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土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识别和定量刻画“三生”功能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是进行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方法]研究引入土地三生功能评分矩阵,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对1900—2015年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区,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等都市圈,生态空间主要分布燕山—太行山山区。1990—2015年京津冀区域生产空间保持稳定,生活空间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略有减小,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等都市圈三生空间变化最为活跃,具体表现为生产生活空间快速扩张、生态空间大幅度缩减。[结论]利用土地三生功能评分矩阵法,可以快速有效识别区域三生空间,不仅能体现土地的多功能性,更能反映不同地类功能的差异性。京津冀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口、城市用地规模,划定耕地数量底线,河北应充分发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作用,构建结构合理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型农林业,加强湿地和农田保护。增加生态用地数量,重点建设成片森林和恢复连篇湿地,扩大生态空间,为京津等大城市发展提供生态空间保障。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基于格网尺度,探究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多样性指数、生态价值评估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结果:(1)近10年南昌市建设用地增加最多,耕地数量减少最大;建设用地呈“一江两岸双中心分布”;耕地主要集中在南昌市北部鄱阳湖平原以及境内河湖平原上;各种地类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演变较为复杂。(2)在1km×1km格网尺度下, ESV总值先增加后减少,整体从353.91亿元降至351.79亿元,表明南昌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潜力巨大;其中水资源供给占南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8.26%。(3)在空间上,各地类ESV表现为正相关性和聚集分布,ESV较低值区范围最广;总体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局部呈现高低、低高集聚,自然资源禀赋与人类活动是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在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中应当强调生态溢出价值的“集中连片式”保护模式,“组团式”生态治理模式,“廊道式”集约化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三生空间”分类与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三生空间"是十八大提出的政策性指导,对河南省进行三生空间研究可为该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三线划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在探索"三生空间"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遵循土地的多功能性原则,依据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构建了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揭示了1990—2015年河南省三生空间的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可视化表达。[结果](1)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区,南阳市也有零星分布; 2015年每个省辖市的生产生态空间明显比1990年范围有所缩小,郑州市最为明显。其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地区,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各省辖市的城镇地区,其中信阳南部山地有较大区域生产空间呈减少状态。(2)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两期生活空间基本保持一致,但是生活生产空间2015年较1990年有较明显的增加。扩大区域主要是生活生产空间,分布在各省辖市的城镇地区,郑州市扩张面积最大。(3)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和南部山地区域,两期生态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西高、南高、东低"的格局特征。扩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崂山东西两坡、伏牛山、大别山等区域;减少区域主要在嵩山、黄河沿岸区域、桐柏山、信阳南部丘陵区域、崂山大部区域。[结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大量增加是河南省三生空间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郑州市是变化最大一个地区,这是由郑州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探索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交互关系和演化规律,为安徽省乡村空间功能优化、乡村发展活力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乡村“三生”功能测度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1997—2017年安徽省县域乡村“三生”功能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1)研究期间,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缩小,乡村发展水平趋向均衡,其中生活功能对乡村发展起到主导作用。(2)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度整体较高,以高耦合和良性共振耦合为主,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3)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水平主要表现为基本协调,呈北低南高和片状分布的特征,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且空间正相关关系增强,低值聚集区由皖中向皖北地区转移。[结论]目前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整体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有待提高,未来需进一步提高乡村“三生”功能以支撑乡村转型和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5.
