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通过对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提出在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优势逐渐消弱的情况下,必须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创造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条件,以便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从而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韩粳稻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粳稻生产成本进行比较 ,发现两国生产成本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土地使用费、劳动力费和农业机械费等方面 ;中国粳稻生产成本构成与韩国相比大部分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 ,而韩国粳稻灌溉成本、畜力成本相对较低 ;成本趋势上 ,近 1 0年来中国粳稻生产成本增长速度要高于韩国 ,长期来看两国成本差距会缩小 ,但中短期内中国粳稻成本的优势将持续 ;而韩国稻米市场的开放将使中国粳米出口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探究中国水稻加工环节成本结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实现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农产价值链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微观调研数据,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要素需求函数,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法(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实证分析我国水稻加工厂的成本及要素投入的影响因素。[结果](1)稻米加工厂存在规模报酬经济,扩大规模可以降低稻米加工平均成本。(2)建立品牌、与农户形成合同关系、鼓励多元主体经营、公司成立时间、企业能够获得政府支持对降低加工厂的平均加工成本具有正向显著影响。(3)建立品牌、与稻农签订合同、企业负责人的年龄、受教育年限越高对提高加工厂资本投入,促进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应采取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稻米加工产扩大加工规模,与上下游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加强稻米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进而提高我国稻米加工产业的成本竞争力,并鼓励具有更为丰富管理经验、接受更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担任企业负责人,在促进我国稻米加工行业的升级转型的同时,提高我国稻米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稻米生产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是世界上大米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近些年来,稻谷生产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已从单纯追求最大产量转变为开始重视稻米品质,粳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南方优质籼稻的种植比例也明显增大,稻米品质有很大提高,同时提高了大米加工水平,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大米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的大米生产已经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加上中国大米的生产成本较低,大米已成为中国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产品中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能力,归根结底是各国同类产业之间生产力的相互比较。从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国际竞争力则是一国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反映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原棉国际市场占有率、原棉进出口价格、棉花质量、生产能力、单产水平和生产成本等。依据这些指标,已有不少学者对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大多认为除了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力水平等有优势外,我国棉花在多数指标上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处于弱势。我国棉花的单位面积总成本高于美国,并且总体上呈现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评价北京市“一村一品”的发展竞争力,明确北京市“一村一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北京市“一村一品”更好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文章选取质量因子、规模因子、效益因子3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北京市“一村一品”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2017年北京市9个区县的“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各区县“一村一品”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密云区、大兴区和延庆县在“一村一品”发展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区县; 在“一村一品”发展规模及潜力方面,平谷区、顺义区和密云区优于其他区县; 而在“一村一品”发展效益及潜力方面,房山区、延庆县、顺义区较其他区县有更好的优势。[结论]北京市各个区县“一村一品”在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研究指出北京9个区县“一村一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北京市郊区“一村一品”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牛肉是世界第三大消费肉品,近年来牛肉的营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全球牛肉消费量不断上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第二大牛肉消费国,牛肉进出口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系统分析我国牛肉的供需现状,找出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有利于优化牛肉生产,提升我国牛肉的贸易竞争力。[方法]利用2007—2016年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牛肉的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情况,运用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法测算了10年我国牛肉的竞争力水平,并与牛肉的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结果]我国牛肉产量稳步上升,2016年达到73658万t,牛肉的生产区域正由中原地区向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转移; 肉牛生产的总产值、总成本及净利润都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生产经济效益较好,整体处于盈利状态; 随着牛肉消费量增加,国内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进口上升,出口相对下降,贸易逆差拉大。我国牛肉缺乏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利用回归分析对我国牛肉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人口、出口对象国人口、地理距离、货币兑换比率、出口对象国产量会反向影响出口数量,出口对象国GDP、出口价格会正向影响出口数量。[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支撑的、出口创汇与进口来源拓展并进的措施建议,以期整体推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战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的土地和劳动力日益稀缺,农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这使得以小规模农家经营为主体的日本农业逐渐陷入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的局面。为此,从60年代起,日本政府就开始倡导农业的规模经营。时至今日,虽然其目标并未实现,但确已出现了促进规模经营的农地流转趋势,其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农地流转动向与效果在日本,农地的流转主要通过买卖和租赁这两种方式进行。1946年农地流转面积约5.9万公顷,1955年8.1万公顷。