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快递业近年来保持了43.5%的持续高增长,快递包装用量激增的同时,废弃包装的不得当处理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威胁。文中从碳足迹层面研究快递包装的碳排量,分析快递包装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情况相结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数值优化思想,宏观把握一件快递包装在一次快递行为中的碳排放情况,明确高碳消耗环节。针对企业提出了节能减排思想指导下的“绿色包装”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环保政策背景下,快递行业使用的塑料等包装材料受到了严格限制。为此,本文从政策、经济等视角对快递业绿色包装的转型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目前快递行业快递包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快递业绿色包装转型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14):81-85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行业异军突起,其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重要群体,其网购带来的快递业务量巨大,因此,解决高校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问题也是实现快递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本文着眼于快递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例,运用网络问卷、实地调研、现场访谈、等多种手段对快递包装材料回收处理现状展开调研,从大学生、快递公司、各级代理点、网店店主、学校回收站、快递包装生产制造商等环节回溯快递包装材料的处理现状。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网购市场活跃,对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较深;在校内建立大学生自主运转的非营利性废弃物回收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6,(14):98-99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我国快递行业也因此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在快递业务量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大量快递包装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政府、快递企业、消费者的共识。完善快递包装回收利用体系犹为重要。根据国内快递包装回收现状,参考国外成功经验,构建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犹为关键。建立UTAUT模型检验消费者对回收体系的使用意愿,加以修正,以建立完善、可行的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购物平台快速崛起,电商行业发展的带来的快递包装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从过度包装问题严重、消费者缺乏回收渠道、环保创新动力不足、绿色监管力度亟需提升四个方面来阐述电商快递包装的现状,然后从环保包装减量化、新包装材料的开发(可降解包装)、制定标准规格的电商包装、回收系统搭建及共享包装整合、配送和仓储一体化、政策支持与快递包装监管法制化5个方面来分析电商绿色快递包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夏榕  龚瑞风 《价值工程》2020,39(6):132-134
"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一直是近几年物流行业与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校园作为电商消费密集地,自然也成为了快递包装密集地,由快递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峻。文中从在校学生、企业等方面出发,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全面分析了回收再利用工作难以开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来有效解决快递包装回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大学校园的快递包装物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3):67-69
近年来,我国的网购市场交易规模日趋增长,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购交易规模达到5.15万亿元,网购的迅猛发展,带来大量的快递包装,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文中分析了当前网购快递包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政府部门、快递行业以及网购双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低碳经济为指导思想,对比分析了学校回收、快递点回收和包装生产商回收三种快递包装回收模式,建立了高校快递包装回收模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GRA综合评价模型对三种快递包装回收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包装生产商回收模式最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以低碳经济为理念,提出了建立以包装生产商回收为核心的高校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优势与基础保障措施,以期达到高校快递包装回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快递包装物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途径,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化回收对策,可为快递包装绿色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基于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视角,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高校快递包装物的处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化回收途径。通过对郑航快递包装回收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存在学生环保意识薄弱,校内回收模式不完善、回收率低,社会回收体系不健全和政府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社会—高校—学生”一体化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高效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快递包装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是治理快递包装污染的重要举措.采用文献研究法、 实地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的政府治理、 企业治理和消费者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出目前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快递包装污染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外碳金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上有关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概念、碳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及碳市场风险管理和政策安排等方面。这些理论成果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碳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可以从建立功能完善的碳交易所、规范发展碳交易市场、拓展碳项目融资方式、多方位提高人们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等方面尝试构建中国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费玄淑  张竹云  赵雪梅 《价值工程》2012,31(29):173-175
全球气候问题愈来愈严峻,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都高度的关注和参与,碳金融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碳金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中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SOM)的碳动态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海陆交错带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选取位于广东深圳湾的三个红树林群落土壤剖面,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SOM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13C)等含量。结果表明,地表100 cm土壤碳库分别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碳库量较大,达673.2 Mg/ha,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obovata)群落为371.9 Mg/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325.2 Mg/ha。这三个剖面SOM的13C介于-29.4‰至-24.1‰之间,指示其来源主要为C3植被。不同于传统的SOM的13C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桐花树和白骨壤剖面底层的SOM的13C随深度增加而呈现亏损,而木榄+秋茄SOM的13C在整个剖面则基本稳定。红树林SOM的13C的垂直格局可能反映了大气CO2的13C的历史变化、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作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13C的差异,和土壤对植物组织的选择性保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此外,诸如潮汐作用、群落演替阶段以及生物干扰等,也会对红树林土壤的碳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还表明,在红树林有机质沉积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通过作用于土壤分解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控制SOC含量,同时间接作用于土壤同位素分馏过程而影响SOM的13C。  相似文献   

14.
马莉 《科技与企业》2012,(14):202-204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态城市所提出的低排放、低能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中山市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响应国家减少碳排放的倡议,然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对煤炭依赖、较高的能源结构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都决定了中山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常颖  杜春晶 《价值工程》2012,31(22):162-163
本文在阐述碳金融相关概念和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并发掘出长春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发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市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有效措施与手段,进而推动我市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成龙  毛祖丰 《价值工程》2011,30(16):146-14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碳汇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碳汇经济已经浮出水面。文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以额度化的碳物质运动为核算对象,对企业的碳会计报表框架进行构想设计,以明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排碳量是多少、可排碳额度是多少以及企业需要购买多少排碳额度,为企业在碳汇交易中应该购买多少排碳权提供了依据,为企业和政府管控碳排量总量,更好地使企业股碳减排,披露企业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曹丽  赵海波 《价值工程》2013,(28):190-191
山东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生态省"建设已初具模型,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环境因素,给开发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开发区从建立至今,努力探索"低碳制造引领、土地集约使用、污染物总量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模式,不断地在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机制创新等领域进行实践,坚持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涟钢一炼轧厂为提高超低碳钢冶炼水平,合理控制转炉出钢碳含量及氧含量,优化并准确控制真空处理工艺参数,使用低碳原材料,逐步提高了超低碳钢碳的控制合格率。  相似文献   

20.
吕丹  李国茹 《价值工程》2013,(32):184-185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建设步伐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随之而来的就会遇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能达到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以及社会经济成本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在剖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现有税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状况,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