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香港,上司叫波士。我去年夏天被派到香港某中资机构做一个部门波士,真不容易。首先我不会讲广东话,常常闹笑话。将颜色说成“咸湿”;“上船”说成“上床”!香港人很聪明,但也很势利,表面上看似尊敬你,骨子里还是有点笑我“老土”。  相似文献   

2.
阿丁 《沪港经济》2002,(2):37-40
香港的确是一个充满“新奇”的动感城市,尽管香港和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香港人的许多做法和思维方式真的让我“看不懂”。300多个日日夜夜在香港“磨蹭”,说生不生,说熟又不熟,大概只能算是“半生不熟”,加上我又特别爱“胡思乱想”,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很不全面的短文随感。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许这些“看不懂”的地方,在别人眼里早就看懂了,或者说根本没必要去看懂。  相似文献   

3.
香港茶餐厅     
早前,跟几位内地的朋友说起,香港的餐厅总有一些菜式,称扬州炒饭、厦门炒米等等。他们说,扬州、厦门并没有所谓特色的炒饭、炒米——很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我问,那么内地有没有“香港一”呢?他们想了一会,有人说,有“香港茶餐厅”。也许,对内地来说,“茶餐厅”三个字,就代表“香港”了。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外国人说很中国化,中国人说很西方化以前,我总认为,只有亲身住过上海石库门房子的人,才会对石库门弄堂有深刻的感情。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对此毫无生活体验的香港人,却会对上海石库门倾注极大的热情,居然投资10多个亿,在上海的市中心成功地开辟了一个石库门的“上海新天地”,成为上海城市改造的一个亮点,引起了海内外的惊诧和轰动! 他,就是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瑞安集团的香港总部访问了罗康瑞先生,我和罗先生已经是“第二次握手”了。这次我们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请他谈谈“上海新天地”。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精神文明,似乎是很少人接触的主题,人们只知道香港的经济力量十分强大,物质文明非常发达,却很少人知道香港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社会,“香港人的爱心,即使不是世界第一,起码也在世界前列”(本文作者语),我们从本期起,将连载香港著名作家王业隆先生的这篇文章,相信读者能从这些生动的文字中,多侧面地认识香港。  相似文献   

6.
访港随笔     
我一到香港,就被五光十色的商店装潢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迷着。香港人说:“世界有的东西在香港都可以买到”。我未曾去过“世界”,无法判断此话有无夸张。但我来自国内,确知国内难得一见的名牌国(?)特产,在香港竟可随手买到,所以再听到外国游客赞说香港是“购物天堂”,我也不生怀疑了。说它是“天堂”,不仅因为货多物美,更因服务优良,使顾客不但买到了心爱的商品,而且感受到精神上的欣慰。我们从到达香港第一天起就上馆子吃饭,以后天天都被人带着上茶楼、酒家,高级的我们去了,大众化的也到过。高级酒家,店铺虽大,门前街道却很窄小,不能停放汽车,但驱车来的顾客不必为此费心,  相似文献   

7.
朱镕基:“上海是中国的纽约”,“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朱镕基总理四月访问美国和加拿大时,多次提到上海与香港、纽约和多伦多的比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镕基说:“我对于上海确实有感情,因为我当过那里的市长。我同样也对香港有感情,感情是同样的。我确实说过上海是中国的纽约,同时我会在这里说,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香港《文汇报》记者多伦多4月15日电  相似文献   

8.
童韧: 一晃,来到香港已经有2个多月了。虽说以前我曾多次来港,但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这一次不同,“沉”进去了。说实在的,我很喜欢香港,很喜欢她的那种弥漫在整个都市里的现代化的气息——这句话,你听了也许有点玄,不过,在以后的信里,我会把这种感觉一点点勾勒出来的。香港很繁华。且不说那林立的高楼、滚滚的车流、美轮美奂的橱窗、琳琅满目的商品,光看一看大街上那熙来攘往、摩  相似文献   

9.
名流吴光正:要看到有“两个香港”香港名流吴光正,时而语出惊人。再出惊人之语。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他接着说:“你看到的又是哪一个呢?”在谈及香港现时面临的经济困难与出路时,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一个是“面对全世界的香港”,这个香港非常蓬勃,有无限的机会;另一个是“堡垒香港”,漠视外边,守株待兔。他说,他担忧的是只看到后一个香港的人。他话锋一转说,港人要因时调整自己,自我增值,学点普通话,去闯大陆。他说:一觉醒,楼价升了,股价升了,饭来伸手,这支“歌”现时没有了。今时今日再守株待兔已没有出…  相似文献   

