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文章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注册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分别从自然本底、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区域环境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 (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部,其分布密度呈现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圈层式向外递减特征。(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业合作社和畜牧业合作社为主,两者占所有合作社的83.39%。(3)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呈现差异化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种植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江汉平原,林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吕梁山、武夷山等主要山脉附近,畜牧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豫中、湘黔、甘陕等地区,渔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鄱阳湖和太湖周边区域;辅助业合作社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4)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资源禀赋和自然本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解释力相对较强,社会经济基础次之,地理区位最小。然而,各主要因素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分布的影响大小有所差异。结论 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优化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供求价格及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之外,并在更深层次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方法]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文章首先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1997—2015年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板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计量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农户的以往决策、农业技术、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市场粮食价格指数对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有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局部性效应致使中国玉米种植布局发生变化。[结论]建议政府部门重视我国省域间玉米产业空间之间的联动性,出台差异化的玉米产业支持办法,稳定省域之间粮食的供求关系,切实做好跨区域粮食调配工作,实现我国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宏观层面量化分析石羊河流域1987~2016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时空演变趋势、规模和形态结构,探究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文以1987年、2001年、2016年3期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的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信息为数据源,并借助GIS空间统计分析技术、景观指数等研究方法。[结果]1987~2016年农村居民点整体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呈低海拔、小坡度、近水系分布的空间特征,但局部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河流和城市周边是农村居民点集聚较明显的区域。农村居民点斑块复杂性减弱、破碎度降低,形态趋于规则,但由于斑块蔓延扩张引起的居民点斑块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异特征明显,呈小斑块高密度集聚与大斑块低密度分布的格局。[结论]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河流和地形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识别京津冀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对于优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和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ArcGIS空间分析,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中低发展水平区域的城镇空间持续扩张,农业空间连续收缩;高发展水平区域的农业空间持续减少,城镇空间在2010年之后出现负增长。中高发展水平区域的生态空间在2010年之后开始正向增加。(2)国土空间结构转化的共同特征是农业生产空间向农村生活空间和城镇空间的流入,不同之处在于低发展水平区域的水域生态空间流出多于流入,在中高发展水平区域则相反。(3)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分布均为东北—西南方向,但三者空间重心的移动方向各不相同。城镇空间的核密度测算高值由中部向多核扩散转变,农业空间核密度测算值呈现“一横一纵”两条高密度带,生态空间核密度测算高值主要分布在冀北和冀西南。(4)人均GDP和公路里程是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强度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论:京津冀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结合空间规划目标,对国土空间分类管理;重视经济发展和交通设施对国土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域,将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在定量研究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对影响其布局特征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聚集分布的态势,而2012年则倾向于分散趋势;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2005年和2012年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都经历了一个集聚程度不断增加,然后缓慢下降,直到转为分散模式的过程;地形、道路和河流对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有显著影响,超过8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1~2级地形位上,超过6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河流1km的范围内,近70%的农村居民点与道路的距离在1km以内;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正在由数量多、用地大、规模小向数量少、用地小和规模大的集约高效利用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泽普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揭示出泽普县农村居民点的变化主要驱动力,以期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管理和科学的布局调整提供政策指导。[方法]文章综合使用GIS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泽普县农村居民点2005~2014年用地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地形与自然资源因素、区位与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泽普县的农村居民点扩张明显,集约程度较低;农村居民点的斑块形态指数趋于规则,人为管控和村镇选址规划的效果初步体现;空间上斑块聚集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大斑块低密度分布和小斑块高密度分布的景观格局;但是从整体来看泽普县近10年来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局部有聚集趋势,尤其是在海拔适宜、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集中趋势更为明显。[结论]农村居民点居住的景观格局变化主要与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但在时间和空间的微观层面上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条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评估乡村振兴5个维度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地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指数进行定量测度,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直观展现了各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中国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指数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对于5个维度各自的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指数、协调度,其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点;而对于耦合度,其高值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2)基于协调度划分标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类型进行了划分,其中濒临失调型地区5个、勉强协调型地区19个、初级协调型地区3个、中级协调型地区4个,总体来看,中国乡村振兴协调度指数偏低。(3)基于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中国乡村振兴协调指数的空间分异性是由多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均GDP是影响其空间分异性的核心因素。[结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既需要顶层制度的设计,也需要区域政策的创新,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空间布局的优化,同时还要关注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好5个维度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逐步降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同时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谢颜 《农村经济》2022,(10):10-17
