺盛,产品价格、质量评价总体较好;各项下乡政策的内需拉动效应较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消费。其中,家电下乡政策的受益面最广,影响最大;汽摩下乡政策的经济贡献最大,拉动效应明显;农机下乡政策的实施效果较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发展时期,沿海发达地区有的已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有的正在向后工业化的前期过渡。城市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战略主线。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将成为各地的区域和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深入研究和把握现代中国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中的规律性东西,对于各地“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是,借助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巩固农户承包权,盘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各自的功用和能效。目前在农地“三权分置”制度贯彻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户所有权主体的地位遭到了排挤;承包权主体与土地的关系处于弱化和固化并存的复杂局面;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的成效偏低;这些发展困局的存在,违反了政策设计者的初衷。对此,我们必须构建明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成员资格,尊重成员意愿,有偿出让承包权,并打破经营权身份限制来完善“三权分置”优化路径,实现农业发展效率的全面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马登来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2):44-45
新的监管理念将“管法人”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防范因“法人”出现道德风险而诱发经营风险。针对高管人员监管中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将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会改变农户生计资本的储量和组合形式,从而使得农户的生计策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生计结果。研究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为政府更好地精准扶贫,完善农村金融创新制度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以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5个县(市、区)562户农户问卷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Probit回归模型来分析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政策实施后,研究区农户务农的比例下降,当地打工的比例有所上升,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成为他们的主要生计策略;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农户进行务农和外出打工的概率显著低于没有参与的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农户进行当地打工和个体经营的概率显著高于没有参与的农户。结论 当地政府在继续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同时,应帮助农户了解和认知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的相关政策,提高农户“三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参与度,并且对“三权”抵押贷款机制进行拓展,使其能够用于更多的产业发展,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当地就业机会;同时,当地政府应加强致力于教育发展和大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并利用当地区域产业优势资源合理引导农户寻求适合自身情况的生计发展模式,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及其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时,应当在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探索国民收入分配向"三农"倾斜的实现路径、构建资源配置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促进城乡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和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大和不平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为什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什么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形成了涉及和涵盖“地位论”“主体论”“方向论”“本质论”“特征论”“基础论”“动力论”“导向论”等多个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理论渊源、实践经验、文化传承和现实依据,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知灼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业的“基本遵循”、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的“科学指南”和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的理论探讨及实践探索,并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是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其中所有权是“母权”;(2)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面临着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法律定位不明、资格权界定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和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度”难以把握等困境;(3)试点地区分别从宅基地所有权的行使、宅基地资格权的认定与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适度放活三方面展开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研究结论:应面向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立足于中国国情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一是“三权分置”的实现应坚持稳慎推进的主基调;二是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是落实“三权分置”的关键;三是“三权分置”的实现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深度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至关重要。[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系统界定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概念与内涵,明确推进原则和逻辑思路,探讨实现路径。[结果]研究指出:(1)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是一种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系统集成,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管理,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2)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是基础、品质提升是目标、品牌打造是保障,标准化生产是手段。(3)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以发挥优势、质量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并遵循"源头与出路并重、产出来和管出来并行"的基本思路。[结论]建议从加快推进品种培优,推广农业绿色技术与模式,全面推进品牌强农兴农战略,建立可推广的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工作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