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虽然比率很小,但对学校、对家庭、对其自身的负面影响的确很大,备受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者阐述了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及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荔 《黑河学刊》2012,(11):153-155
近年来,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反思。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虚拟世界的过度依赖、对网络行为的盲目模仿都是引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坚持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建立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网络预警体系,并创新拓展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网络干预机制,以有效预防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晶 《魅力中国》2014,(13):149-149,15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怎样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传播新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途径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和适应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况. 微博作为现行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将其开发成为高校识别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途径,可以丰富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方式,补充传统心理干预途径的不足. 本文立足于传播媒介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就微博媒介对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干预能带来哪些突破性转变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合理运用微博这一新媒介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刍议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莹莹 《理论观察》2007,(4):122-12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处在人生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应激性、痛苦性、危险性、机遇性、时限性等特征。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存在的问题,应建立防御、监控、干预、转介、善后等五个系统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6.
綦玉帅 《黑河学刊》2013,(7):156-157,181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心理极其敏感的、尚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大学生中诱发了各种心理危机。网络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增强大学生面对网络突发性问题时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构建网络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增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重视危机后干预,强化危机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立足于本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分类机制;四级(学校、系、班级和宿舍)心理健康状况排查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家校联动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主体互动机制,建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信息获取的直接性,沟通交流的简便性,危机干预的及时性、灵活性等。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更好的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更好的控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9.
孙祖皓 《黑河学刊》2013,(4):135-136
当代大学生面对着更为广泛的压力源,极易产生心理危机。如何减少和减轻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数量和程度,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普遍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脱离旧环境,踏入新集体的群体,由于缺少指引,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逐渐严重,这也引起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针对这样的现状,高校必须要积极落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新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探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源,并给大学生心理危机群体,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治疗,真正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应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丽芹 《魅力中国》2011,(7):150-15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恐惧,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受到社会的关注。而高校辅导员由于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工作重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人际关系理论来看,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自我评价的权力交回自己的手中,激发危机主体的内在动力。从而摆脱危机恢复心理平衡。本文以控制权在危机解除中的重要意义为理论基础,探讨控制权与主体性的关系,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及现实基础,强调主体性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从而提出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主体性原则的方式及表现。  相似文献   

13.
刘小溶 《新西部(上)》2014,(4):137-137,106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个人性格、家庭经济压力、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心理危机呈现突发性、痛苦性、无助性、危险性等特点。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的对策是:加强信心建设基础上的心理危机预防,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应对挫折和挑战、预防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工科高校1119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特点。同时,探讨心理韧性在专业性质、性别、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有无学生干部经历、有无恋爱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工科高校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工科高校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这些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这些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从个体舆论→群体舆论→团体舆论的形成过程。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不同的网络伦理道德原则以应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身心不成熟性决定了其是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专门机构。通过建立长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杨艳华 《魅力中国》2011,(7):165-165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在剖析高职生心理危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相关策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疏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应针对心理疏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网络平台,优化心理疏导方法,提升心理疏导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理危机的发生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突然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早期征兆。建构新的、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于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