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信息化带动甘肃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磊 《发展》2002,(4):45-47
“要加速推进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甘肃省“十五”计划所提出的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略方针,也是实现21世纪甘肃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方针。今年年初召开的甘肃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关键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对于推动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甘肃省信息化的基本情况信息化是指信息的生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经济及社会各领域推广、普及、提高极其产业化的过程。甘肃省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把计算机引…  相似文献   

2.
针对甘肃省1983—2013年的数据,采用DEA效率分析发现:第一,甘肃省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二,城镇化过程中对劳动力与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率不高对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效率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第三,甘肃省工业化投入的规模报酬随着工业化发展呈现先递减,再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甘肃省面对加入 WTO 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机遇,提出“工业强省”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记者就此采访了甘肃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杨志明。记者:甘肃如何走“工业强省”的新路?杨志明:从比较优势出发,甘肃省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一波三折的选择 "工业强省"是甘肃省正在实施的一个战略选择,有信息表明,这个战略正在深入人心。据最新统计:到2003年9月底,甘肃省工业已连续14个月保持二位数增长,运行形势一月比一月好;9月当月实现工业增加值3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1%,创下近年来的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兰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基地和甘肃省大型中心城市 ,其工业化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兰州市工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帆 《发展》2010,(12):121-121
根据工业化阶段的相关指标综合考量,甘肃省整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将在“十二五”末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间阶段。因此,甘肃应通过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工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来加快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业的带动效应、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可持续发展性的比较研究 ,得出机械制造业应成为甘肃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省”的主导产业 ;又从甘肃机械制造业的产权结构、资本结构、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振兴甘肃机械制造业应从技术创新、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引进外资、发展民营企业、重组产业组织结构、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及发挥产业聚集效应等 7个方面入手 ,大力振兴甘肃省机械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周述实 《发展》2003,(2):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实现的宏标。甘肃省与全国,特别是与东部地区相比,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更为艰巨。甘肃省是西部的欠发达省份。在全国基本实现小康的起点上,2001年,甘肃省与全国的差距在四个方面最出:一是工业化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约55.19%,而人均工加值的差距就占其中的57.81%。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56.62%。三是生态环境严酷,森林覆盖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62%。四是城乡之间、地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落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区位交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选择甘肃省为代表来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因此,在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将新发展格局和新型工业化衔接起来,以熵值法测算分析2012年、2018年和2021年甘肃省14个市州工业化水平,通过泰尔指数、因子分析、包络法来研究发展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17—2021年甘肃省14个市州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以期正确认识甘肃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市州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难题,有利于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形成合理的工业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户青楠 《发展》2007,(2):40-4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甘肃省的"十一五"规划,针对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化水平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治理任务艰巨,实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道远的省情,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1.
甘肃城镇化:33%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甘肃省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基于已有的基础和诸多发展机遇,甘肃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全省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要达到33%的目标。城镇化的四个阶段研究表明,在城镇化率25%以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物质基础薄弱,规模小,发展缓慢,是大发展的准备和基础阶段,而在25%-75%之间可称为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阶段,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中25%-30%间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达到30%以上即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将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 区域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其它结构特征伴随着人口密度和生产率的提高而变化。在这里,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区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工业化”上,并以各区域制造业就业人数的相对比重作为粗略估计工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下表给出了表示美国各个区域工业化程度的区位商。在这里,各区域的工业化程度用该区域的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与同一时期全国的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之比来加以衡  相似文献   

13.
张晓春  贾文君 《发展》2024,(1):30-36
<正>工业旅游是以保护开发工业遗产、整合工业资源、提升企业效益为目的,以多样化的工业形态为载体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产业融合大趋势下,工业旅游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跨界性强,对于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跨界融合,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作为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将文旅元素融入“强工业”行动,是甘肃省打造工业发展新名片、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走好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智 《发展》2010,(2):28-29
一、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调整结构创新发展方式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素为“十年九旱”、资源贫乏、多种灾害频发,既是最大的区情,又是贫困的主因,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审度谋划,着力运用工业化以现代科技支撑和分工与协作的核心理念,以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来提升生产力。充分利用地膜在保墒增温、秋雨春用、垄面集雨、抑制杂草、  相似文献   

15.
赵连印 《发展》2008,(1):49-50
甘肃省环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富集,物产丰盛,是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道情皮影之乡”,也是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命名的“中国小杂粮之乡”。近年来,甘肃省环县发挥绿色农产品、矿产资源和特色文化三大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县经济提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世。  相似文献   

16.
杨波 《开发研究》2005,(6):41-43
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更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甘肃省装备制造业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造,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面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晓文 《发展》2002,(10):55-55
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长期以来,甘肃形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重型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背景和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这种重型产业结构如何调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来思考和探索。甘肃经济发展要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结合甘肃实际。按照效益型目标调整甘肃省的重型产业结构,围绕提高效益来进行结构调整。改变拼资源、拼扩张、拼速度的粗放增长方式,改变重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加工链条短、制造业薄弱和转换能力差的状况,改变重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本收益率和…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是对传统工业化质的升华,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目标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更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强有力保障。笔者通过对广西自主创新的投融资支持力度的分析与评价,探讨如何运用投融资手段加快推行广西的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李志俭  吴兰军 《发展》2003,(8):16-18
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储藏加工研究中心是甘肃省惟一一家集研究、试验、中试于一体的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研究机构,中心的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果品贮藏加工研究室。中心成立两年来,致力于甘肃省农产品采后处理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已承担完成国家、省部、院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制、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重大课题八项,2002年鉴定的“新型纳米SiOx保鲜果蜡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果品蔬菜采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产品贮藏加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环节。就目前而言,甘肃省农产品贮藏加工利用率、增值率还很低,世界发达国家加工利用率50%以上,果蔬采后处理率80%以上;我国加工利用率10%,采后处理率6%;甘肃省加工利用率不足5%,采后处理率1%。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增值2.20元,中国增值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2.0~3.7:1以上,我国只有0.43:1。按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产后加工后粮食可增值1~4倍,果蔬增值1~10倍,畜禽产品增值1-3倍。甘肃省2000年农业总产值323亿元,若产后加工能提高10个百分点,按增值1倍计算,农民收入每年就可增加32亿元。可见,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储藏加工  相似文献   

20.
张掖市民乐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多静 《发展》2010,(2):37-38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人类农业生产的第三阶段,也是农业的最新阶段。近年来,甘肃省民乐县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谋划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已初显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