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17年全球经济有两个基本的看法:第一,2017年全球的经济形势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 2017年从全球来看,经济增长似乎还是比较疲软.在这两个前提下,还碰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就是所谓的风险三角,风险三角是2016年国际清算银行在一个报告当中提出来的,我们现在很多国家都面对一个困境,我觉得这个困境确实是普遍存在,在中国也存在.所谓的"风险三角":一是生产率不断下降.二是杠杆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港股直通车"、人民币境外代客理财产品(QDII)的推出,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及人民币业务清算网络的建设等等,都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全球"的重要篇章,是正在蓬勃增长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侧影.我们正在见证也在创造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全球"的历史,这个历史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多伦多G20峰会力促的"复苏与新开端"正是当前全球经济的写照.尽管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已经使几十年来这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在"多元化"格局中孕育着变革.  相似文献   

4.
希腊债务危机点燃欧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危机,还是危机……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言必称危机"的危机时代.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之后,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乐观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甚至认为全球经济已步入"后危机时代".然而从2009年年底开始,主权债务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先是迪拜债务危机,后是眼下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5.
2006年,在全球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印度经济也热得格外"灼人",今年1月底,印度政府将年经济增长率从预计的8.4%正式调整为9%.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印度随处可见的贫民窟、拥挤不堪的交通状况,以及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似乎与"经济超人梦"似乎相距尚远.  相似文献   

6.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等问题困扰着全球。关于全球经济将出现"经济日本化(Japanization)"的讨论因此日益升温。"经济日本化"真的是逃不开的梦魇吗?与此同时,在2019年年底,随着制造业景气等的改善,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开始增强,全球经济真会就此恢复过来么?在本文看来,"经济日本化"问题并非无法逾越,推动生产率增长是最根本的应对之道;而2020年全球经济也仅仅是弱复苏,尚需“真改革”。  相似文献   

7.
回顾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每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都会伴随其货币的影响力而逐渐提高.从步入21世纪开始,人民币在全世界的关注进入到火热的一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在将来10年很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升温,从2015年明确实施的"一带一路"这个提议,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带一路"作为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方针,将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走上更加快速的发展道路.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贸易规模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并结合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实证结果提出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艾利  越石 《国际融资》2006,74(12):47-49
2005年11月21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师龚方雄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企业家峰会分论坛"世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时指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三方面,分别是全球经济、政策因素和银行体系.在最近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龚再次强调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全球经济的风险.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美国经济能否在高油价和全球利息处在上升阶段的情况下保持增长.然而,分析表明,鉴于中国强劲的国际收支平衡及充裕的国内流动资金,投资者在市场明朗化后将重返中国,中国经济也将持续跑赢大市,并可抵挡全球性的"完美风暴".摩根大通最近再次调整了对中国GDP的预测,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6%,到明年是9.5%,比原先的预测10.1%和9%,各上调了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的深度调整期,原有发展格局被打破,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新格局尚未形成.在全球投资潜在放缓;资本投资聚集下降;劳动力、潜在增长力和劳动生产力水平持续降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任重道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当经济低迷、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反地区一体化的民粹主义抬头,对全球治理体系都进行了较大冲击.在全球有效经济支持下,世界经济都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艰难世界点燃了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0.
福卡 《金融博览》2002,(3):48-49
"9·11"事件后,美国股市狂泻,国内生产与消费大跌,经济前景一片迷茫.受美国经济影响,全球经济前景也呈现低迷态势.事实上,全球经济衰退并非偶然因素所致.美国新经济泡沫于2001年初已破裂,美联储在"9·11"事件前就多次降息刺激经济,但由于美国经济大势已去,降息并未使美国经济出现转折.客观地说,"9·11"事件只是加大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幅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时,2009年5月3日,第十二届"东盟+中日韩"财长会议达成共识,在2009年年底前建立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储备库,并就各自出资额、贷款额、独立监督机构等关键要素作出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2.
2021年4月,美国财长耶伦表示美国正在与G20国家合作,商定一项能够制止逐底竞争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协议.该项协议虽有助于打击全球多年来存在的税收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但也会导致"竞争力锁定",从长期来看对一国税收主权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鄂志寰 《金融博览》2021,(19):52-55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绿色复苏,可持续发展理念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欧洲及美洲部分国家相继作出"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绿色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步伐,并明确设定了"30·60"目标.从全球范围看,在全球走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成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低碳、减碳进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银行业作为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主要融资中介,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低碳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泛北部湾"不仅是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的前哨,而且成为我国乃至东亚走向东盟国际市场的窗口.广西区党委、政府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的构想.面对新的形势,金融工作如何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开发这种多元化新格局和与国际接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根据中央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金融工作要把支持"泛北部湾"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也步入了企稳同升的关键时期.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实施信贷经营-三六工程,即:一个理念、三大主题、六个抓手.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经济法学需要研究在社会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法律如何发挥作用.即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价值.本文以2008年至2009年间美国联部政府相关改革方案的背景内容、立法过程及其理论研究为对象,理解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系统性风险上所遵循的法律程序和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洪隽 《银行家》2002,(8):68-70
全球共性问题 2001年8月底,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在上海召开,便利融资是会议的三大主题之一. 在亚太地区,不仅中国等欠发达国家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被认可,并且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制造"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起步、发展和崛起."中国制造"已誉满全球.但近几年,"中国制造"频频遭遇信任危机,特别是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后,自身的缺陷日益暴露."中国制造"要在新的起点上腾飞,就必须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才是国家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键的一年":宏观经营环境展望 (一)2011年全球经济将更趋"平稳增长",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落实和深化2011年,全球经济在经历由"动荡"向"企稳"过渡的"拐点"之后,将迎来由"调整巩固"向"平稳增长"过渡的另一个重要"拐点".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元年,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成为首要任务.因此,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国内商业银行能否持续稳健增长"关键"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受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发生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对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