沈抚连接带“三生”空间的功能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国土空间利用类型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步增强,空间问题日益突显。自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生"空间以来,以生产、生活、生态划分的土地空间类型越来越被关注。该研究以沈抚连接带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空间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出发,构建"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三生"功能评价,利用GIS技术分析"三生"功能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三生"功能均较强的街道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五三街道、李石街道,分值为64.96、54.59;生活功能较强的街道一般相邻城市,如五三街道、白塔街道、李石街道,分值为23.15、15.82、11.14,人均道路面积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生态功能较高的街道多集中在浑河景观带和北部生态区,如高坎街道、满堂街道、东陵街道,分值为20.50、19.98、19.96,水面面积率、森林覆盖率和景观Shannon多样性是主要影响因素;生产功能较强的街道集中在建设快速区内,如李石街道、五三街道,分值为39.25、25.85,工业产值和服务业产值是主要影响因素。总体上看,受城市和经济建设活动影响强烈的街道的"三生"空间的功能不均衡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文章分析“三生”空间的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其功能间相互作用规律,对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武山县为研究区,基于格网尺度评价2009年和2015年“三生”功能,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三生”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及时空格局特征。[结果](1)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在扩张,其功能值分别提高160%和960%; 生态空间有所缩减,功能值在下降107%。(2)2009年和2015年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间存在协同关系,与生态功能为权衡关系;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间存在权衡关系。(3)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间高—高协同区空间格局在扩大,而低—高权衡区在缩减; 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之间分别为低—高和高—低集聚的权衡分布,其空间格局较为稳定。[结论]武山县城关镇—洛门镇一体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生态空间受到挤压,结果可为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生功能优化的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理论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必须要从立体层面建立新的空间认知。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理论给出了宏观尺度国土认知的基本范式,其与微观尺度的三生空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三生功能源于三生空间,但又高于三生空间的局限。在进行国土空间综合分区时,需要进行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在分区的基础上,三生功能的空间协同优化可依据“反规划”理论实施。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可以通过一个“千层饼”模型描述,综合分区就是按照区内功能相似、区间功能差异的分区原则对“千层饼”进行切分。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范例表明,利用三生功能解释国土空间优化是可行的,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也易于理解,划分的结果符合国土规划的综合性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土地利用空间功能性识别是区域规划用地的基础,为兼顾食物原材料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土地功能之间的矛盾,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行的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尚不成熟,构建一套与之相符的识别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土地功能、生态系统功能和景观功能为基础,兼顾其他功能,通过整合空间功能核算方法,构建“三生空间”功能价值核算体系。[方法]采用以当量表为主体,结合生物物理过程和价值替代法形成空间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结果]研究区域以生态空间功能为主导与土地类型功能相匹配,该空间功能价值核算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地类的功能性状; 核算结果显示南流江流域的生态空间总价值686亿元,生产空间总价值164亿元,生活空间总价值942亿元。南流江流域生态空间为719万hm2,占流域总面积76%,生产空间146万hm2,占流域总面积15%,生活空间86万hm2,占流域总面积9%。生态空间邻域功能类型处于高值区,一般邻域2~3种空间类型; 生产空间邻域空间类型单一,仅在图斑连接处邻域2~3种空间类型; 生活空间一般毗邻1~2种类型。[结论]研究区“三生空间”整体互补性不足,部分空间功能区景观功能较单一。同时研究发现南流江流域耕地生态价值比预期高。  相似文献   

9.
省级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分区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准确评价省级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特征,并在保证空间邻接性和区域完整性前提下实现功能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支撑。研究方法:GIS空间评价法与两维图论聚类算法。研究结果:豫中、豫中北和豫东地区的国土空间生产和生活功能值偏高,但生态功能偏弱,豫西和豫南地区生态条件较好,生态功能值高,但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河南省国土空间可划分为8个功能区,Ⅰ区和Ⅶ区应注重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同步发展,Ⅱ区、Ⅲ区和Ⅳ区应有所侧重地利用与维持生态功能,Ⅴ区和Ⅵ区应分别以农业和工矿生产功能发展为导向,促进国土空间功能的综合协调发展。研究结论:两维图论聚类算法能够解决传统分区难以保证空间邻接性和行政完整性问题,同时分区因子明确、分区方法简洁清晰,易被推广,在省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法揭示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并运用主成分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城市"三生"用地结构在全国尺度下呈现以不同城市群为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生产用地结构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活用地结构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口等是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的主控因素,且各因素因城市等级差别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文章针对南调水入密云水库后北京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之间面临的新的挑战,确定水源保护区具有操作性的承载空间分布和产业规模控制方案,为这一区域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密云水库保护区生态承载与敏感性分析指标、模型及分级标准,提取生态系统敏感和具有关键生态功能的区域,并从生态用地最小范围角度体现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底线。