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经典的反贫困理论对环京津贫困带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经典的反贫困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环京津贫困带现象。文章认为,环京津贫困带具有典型的生态性贫困的特征。文章对生态性贫困的双重抑制效应及其在环京津贫困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证了生态性贫困在我国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经典的反贫困理论对环京津贫困带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经典的反贫困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环京津贫困带现象.文章认为,环京津贫困带具有典型的生态性贫困的特征.文章对生态性贫困的双重抑制效应及其在环京津贫困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证了生态性贫困在我国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痼疾,而财政支出政策是各国反贫困的首要措施。文章从贫困的含义入手,考察财政支出减贫的理论及研究,结合中国的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反贫困的经验,并提出了中国反贫困的对策,希望为今后我国反贫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缓解和消除贫困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中国更是如此。中国的反贫困形式仍然很严峻,加强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非常紧迫。黑龙江省的贫困问题值得关注,探讨贫困县的现状及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反贫困对策,对于黑龙江省反贫困问题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大,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建党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消除农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久久为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消除农民土地生产资料绝对贫困到解决农民生活资料绝对贫困,中国实现了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伟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总结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晶、治理方略和宝贵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贫困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科学地制定贫困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并成为当今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热点。本文对农村贫困指标体系设计基础、目标层次、结构系统和指标选择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贫困与生态"恶性循环"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摆脱"贫困陷阱"已成为社会共识,其中绿色发展和绿色扶贫理念深入人心。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的研究,发现绿色贫困将是未来贫困问题研究的新视角。然后从贫困内涵入手对国内外反贫困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绿色扶贫是未来反贫困模式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相互关系争论焦点,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归纳了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研究特点。在研究内容上,突出了生态和贫困的协同耦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定量角度探究生态脆弱与贫困的耦合度的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下一步应对绿色扶贫的作用模式、作用机理、制约因素、驱动力机制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的类型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分和判定贫困类型 ,是制定反贫困策略的前提。贫困问题的错综复杂性 ,可从贫困定义的系统分类中得到证明。从层次角度分析、研究贫困的外延问题 ,按照传统的分类法 ,可将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类型 ;按照 2 0世纪 90年代新发展的外延理论 ,可将贫困划分为三个层次或三种类型 ,即“维持生存”、“基本需求”和“相对遗缺”或绝对性贫穷、基本性贫穷和相对性贫穷。正确判断转型期中国贫困问题的具体类型 ,对于中国的反贫困理论和反贫困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理论反思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反贫困的步伐明显放缓。这是因为在反贫困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对贫困内涵的理论把握,贫困人员的结构改变,还是对因公共供给不足而返贫的现实认识以及反贫困的制度设计都存在着缺陷和误区。因此,要治理贫困恶性循环,就必须从多维角度出发,选择新的符合新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要求的综合反贫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贫困"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多层次性和丰富性。立足于对贫困概念的解读强调老年人口的反贫困问题,是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薄弱环节,从而凸显我国老年人口反贫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贫困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目前,关于贫困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回顾贫困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结合中国反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个贫困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分析贫困的各致贫因素: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脆弱性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贫困定义的演化及对中国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中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的视角,探讨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诠释了五种类型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素质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路径,反之亦然.我们发现,这一具体路径遵循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最后通过对中国反贫困历程的反思,得出"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素质乃贫困之总根源"的结论,提出"新时期思想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反贫困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反贫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贫困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镇贫困化日益严重。 同农村贫困不同的是,城市贫困人口集中,贫富差距对比明显,群体被剥夺感强烈,因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更为多种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矛盾激化,进而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进行城镇贫困和反贫困研究,实施有效的社会救助举措和城镇反贫困战略,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对它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物质贫困到人文贫困的转变过程,与此相适应,反贫困战略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物质资本的投入过渡到强调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投入,从强调计划到市场再到市场和非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上二重转化。该战略对中国反贫困战略的调整、反贫困内容的转变、反贫困制度的创新以及反贫困的参与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同的机构关于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贫困标准,这显然不利于未来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统计局低估了农村贫困线与贫困发生率,同时,各地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也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扶贫攻坚任务趋紧形势下,市场化反贫困被认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为探究市场化反贫困思路是否符合实践需要,基于广西和陕西两省(区)连片特困地区419份农户调查数据,应用拓展的AF方法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1)多维贫困问题在连片特困地区广泛存在,且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较高。不同维度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各维度按MPI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场参与贫困、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基础设施贫困。(2)市场参与维度各环节贫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产后环节、产中环节、产前环节。因此,要深入推进市场化减贫战略,通过促进农户稳定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加强收入及教育常规扶贫手段等推进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理念已从宏观干预转向微观干预、从“反贫困”转向“预防贫困”,但我国目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仍然仅注重“反贫困”,城市反贫困政策并没有考虑微观个体决策。因此,必须从预防贫困、关注贫困个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重构我国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经济规律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湖南省城镇居民中仍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其中一部分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社会影响角度考虑,城镇居民贫困问题千万不能忽视,由于城镇人口集中,人际交往较广,贫困问题产生的社会磨擦力和社会影响力较之农村更大。本文在对湖南省城镇贫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反贫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