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能源巨头分食南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杨 《环球财经》2012,(7):27-28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南海周边国家,已经与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0万吨  相似文献   

2.
据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人员发布的报告显示,巴西种植的甘蔗以及马来西亚和印尼生产的棕榈油成为全球最具可持续性生物燃料农作物。该研究小组表示,研究人员在特定条件下对比了9种农作物,这些条件包括土壤破坏、水源使用以及氮肥使用等等。就净能源来说,甘蔗是最好的能源作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08,(1):3-7
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就此热点,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马中加强旅游合作本刊讯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到马来西亚观光旅游,马来西亚旅游促进会去年底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展开促销宣传活动,15个马来西亚旅游贸易组织及来自马来西亚旅游局和航空公司的人士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就马中两国旅游界加强互惠性合作...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地区能源、矿产蕴藏均极丰富,能源产量、蕴藏量高的国家有美国(煤炭、天然气、石油、油母页岩、铀等)、澳大利亚(煤炭、天然气、铀等)、加拿大(天然气、煤炭、水力等)、中国(煤炭、天然气、石油、水力等)、菲律宾(地热等)、印尼(石油等)、马来西亚(石油、天然气等)、泰国(褐煤、天然气等)等国。矿产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对外经贸和投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现状、存在的机遇与障碍进行分析,努力寻找两国能源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俄能源合作经历起步阶段、稳定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俄罗斯方面由于受西方经济制裁、能源战略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能源领域进行了重要调整,弱化对能源经济的过度依赖,调整能源比重,提升能源科技创新水平.中俄能源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充分落实已有协议、加强能源互联互通建设和深入开展能源技术合作.中俄能源合作面临对俄投资风险大、国际上对中俄能源合作存在诸多限制等问题.中俄合作应完善法律制度、创建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和加速落实中俄能源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8.
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俄罗斯,能源合作列人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的议事日程。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的非洲之行中,令外界关注的也是能源议题。更早前,胡锦涛在出任国家主席后即先后出访俄罗斯、中亚及澳洲,能源合作同样是日程表上的重要内容。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与力度进行能源外交活动,中国寻求能源利益与外交政策最佳结合点的新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关建交以来,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中关之间能源合作的分歧始终制约着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如何化解中关能源合作的分歧,本文从分析中美能源合作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深化中美双方今后能源合作的对策,以利于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中美能源合作奠定更有建设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能源合作及韩国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岩  王蕴 《亚太经济》2005,(3):59-62
东北亚能源合作可以形成多赢局面。韩国的能源政策为中韩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韩可在俄罗斯能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两国的合作有可能扭转日本的竞争政策,推动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王静 《中国经贸》2009,(18):8-8
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对饿罗斯能源的分布、出口现状的论述,结合东北亚能源需求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外交的可行性及未来合作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亚能源地缘战略格局与多边能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这一能源热点地区的多边能源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中亚地区的能源地缘国家相互的地缘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亚的能源地缘格局,具体表现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管线走向的博弈。能源地缘国家相互之间在地缘上的认知分歧成为这一地区实现多边能源合作的最大挑战。中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前景取决于各参与国为改变相互地缘认知所作出的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赖国际合作。相关国际组织与行动在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目前凸显出的一些问题也妨碍了它们功效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作为成果的协议、行动计划的法律约束力淡弱等。因此,构建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法律政策体系及代表全球利益的专门组织是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的前景所在。在此基础上,该文得出处理我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问题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对外经贸和投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现状、存在的机遇与障碍进行分析,努力寻找两国能源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应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的邀请,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合作部安排,笔者于2009年7月20日至8月14日参加了马来西亚技术合作项目资助的合作社管理课程班,期间还访问了马来西亚合作社运动主管机关和有关合作社。2000年以来,马来西亚的合作社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对合作社教育的高度重视等,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与南非加强经济合作近几年,随着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灭亡,马来西亚与南非两国间的高层人士及工商界人士互访往来不绝。两国领导人在互访中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方面的合约。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始终站在南非反对种族隔离、争取民族平等事业一边,深受南非人民的信...  相似文献   

17.
陈海涛 《浙江经济》2009,(22):41-41
要抓规划,谋长远;保供应,促增长;抓项目,重前期;强合作,促升级;抓示范,优结构,力争能源发展适度超前,能源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源结构与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卢新华 《改革与战略》2007,23(12):93-95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能源合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应全面深化双方的友好关系、拓宽双方能源合作的领域、建立中国-东盟能源合作论坛、加强双方能源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香港《大公报》8月17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焦点之一在能源,能源问题的焦点在石油。而且从总量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已经难以自给自足,这要求我们统筹国内开发和对外合作,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保障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稳定、经济、安全、清洁供应的各个方面,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而严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全社会的节能降耗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日前,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国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与亚洲、非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联合建立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并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进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