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铭 《改革与开放》2013,(12):30-30,27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文针对成都市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做法做出了相关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在,这对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路径在于:深化改革,构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机制;提供服务,筑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承载平台;发展经济,壮大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3.
张铭 《改革与开放》2013,(23):30+27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文针对成都市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做法做出了相关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绝非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也不能简单追求统计数据的城镇化率,更为紧迫的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以存量带动增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伴随的很多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我国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质上是社会权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本文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特征为着眼点,分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之一,土地权益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使用国家卫健委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拥有农村宅基地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证实:(1)拥有宅基地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不在流入地落户;(2)宅基地面积对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的影响不一,对于没有产权住房的、无个人社保卡的或是户籍所在地级别更低的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拥有更大的宅基地面积其更愿意市民化,这一影响在有产权住房、有个人社保卡或户籍所在地级别更高的农业转移人口中不显著;(3)农业转移人口购买产权住房或拥有个人社保卡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拥有产权住房和个人社保卡强化了拥有宅基地对市民化意愿的负向影响,这部分人更看重宅基地的财产和资产保值、增值功能。因此,未来我国应明确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并注意保持政策前后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中共云南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发展思路。云南今后的城镇化建设应牢牢把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加快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通过分析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的必要性,建立成本分担机制,进而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提出政策性建议,并分析其预期结果。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相结合,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机制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一时之间,"自由迁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后,苏南地区农村的"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空心村"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同时也浪费了农村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妥善解决"空心村"问题,推进苏南地区"两个率先"的实现,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扩大农民收入渠道;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宅基地流转程序;要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完善农村养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吴明明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8-93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路径,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为3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设施建设支出和其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测算发现,温州市“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新增需求为449.11亿元,人均公共成本为10.52万元。建议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渠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财政资金重点向县城及小城镇倾斜来优化温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14,(11):36-3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浙江是农业转移人口大省,大规模、大跨度、多元化的人口转移在有力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课题组在联合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的同时,又赴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义乌等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地区深入实地调研,研究提出了有序推进浙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波 《华东经济管理》2015,29(3):97-103
户籍制度是市民化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和绕不开的门槛,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7月30日,户籍改革新政的正式出台,将有利于消除传统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流动的负面影响,成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由此,通过对户籍新政的解构,围绕“规范有序、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配套”的推进机理,重构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近期撰文指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农业转移人口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农业转移人口虽已进城务工经商,但农民身份没有变,未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弱、经济实力不强、制度和政策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理论阐释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化功能提升的相互关系,剖析了目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并在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条件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两大功能、构建四个体系"的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作经济》2013,(1):15-1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兵弟说:“即使一些已经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村户籍的居民,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难以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成为被边缘化的、被‘城市化’的居民。”  相似文献   

17.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抉择。新型城镇化本质,是通过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能力,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文章试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定义特点出发,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而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遇到了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造成的公共成本被过分高估,其市民化的经济收益则受到忽视。这使得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获得城镇居民的身份和地位,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和权利,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文章基于已有研究的结论基础,就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激发市民化红利提出四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是要围绕人的生活和生产两个主题,使城镇体系和产业体系具备接纳数以千万计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能力和条件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加快新型城镇化,是发展的宏大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