[结果](1)密云水库保护区近3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较好,生态状况较优,生态承载力极度敏感区为零,但是由于库区周边承载了86个村庄、85万人,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不敏感区为零,轻度敏感区只占总面积的3%,中高度敏感区域占库区总面积的80%; (2)密云水源保护区高度敏感的区域为12万hm2,包括库区5乡镇的27个村庄,生态承载能力极弱,划定为库区最小生态用地,原则上种植业不使用化肥、农药,不进行规模养殖畜牧业; (3)密云水源保护区中轻度敏感的区域为25万hm2,包括库区7乡镇的59个村庄,生态承载尚有空间,可养殖牛939头、生猪9 599头、羊7 999只、鸡60万只,折合羊单位为36万只,占库区现有养殖总量的32%,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削减68%。[结论]确定了密云水源保护区生态承载禁限养殖区和非禁限区及其畜禽养殖允许量,而不是一律退出,为该区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耕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能值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湖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从农业机械集约度、化肥集约度、农药集约度、农膜集约度和劳动力集约度等5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湖南省2003~2012年间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看,2003~2012年,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呈增长趋势,10年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共上升了0.252 8,其中生产要素集约度共增加了0.230 2,而复种指数增加了0.018 4。从各要素看,2003~2012年湖南省的农业机械、农药、农膜、化肥集约度都呈增长趋势,研究期间农药集约度增加了0.035×10~(13)sej/hm~2;化肥增加了3.111×10~(13)sej/hm~2;农膜增长了0.01×10~(13)sej/hm~2。而劳动集约度呈下降趋势;复种指数在研究时间段内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集约度在生产要素集约度和复种指数的综合作用下不断上升;从区域差异看,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区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因为该区域有比较优越的地理经济区位。而化肥、机械、劳动力投入水平都比较低的山地丘陵地区,工业辅助能集约度要低于劳动集约度,耕地利用集约度低。并结合分析结果和湖南省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河流、水文、污染物特征,采用输出系数法模型进行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并以COD、氨氮和总磷为控制因子,建立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定量计算研究区水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环境剩余容量及污染排放削减量进行分配。结果表明: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总值分别COD433.84t/a、氨氮47.14t/a和总磷40.75t/a,4种非点源污染类型中畜禽养殖的COD、氨氮和总磷分别占各项总污染负荷的78.6%、60%、87.1%,成为保护区内主要的污染来源,水土流失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依次之,民俗旅游的污染负荷贡献率最低;污染源类型中,生活和民俗旅游污水则主要造成COD污染,而水土流失主要引起氨氮和总磷污染。保护区内COD、氨氮和总磷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 170.36t/a、128.20t/a、25.27t/a,相较于污染负荷,水环境容量偏小。其中,总磷的污染风险最大,其环境剩余容量达到负值,应对其进行总量15.48t/a的削减。秉承公平和效益原则,总磷排放量削减分配中,畜禽养殖、生活污水、民俗旅游、水土流失各污染源的削减比例分别为44.26%、10.83%、40.90%、6.15%;氨氮的水环境剩余容量分配中,畜牧养殖的分配量最小、分配比例最低(14.16t、49.85%);畜牧养殖成为研究区内重点削减和控制的污染源。基于非点源污染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及其分配研究可为保护区水环境控制管理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对加强密云水库饮水源保护,控制上游污染源,保证水质安全,确保北京市民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更加科学地分析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机制、整体情况以及时空关系,支撑区域国土空间优化战略实施,文章立足于县域尺度,使用三峡库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投影寻踪模型探寻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分异格局与驱动机制。[结果](1)土地利用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且驱动机制逐渐由"生计—经济"主导驱动型转变为"多元协同"驱动型;(2)库尾重庆主城区附近及库首宜昌市区周围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强,表现为城镇用地驱动型。位于渝东北和湖北巴东、秭归、兴山的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弱,体现为林草地和水体驱动型。而其他地区情况相对复杂,表现为多种类型驱动并存。[结论]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过程中,库区应结合不同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的作用强度开展国土资源的空间重构与优化,对重庆主城区及宜昌市区附近区(县),应当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广大库中地区则应在生态保护前提上寻求土地资源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土地低碳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其时空调控是协同促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1km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CHRED)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从时间上看,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为"5增2减"的现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3 431.49万t上升到5 147.96万t,其中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大,由2005年的2 885.15万t增加到2012年的4 139.15万t。(2)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向北部和东南部扩展明显,未利用地和耕地迅速减少,城市扩展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和城市扩展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最快。(3)从土地利用转移上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林地和水域等类型转移。