10.
鼎宕 《沪港经济》2001,(4):24-26
近来翻开报章,常常可见香港人在大声疾呼要重新找回“香港精神”,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苦口婆心,要港人虚心向内地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很感觉良好的香港人会如此放下架子一“作践自己”呢? 开始时我也感到很纳闷,难道香港人的精神真的这么脆弱?当我了解了香港精神以后,我方才明白,这就是香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不回避矛盾,输得起也站得直。 什么是香港精神?勤奋工作,灵活多变,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和勇于承担风险”。这23个字的香港精神,曾经为香港人带来过许多辉煌,也曾经给香港人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现在香港人又在重新呼唤香港精神,这对我们上海人来说,是不是能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11.
香港的性格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这样一个词:“某某人很港”!“港”──就是很洋气,很能赶上时髦。洋气为什么叫“港”呢?我想也许跟香港有点关系。不是也有人把“帅气”称作“港派儿”嘛。可见,香港在国人的眼里一直是领新潮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自称是“文化沙漠”的香港,却向国内发送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沙暴”——先是武侠小说回归,金庸、梁羽生的作品铺天盖地,风靡全国。紧随其后“登陆”的是通俗歌曲,从城市到乡村,从舞台到影视作品.男女老少.一“通”百“通”。接下来是电影、电视系列剧,如影随形,没完没了,香港影…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与香港的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英东先生于1997年8月26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全球第四届华商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香港的价值》的重要演说,他强调指出,“香港的新价值就体现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之中”。这句话说得很深刻,很有见地。现实情况的确是这样:“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正在为回归后的香港孕育着、创制着新的价值,不断提高香港的地位和作用;换言之,即“一国两制”使中国香港“增值”  相似文献   

13.
Part I 刘丽贤 施比受更有福 初见刘丽贤,她一副干练、精致的都市丽人模样,红色花呢套裙、皮外套、细高跟鞋,高挑苗条的身材,虽然感冒未痊愈,却依旧谈笑风生、神采奕奕. 寻根 刘丽贤出生在香港,家里有七个孩子,她是老幺.父母都是商人,经营多种生意,开过超市、运输公司、金行等.“我的妈妈很开明,很支持我的选择,我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长大.”刘丽贤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五年我住在北京,常有人问起我最喜欢哪个华人城市,问的人以为我会说北京、上海或香港。但我总说,以居住来说,台北最好。我曾对在台北学过汉语的老外也提出过这个问题,他们想想,也总是说:是,还是台北好。我很幸运在1994年至2000年在台北住过七年,之前大部分时间住在香港,小时曾多次随父、1980年代又因做电影也多次来台,那时我觉得台北很丑。当时我想象中的明日之城,是一个由光亮高楼和巨型商场组成的城市,还有从电影看到的美式亚市区(大陆媒体往往误称其为郊区)的别墅,内有巨大的厨房,多个厕所,小孩一人一间,屋旁停着两部车,周围绿化。这两种想象高密度高层市区和低密度低层亚市区,就是当时我的现代化“城市美学”观念(很不幸,至今很多人仍有着这样的“理想”),难怪那时我会觉得台北不够“现代”,甚至很丑了。但丑归丑,我的实际体验却是,台北好玩、好吃,灯红酒绿,还可以买盗版书、盗版唱片。到了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恐怕也有不少首次来台的大陆人,仍可能会有同样观感,就是:台北不够现代,丑,但生活质感不错。为此我曾写过:台北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东方 《湖南经济》2003,(2):25-26
“许多人觉得我很神秘,其实,我的成长与家庭关系不大。”“我父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民党的官员绝大多数出自黄埔军校和圣约翰大学。他23岁就担任晋江县县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县长,曾经当过《中央日报》社长。”20世纪70年代初,黄氏家族开始把资产一点一点从台湾转移到香港。“因为当时台湾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让许多人感到危机,有钱人最顾及的就是财富。于是,父亲和我的几个兄弟就决定在香港开公司。”“我始终有一种不服气的心态。我们家在台湾有一个大公司,在海外有20多个分公司。香港的公司主要是将台湾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童韧: 春节期间回上海,杂志社同事问我:“在香港,你最喜欢什么?” “香港的‘办公室文化’,”说这话时,我几乎不假思索。 上班时绝对不能做私事 走进香港的办公室,我确实颇多感慨。这儿既看不到“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的悠闲,也听不  相似文献   

17.
晓鼎 《沪港经济》2001,(6):33-35
到香港已近8个月了,初来时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都已随风而去。平心而论,香港给我的印象的确有点特别,有好多感觉就仿佛是吃檀香橄榄,刚入口时没什么味道,甚至还有点涩口,但慢慢地你就会觉得“味道好极了”。本文我说从一些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写起,试图从这些小事中让读者和我一起来认识和了解香港。  相似文献   

18.
从四川成都来北京谈生意的罗老板在出租车里一边搓着手,一边说着话,还不时地看着路边街景。他说:“北京今年比去年这时候还冷”,这是2005年12月下旬的一天,在车路过王府井的东方广场时,他看到商务部大楼,说道:“最近商务部在媒体曝光率真高,从最近的世贸香港会议到中美纺织品谈判,我很关注这些。但我不知道商务部到底有哪些机构?除了进出口贸易外,还有哪些与我们生意人有关呀?”“里面机构挺多的”,小李答道:“在车里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说完的”。“走,找个馆子搓一顿,暖和一下身子, 听听你们摆龙门阵。”罗老板兴奋地说道。  相似文献   

19.
1、不能称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可说“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 不能把香港回归,说成是“宗主国的更换”,更不能说“中国是香港新的宗主国”。 2、不能称中国对香港“收回主权”、“主权回归”及“主权交接”,应称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收回香港”及“政权交接”。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近30年的上海人,我很想对上海的有关方面提个建议,到香港来开一家“上海美食大世界”如何?我之所以有这个建议和想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和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是当务之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客观上也有走出去开拓的需求。在上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