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发展农业电商是实现农村繁荣、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本文从农村、农业、农民三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发展农业电商的必要性,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电商通过化解农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打通农产品的市场供需链条、提升农产品经营的盈利能力,有力的化解了"三农问题"中的诸多困境,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小康生活实现,因此我国发展农业电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促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政策、品类、区域、流向、主体、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结果]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品种上,表现出网络零售品种繁多,在区域上,呈现出“群雁效应”,在流向上,显现出城乡、跨境双向流动的态势,在主体上,展现出大中小电商平台共生发展的良好格局,在支撑条件上,网络环境与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创新上,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结论]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精准扶贫的新抓手,帮助返乡入乡人员成为新农民,助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白西 《山西农经》2022,(22):154-156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电商贸易营销方式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目前,我国一些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农业大省已经开始借助网络积极地拓展农产品电商贸易,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受限于一些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技术投入有限等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商贸易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农业主体缺乏统筹思维和对农业电商贸易的深刻认知,电商平台的功能性、安全性、便捷性等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在农业优秀人才培养和招募、农产品优质品牌打造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为此,要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电商贸易,在提升农业主体对电商贸易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深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功能和安全性,招募和培养高端农业产业人才,立足产品和服务的双重视角,致力于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农业"的兴起又为"三农"建设增加了新的筹码。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其农产品的销售及销售平台的电商化则成为"互联网+农业"趋向带来的又一变化。按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及中央所提出的农业物流电商化发展要求及为其提供的资金、法律法规、规划战略等的支持,"互联网+"时代中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物流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路径探索中,还需要考虑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建设所面对的问题及机遇等,从而反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平台的运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基础技术的不断更新,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工作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已经成为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新路径、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实施情况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数据为支撑,探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信用体系”追溯管理模式的初步实践情况与成效,以期为其他地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自2016年以来",丝路电商"逐渐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吉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优势明显。应充分抓住"丝路电商"机遇,拓宽吉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渠道。分析了"丝路电商"背景下吉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吉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丝路电商"发展策略,以促进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吉林省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然而,近来笔者在部分农村采访时发现,农业电子商务仍是零散的“星星之火”,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明显滞后. 那么,农村电商姗姗而行究竟难在哪?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下乡,农村电商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农村电商存在"重销售、轻采购"、品质难保证、网购投诉难等困境,本文基于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提出农村电商网络帮购平台构建思路,从运营视角解决了农村电商下单难、支付难、投诉难等困境,为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村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村级债务的化解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从社会张力与控制视角出发,研究欠发达地区村级不良债务引发的社会张力与冲突,探索了村级不良债务化解与控制的主体、原则与路径,以期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村级债务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狭窄问题制约着农业经济进步,同时也给农村建设以及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尤其是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有了宽广的销售渠道。在销售农产品时可以将跨境电商平台作为重要依托,有效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掌握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对市场的反应力。  相似文献   

11.
王红刚 《山西农经》2023,(11):170-172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迅速发展。然而当前农产品在电子商务营销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于此,文章综合分析农产品在电子商务营销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常常出现农产品销售不畅造成积压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产品信息发展滞后造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解决这个难题。现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多数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否盈利有待商榷与考证,针对目前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分析,为农产品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营销模式,在推动农产品流通创新、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四处提及到农村电商发展。近年来,江苏省丰县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带动农户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不同区域小农户参与电商市场交易的能力存在异质性,而且这种能力被不同程度地剥夺。本文基于能力贫困理论,提出西部脱贫地区小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市场交易的“有限能力”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赋能+数字赋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阐释西部脱贫地区小农户有效对接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第一,西部脱贫地区受要素禀赋限制,难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自下而上”的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应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耦合作用,创造制度环境,降低交易费用,提供正外部性补偿,以激发市场活力,实现“自上而下”的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包容性电商价值链,破解有限能力小农户对接农产品电商市场面临的机遇不足难题;第二,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发展会促进价值链的转型升级,进而通过组织化实现有限能力小农户对接电商产品市场,使其获得产业增值收益;第三,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发展还会引致价值链的高度专业化分工,进而以兼业化实现有限能力小农户对接电商要素市场,使其获得要素交易收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到新阶段的新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做出的战略抉择。以实例为基础,深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中的目标、重点、实现路径等,有助于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法]文章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情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目标、重点及战略路径。[结果]四川省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差距较大,主要制约因素有土地细碎化、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多层次人才匮乏和治理能力面临挑战等。[结论]明确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要以涉农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文明乡风基本形成、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和生活富足为目标,以衰退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村庄整治和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为关键,以激活土地要素为措施,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通过“融合”“绿色”“善治”“人文”“差异”和“激活”六大战略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与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是当前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基于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涉及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及农村地区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务实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内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强化优势品牌建设,搞活市场流通,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上行,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打造"贫困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为主体的电商扶贫模式。让农产品插上"电商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正日益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商平台在价值创造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对电商平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电商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其次,深入分析大数据对电商平台的影响,提升电商平台价值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电商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价值创造路径,并探讨相关管理策略和技术手段。以期为电商平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政府发展互联网产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葛梅  白丽  曹君瑞 《农业经济》2023,(8):118-121
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可有效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农民致富的新引擎,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体系不完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较高,高素质电商人才缺乏,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不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要创新“互联网+”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制度,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强化农产品品质监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农业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淮安地处江苏腹地,是江苏经济后发展地区,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选择有效途径发展农业对淮安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分析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淮安农业发展的因素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淮安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