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增长最显著,均超过700万t/万hm~2。[结论]绿洲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绿洲城市扩张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建立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体系与综合调控政策,将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1993、2001、2007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GIS技术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相互之间的转换情况,了解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损益。研究表明:(1)1993年到2001年,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2001年到2007年,变化程度相对较少,但各种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换的面积较高。(2)昌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稳定,但是从1993年到2007年,生态服务价值总值持续降低,幅度不大。由1993年23.9亿元,降低到2001年的22.7亿元,2007年又降低到21.6亿元。(3)在昌平起主要生态作用的用地类型是林地,并且其生态服务价值总值和比例是增加的,耕地面积的减少是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今后应严格控制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加强对昌平区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维度多时序区域土地利用转化度量,揭示土地利用转化特征和动力机制,是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管制的重要依据。[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交换变化率、空间分离度等方法,研究1995—2015年桂西资源富集区各时段土地利用转化的时空特征。[结果](1)研究初期主要表现为农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后期土地利用转化类型复杂多样,建设用地面积较研究初期大幅增加。(2)土地利用转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由北部向南部转移,各时期土地利用转移强烈程度地域分布及转移类型有所差异。(3)研究期初和期末土地利用转化空间分离度平均值较中间时期更大。(4)土地利用转化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产开采及加工、人口转移及劳动力构成、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结论]短时期内资源型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土地利用转化活跃,分析其转化特征对统筹协调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山区7个区县的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并利用该区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以及组合类型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描述,区域地形地貌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自然基础,根据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并结合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在北京山区区县规划布局了山前城镇农业发展区、山前平原农田区、山前林果带和生态农业区,以实现北京山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土地利用作为地球表面与人类活动连接的纽带,明确其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对于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为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探究研究区在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年际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2015年草地面积为329.52万hm~2,占总面积的81.17%,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土地利用类型, 1990—2015年草地总量略有减少,减幅为0.04%;湿地作为研究区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先减后增、整体减少的趋势,整体减幅为0.36%;其他土地面积减少1.39万hm~2,减幅为19.05%;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增加8 480hm~2,增幅高达102.60%;人工表面面积增加6 075hm~2,增幅为29.47%;林地面积增加了2 908hm~2,增幅10.48%。草地、湿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为净转入特征,耕地、林地和人工表面用地表现为净转出特征。区域经济和农畜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换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和农畜因素共同影响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农区耕地利用形态转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耕地利用转型是农业发展转型和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现代化农区耕地利用形态转型的一般特征,可以为区域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GIS平台,结合耕地利用动态度、区域差异指数、耕地景观格局变化表征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垦区建三江管理局1976~2014年耕地利用形态变化规律。[结果](1)建三江垦区耕地利用可以划分为4种典型形态:耕地散布态、耕地密布态、耕地连布态和耕地满布态,耕地形态转型经历了旱地拓张期(1976~1986年)、水田萌发期(1986~1996年)、水田拓张期(1996~2006年)和旱—水转换期(2006~2014年);(2)旱地拓张期,垦殖率由18.55%猛增至45.96%,旱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18.55%升至44.34%,旱地景观格局集聚度不断提升,水田"零星"镶嵌于研究区内;(3)水田萌发期耕地总量稳中有升,水田面积小幅增加,占耕地面积比重由3.53%提升至6.63%,水田景观破碎度较高;(4)水田拓张期垦殖率基本稳定,新增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地(沼泽地)、草地、林地的垦殖以及旱地转化,水田种植优势明显增强,景观集聚度升高;(5)旱—水转换期,水田比重由29.48%上升至80.90%,主要表现为耕地内部旱地—水田的转变。水田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骤然上升,水田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逐渐由"破碎化"转向"聚集化"。(6)气候变暖、地貌适宜、经济效益是该区域耕地利用转型的重要原因,但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发展水平、交通区位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耕地利用转型具有区域差异性。[结论]黑龙江省垦区建三江分局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其耕地利用经历了面积逐渐扩展、结构不断调整的形态转型,其本质是农业生产投入规模和强度的提升。耕地利用形态转型规律可以为区域耕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