纵观百年发展历程,我国大豆产业发生历史性变化,进出口贸易格局历经跌宕起伏的演进变迁。我国大豆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国内油脂加工业迅猛发展带动食用油消费和饲料加工消费需求更加快速增长。适应国内消费升级形势变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且来源高度集中,潜在风险日益凸显。在当下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高度,深入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构建新型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全产业链预警调控,拓展多元化进口贸易渠道,提升饲料和油料多品种之间的替代性,打造稳定可靠有韧性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玉米消费趋势及其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世界玉米消费状况  (一)世界玉米贸易动态 30多年来世界玉米的进、出口量均有大幅度增加。70年代玉米出口量5028万吨,80年代7300万吨,90年代7600万吨。近年,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家有美国(年出口玉米5273万吨)、法国(704万吨)、阿根廷(598万吨)、中国(540万吨)、泰国(379万吨)。美国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量的719%,法国和泰国是新兴起的出口国。近年,国际玉米市场趋势是:日本、西欧、发展中国家和中央计划国家玉米进口量有所增加。据KevinRackstraw预测工业用玉米在亚洲将有增加趋势。主要用途是制作清凉饮料、酿酒、烘烤食…  相似文献   

10.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80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运用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2017年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南涧彝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整体性较低,行政村的差距较大,子功能协调发展有待加强,空间极化现象明显;(2)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明显,多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一主多副"的多核空间分布结构,子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3)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以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为主,其中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性贷款和劳动技能培训率是其主导因素.研究结论:生态脆弱区应重点关注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因素,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作用,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耕地资源、非农收入比重、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畜牧业发展状况、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比等都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其中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经济效益比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基于ESDA的河南省县域烟草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河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分析烟草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为河南省烟草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990—2015年河南省县域烟草产量数据,采用区域重心计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河南省县域烟草生产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1)从空间分布上看,烟草高产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中,豫南有少量分布,低产区则集中在豫北和豫南地区;(2)从重心格局上看,河南省烟草生产重心整体呈西移的态势,南北波动幅度较小,空间格局趋向稳定;(3)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河南省烟草生产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空间聚集性逐渐减弱;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河南省烟草生产大部分地区呈现无显著相关性,高—高类型主要分布在豫中和豫西地区,高—低类型和低—高类型分布变化较大。[结论]1990—2015年河南省烟草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产区分布范围较小,且空间集聚性逐渐减弱。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烟叶、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推动河南省烟草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粮食供给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生产,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度不断扩大背景下,农业生产贸易对于调节国内粮食供求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16.
2002年初,我国玉米价格从低位蹒跚起步,经过6个月的艰难运行,目前,不论是产区还是销区,玉米价格上涨,成交数量增加,市场交易活跃。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已经基本起稳,市场运行方向明朗,交易者购销玉米的信心增强。上半年我国玉米行情走势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下半年市场行情又将如何演变?这些都是玉米经营者和市场分析人士最关心的问题。笔者对2002年我国玉米市场的行情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上半年我国玉米行情大盘点1月份:玉米作为受国际市场冲击最大的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从2001年9月开始一路下跌。到今年1月份,北…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寻甸县贫困格局与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科学揭示县级区域贫困格局、分析致贫因子,可以促进县级区域性减贫战略更好地实施。方法 文章运用多种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贫困格局,多维度剖析该区域致贫因素。结果 (1)寻甸县农村贫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贫困空间效应,其贫困发生率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性。总体上,寻甸县南部、县政府所在的街道仁德及其附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普遍较低,该县北部的联合乡、六哨乡、甸沙乡等乡镇贫困发生率居于较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乡镇的区位条件和地形条件相对较差。(2)相比2014—2016年,2017年寻甸县各乡镇(街道)的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其原因主要是2017年该县对所有排查出的“问题户”进行整体性的高强度整改、使得2017年末该县多数贫困户得以脱贫。(3)空间误差模型(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农村居民人均用电量的增加、每公顷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降低均可促进贫困发生率下降。结论 多数因素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强度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新时期中国西南山区贫困格局、致贫因素、减贫路径及模式,亟需深入研究,这也对强化贫困地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定义了棉花生产规模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格局现状及其变动状况,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棉花和替代作物的价格与单位面积产量之比、非农就业机会、政府的农业投资、自然灾害、公路里程、化学纤维的产量、有效灌溉面积等都是影响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从影响程度看,棉花与替代作物的相对价格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区域空间人口聚集形态的表现形式,也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山地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巴中市南江县为例,以南江县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哨兵数据和DEM数据等为基础,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距离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南江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用景观格局分析法结合缓冲区分析,并借助地理探测器,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南江县农村居民点在中南部的低山地区分布密集,而北部中山区分布稀疏,且南江县农村居民点从单核式的大集中格局,逐渐转变为多点式的大分散,小集中格局。(2)从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2016—2022年间,高程、坡度、河流、道路、镇区五个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和景观破碎程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河流、道路、镇区三个因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3)结合地理探测器和景观格局指数,高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而由于城镇化的影响,镇区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而河流的重要性略有降低。并且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国家森林乡村的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实施路径选择及目标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湖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湖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大致呈现“东西多、南北少”的格局;(2)湖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呈现以湘东北为集聚核心,向西北、西和南3个方向逐层递减的阶梯状格局。高值集聚(H-H)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低值集聚(L-L)主要集中在怀化、湘西、张家界。(3)地形地貌、经济基础、人口密度和交通区位是湖南省国家森林乡村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森林乡村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以及铁路和主要公路的节点处。结论 湖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空间集聚现象较为显著,其分布主要受到地形地貌、经济基础、人口密度和交通区位的影响。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提质升级,注重扬长避短,缩小地区差异,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国家森林乡村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