之后逐渐减少至1961年的最低点5.3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麦和苹果生产的成本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劳动力工资、土地成本和中间投入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农产品贸易逐渐开放的情况下,削减生产成本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小麦和苹果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小麦和苹果主产省份的成本效率。结果显示,配置效率较低是导致中国小麦和苹果生产成本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效率存在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需要完善各省份的要素市场,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动力和化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吉林省是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大省,吉林省玉米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价补分离”政策(既市场化收购+补贴)。在玉米价格逐步市场化的形势下,为探究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方法]文章利用1985—2015年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平均出售价格、玉米的物质成本投入、玉米与大豆的每667m2收益比值、玉米与水稻的每667m2收益比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模型,测算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对价格、物质成本、与大豆和水稻的每667m2收益比值的供给反应。[结果]吉林省玉米的短期供给弹性为049,长期供给弹性为063,短期供给弹性和长期供给弹性均小于1,缺乏弹性,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迟钝。[结论]提出完善农业耕作制度,推进玉米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实施绩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弥补缺陷是增减挂钩制度改进应该坚持的方向,提出农民利益保障、城乡利益共享以及耕地生产能力保护等是今后增减挂钩制度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分析土地资源的消耗特点,从土地资源的供给力、非正常消耗率的角度,阐明了节约用地和严格控制土地资源消耗的紧迫性.系统地提出了土地资源消耗方式转变与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北疆沙产业发展差异性及对经济、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疆沙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关系,对加深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对沙产业的认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沙产业本身的良性发展。文章选取环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的和田地区与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的26个县市(兵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为实地调查、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各地2013年统计公报等,筛选出当地沙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及环境状况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调查区26个不同区域的沙产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经济影响方面,沙产业发展能够轻微改善环境,显著拉动经济;在沙产业发展格局方面,存在"北强南弱"、均衡性不足的问题;在分析沙产业前期发展现状方面,存在"挤出效应"、效益未充分体现的问题;在对比南北疆发展现状方面,存在北疆沙产业发展赶超南疆、后发优势明显的现象。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应对区域发展均衡性不足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沙产业;从削弱"挤出效应"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合理规划投资规模;从促进沙产业区域发展方面,扩大北疆后发优势,谋求南疆先发效应。通过该文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消除社会对新疆沙产业发展的认识误区,同时对策建议是基于现实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在解决相关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大连市的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试述大连城市化特征、存在问题及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畜牧业比重区域格局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省和县为单元对我国畜牧业产值比重区域分布规律和区域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十五”期间我国畜牧业产值的区域变化作了预测,并据此提出了发展区域畜牧业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宁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管理滞后、矿产品深加工不足、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提出了宁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When farmers amalgamate their businesses and interests and carry on farming together, the constitutional form of their association is likely to be either partnership or a limited company,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choice will depend o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will be influenced by certain taxation consderations, e.g. earned income relief, restrictions on directors' remuneration in close companies. Finacing is on the normal basis. When howerver a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is formed to provide a service or undertake certain operations for independent farm business, the choice of constitution is likely to be eiter a limited company having a co-operative constitution or an Industrial and Provident society. Again, tax considerations intruded, and the probable methods of financing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adopted for a trade carried on in comm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算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期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现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方法]采用DEA分析方法,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原则下选取3个产出指标和7个投入指标,选取2010~2015年新疆16个市州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B2C静态评价模型研究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从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结果]新疆16市州区除了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技术效率的值为1外,其余的都未达到生产前沿面,说明新疆大部分市州农业资源配置与经营规模不适应,农业资源未到达最优配置,存在浪费现象;新疆16个市州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714,说明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总体状况低效。[结论]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较高,但仍存在地区差异,部分地市的农业资源投入均不同程度出现冗余,其中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过剩现象较突出。同时发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新疆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环境角度阐述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条件和治理对策,以及相应的开发建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