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锦宁 《邮政研究》2006,22(5):45-46
文章从“木桶原理”出发,分析了目前邮政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和完善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影 《邮政研究》2011,27(5):43-43
新时期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邮政目前新进大学生员工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际工作水平不高,成为制约邮政创新发展的瓶颈。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邮政局为进一步提高一线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对全县30多名大学生员工进行了业务“充电”培训工作,并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提出了“三加模式”,力求在留住人才的同时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3.
周岐彬 《邮政研究》2008,24(4):45-46
为适应邮政企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文章提出了当前邮政员工培训的重点,阐述了员工培训要“务重实效”与“与时俱进”的观点,探讨了员工培训的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马凌  卢继勇 《邮政研究》2003,19(4):38-3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等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邮政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那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 ,最稀有的资源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高回报的投资行为正逐渐成为邮政企业的决策者们的共识。员工培训已作为不少邮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邮政企业的员工培训中应努力做到“六到位”。1 认识到位员工培训是“全局性的” :员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与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人才兴邮”战略的稳步推进,青年大学生员工成为邮政发展的全新力量。文章分析了青年大学生员工的思想特点,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以促使优秀青年大学生员工成为邮政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2003年邮政人事制度改革后,以前通过上级“包办”进人的方式逐步转变为各单位自主聘人。如此带来的好处是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减人员,既能选到所需人才,也能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但有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那就是,邮政新聘员工因为来去相对自由,人员的稳定性较差,往往是企业对其完成了方方面面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将其打造成可用之才后,他们却选择了离开……于是企业陷入“招人一培训一招人”的恶性循环之中,费用花了不少,效果却很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万松 《中国邮政》2006,(10):50-50
今年6月,贵州省邮政局出台了《关于印发(贵州邮政首席员工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并在全省范围内以邮政营业、报刊分拣、投递等五个工种为试点,在全省邮政范围内推行首席员工评选。首席员工制的实行,激发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切实感到学习有榜样,进步有“奔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冶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邮政局紧紧围绕“员工小家”建设的“六好目标”及构建和谐企业的宗旨,结合实际,在全局范围内大力推进以农村支局(所)为重点的“小家”建设活动,改善和提高了农村邮政支局所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和发挥了广大基层邮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邮政》2007,(8):63-63
新加坡邮政集团初级管理人员(“可议薪”员工)与高级管理人员(“不可议薪”员工)的薪金构成有所不同,但都涉及绩效奖金(对于营销人员,他们不领绩效奖金,只领佣金),因此新加坡邮政的绩效管理较为严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共生 《邮政研究》2007,23(3):42-43
为有效地开展员工培训,提高邮政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了邮政员工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提高邮政培训软实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邮电经济》2010,(1):23-25
“世博百年一遇,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在正式开幕后的184天里,每天都要以最优质的服务向中外宾客展现上海邮政的热情、友好,让他们在参观世博会的同时,也对中国邮政留下美好印象”,这是149名直接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服务的上海邮政员工的誓言,也是上海邮政全体员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李伟民 《中国邮政》2006,(11):36-36
[引言]当企业运用绩效考核手段向员工要绩效的同时,也应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反思绩效考核乃至绩效管理流程本身的“绩效”如何。力求通过对邮政企业绩效管理实践存在问题的客观描述、剖析,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为目标,共同探讨邮政企业提升考核“绩效”的对策措施。[案例]某县邮政  相似文献   

13.
邮政企业像一座金字塔,一线员工就是“塔基”。只有一线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河北邮政生产一线的员工占全体员工总数的81.2%,他们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最直接的参与者,也是邮政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影响着邮政社会品牌形象的提升。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的问题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4.
赵喜姝 《中国邮政》2004,(11):50-51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大事。邮政行业正处于变革的阵痛时期,如何发挥邮政的百年信誉,再次成为“同行领先、社会羡慕、员工自豪”的行业,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邮政研究》2010,26(5):F0002-F0002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全国邮政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全员“文化素质提高计划”,逐步实现邮政企业支局(行)长、邮储银行支行长、营业人员的“学历大专化”,更好地适应邮政公司化运营及邮储银行成立后对员工队伍学历结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提升的要求,邮政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企业是文化的企业,而企业文化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以人为本”这个出发点。对于邮政企业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既包括顾客,也包括员工。从邮政服务的价值链中看,则牵扯顾客、员工和企业三方的利益,其中顾客满意是企业的目的,而员工满意无疑是顾客满意和企业发展的根源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立足95后的职业价值观,分析了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常见问题,并以邮储银行为例,探讨了新员工入职培训项目的策划及组织方案,对于邮政企业提升培训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袁雪梅 《邮政研究》2008,24(4):41-43
在邮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为使员工变压力为动力,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文章介绍了快乐工作的管理学意义和组织因素,分析了邮政企业员工工作的现状.探讨了实现邮政员工快乐工作的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邮政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省常州邮政局意识到:邮政作为社会服务性企业,新阶段要有新内容,邮政人需要新形象,常州邮政需要具有一支勤于学习、爱岗敬业、诚信协作、开拓进取的员工队伍。为此2005年,该局开展了以“塑常邮员工新形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员工们切实感受  相似文献   

20.
陈锡挺 《邮政研究》2013,29(3):14-14
时下,岁末“冲刺”成为邮政员工做好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工作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许多员工放弃双休日,不畏辛劳,倾力营销,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