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是降低运输业碳排放和改善运输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阐述运输结构调整变化的基础上,从市场替代、能力短板、运输比价、运到时限、服务质量、联运不畅等方面,分析运输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探讨欧盟运输结构调整启示,提出我国运输结构调整策略,即增强推进"公转铁"的责任感、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公转铁"步伐、凝聚各方共推"公转铁"合力,有效推动运输结构调整目标有序转移,加快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表示,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在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区域,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鼓励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将货物"散改集",中长距离运输时主要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时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北京地区运输结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针对北京地区运输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需求特征、物流设施和服务水平3个方面分析运输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归纳提出矿建材料、商品车、钢材、煤炭、生活必需品等5类适宜"公转铁"的货物,以及11处适宜"公转铁"的物流设施及其功能定位,并提出通过源头引导促进运输方式转变、构建以铁路为核心的物流通道、优化公路和铁路衔接组织模式、完善综合配套保障机制等运输结构调整策略,为北京地区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稳步发展,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成为研究重点。但影响运输结构因素复杂多样,因素间反馈作用较难明晰,阻碍运输结构平稳发展。运输结构调整政策模拟仿真可有效确定变量,明确各变量作用机理。系统动力学作为捕捉因素间相互作用方法,处理多重反馈情景具有突出优势。为更好研究公转铁运输结构,以重庆市运输结构调整为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创新结合运输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补助、公路治超、基础设施优化、货运枢纽建设等维度,开展政策模拟研究并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公路治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提升运输结构调整补助可带动多式联运周转量和内河港口货运吞吐量增长,有效降低单位货物周转量碳排放,为制定运输结构调整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4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关于调整运输结构工作的会议精神,专门成立工作组全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明确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部长李小鹏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为核心,推动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铁海联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特点,是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薄弱环节。深度挖掘区域铁海联运潜在货源,合理布局铁海联运重要载体——内陆港,是新时期加快实施运输结构调整,持续落实"公转铁"政策的重要支撑。在剖析我国集装箱铁海联运需求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SLP等方法,提出内陆港宏观、微观布局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我国集装箱铁海联运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铁路"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统计工作质量、统计人员素质、信息化手段提出更高要求。通过阐述跟踪分析行业发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加强统计作业人员选拔等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管理现状,从原始信息采集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兼职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统计分析信息共享程度亟需加强等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即:优化统计流程,实现统计业务集中管控;加强决策分析,构建一体化统计服务平台;对接运输生产,动态图形预警重点指标。  相似文献   

8.
推进港口中长距离货物集疏运方式由公路向铁路转移,是交通运输业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战略抉择。为提升港口集疏运减排效果,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分析"公转铁"减排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自下而上"方法建立"公转铁"减排效果测算模型,并以义乌至宁波港域出口箱运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义乌至宁波港域出口箱运量每转移1TEU可减排CO_2和PM为99.31kg和19.51g,相应减排率为65.00%和82.74%。最后,从增加"公转铁"运量、避免公路短驳运输、降低铁路能耗强度等方面提出增强"公转铁"减排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戎灿灿 《中国储运》2023,(6):116-117
<正>引言公路运输会排放大量汽车尾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绿色发展,因此为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公转铁”政策开始提出。“公转铁”政策旨在提高铁路运输比例,由于铁路运输具有绿色清洁的特点,因此提高铁路运输的比例,更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提出,通过铁路运输替代公路运输成为优先选项;2018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0.
2021年,全路货运系统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以货补客,深化货运组织改革,高站位完成重点物资保供任务,高质量完成多式联运发展目标,货运服务质量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货运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货运安全局面持续稳定。2022年,全路货运系统要抢抓机遇、担当作为,深入开展货运安全专项整治、强化货运专业管理基础、扩大“公转铁”工作成效、加快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促进专业物流稳步增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全面深化基础管理、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一带一路”铁路运输组织、持续深化货运组织改革、强化队伍建设和监督检查上取得新成效,奋力推动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转铁"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为铁路商品汽车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为促进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发展,阐述商品汽车现状,分析商品汽车需求前景,通过对市场份额、适宜运距及主要区域增量的分析,定性预测铁路商品汽车运量,同时利用ARIMA模型对铁路商品汽车运量进行定量预测,综合分析得出2019年、2020年铁路商品汽车运量预测值,提出应加强物流基地建设、发展储运销一体化、加快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等促进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发展的策略,为提升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市场份额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会议,部长李小鹏主持会议并强调,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为核心,推动将更多公路货运尤其是中长距离公路货运转向铁路运输,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通过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积极引导运输组织模式创新,着力促进基础设施无缝化衔接、枢纽场站一体化建设、运输装备标准化改造、多式联运一体化组织。坚决调整不合理的运输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  相似文献   

13.
王晓军 《中国储运》2023,(11):138-139
<正>在双碳背景下,多式联运能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是我国交通运输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指南。一、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1.铁水联运规模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公转铁”政策对我国铁路货运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2018年开始推进的“公转铁”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个省份40条地方铁路线的2012—2020年地方铁路数据和地方铁路线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公转铁”政策对地方铁路货运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转铁”政策短期内对地方铁路的货物周转量促进作用显著,对地方铁路货运业的经济效益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公转铁”政策带来的货物周转量增长会促进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增加,但是为适应铁路货物周转量增加而进行的铁路基础设施改造、扩建及铁路运价调整会显著影响运输成本增加,导致短期内“公转铁”政策对地方铁路货运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郭家湾井田煤炭外运需求,同时响应国家蓝天保卫战号召,落实"公转铁"的运输部署,提高运输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对新建郭神铁路从运输组织、接轨方案等进行多方面研究,并提出较优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国内、国际范围内的多式联运,这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交通战略,更是多年来物流人的理想。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方案》(下简称“方案”)中明确要求,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衔接、运输组织模式创新、运输结构调整、信息资源共享、技术装备升级、构建统一开放市场、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和港口海铁联运事业发展,是国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决策部署。天津港作为我国主要港口,亟需提高铁路运输占比。从天津港布局、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天津港海铁联运现状,提出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即:加快推进大宗品类"散改集",优化港口绿色运输体系;联合搭建平台公司,实现多方信息交互;提前推动港口铁路扩能改造,提升集装箱发运能力;地方政府给予海铁联运专项补贴,发挥资金引导作用;研究制定货源吸引政策,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合力开发内陆海铁联运产品,形成天津港白货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首先结合货运“公转铁”公益性、外部性与绿色经济的特征,确定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分析法构建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其次利用GREET模型等进行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指标数据收集,并利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据此估算出2018—2021年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值分别为2 113万元、4 422万元、5 320万元、6 356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天津货运“公转铁”的综合效益逐年波动上升;综合效益中以经济效益为最大,社会效益次之,环境效益最小;综合效益随货运量增长而增长,反之亦然,并且其综合效益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动态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个体运输一直是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目前,道路运输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主体结构和车辆结构等的调整。在道路运输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如何认识个体运输在过去及未来中的地位、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应对外开放的竞争需要,能否解决道路运输低质量运行问题,能否促进道路运输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海铁联运具备运能大、运输成本低、运输安全性高和污染排放少等独特优势,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剖析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货源分布及集疏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港口集装箱铁路、公路OD及SP问卷调查结果,构建Logit模型,并对不同铁路费用下浮场景下公铁运输市场份额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量化研究集装箱海铁联运可能的增量空间,最后提出集装箱海铁联运公转铁增量对“双碳”目标的货币贡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