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培育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所涉及的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钢铁企业战略和组织等4方面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较为全面地剖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在培育国际竞争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提出中国钢铁产业要着力关注资源控制力、研发能力等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评述了研究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效应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双向动态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内.我们分析了钢铁工业近年来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使用动态模型刻画了二者的相互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在利润率为负的情况下某些产业中企业进入仍然十分剧烈.同时从跨产业比较的角度测度了4个亚产业的进入壁垒和竞争强度。本文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和产融结合的对比和分析,认为通过产融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供应链金融的效用和管控风险,并提出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国钢铁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对钢铁企业走出当前困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发育的日益成熟,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当代企业竞争的特征,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策略成为企业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空间布局.是中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不仅很低.而且在2001年以来还在不断降低。研究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以市场指向为主、兼资源依托型之格局,临海港口型特征不明显。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绩效的比较研究发现.临海港口型的空间布局应是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主要合理方向。论文对2005年新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评论,探讨了产业政策的真正意义.主张作为产业政策不适宜对市场作具体数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对财务管理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何在多变环境下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从结构、资源、策略三个层面剖析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成因子,阐述企业家关系网络、企业家社会资源、创新机会策略分别从控制利益、信息利益、策略有效性等方面建构获取创新赢利机会的结构能力、资源能力和策略能力。并基于结构洞理论推导结构自治、非冗余性、结构洞策略等相应的影响因子及作用路径,进而构建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理论结构模型,初步建立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增殖范式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修补脉络,聚焦于联系紧密化、联系差异化、联系细分化设计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种策略。通过辨析补洞策略、寻洞策略、析洞策略的作用和差异,从策略实质与策略优选两方面论述了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架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管理熵的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从创立、成长、成熟到衰退,经历着一个发展变化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在预期目标、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使企业得以生存与持续发展。本文综合运用管理熵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编写FoxPro和SAS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对1135家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企业在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淘汰期的特点,提出了各阶段的价值目标与相应的能力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钢铁产业进行大规模横向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背景下,钢铁产业链纵向整合蓄势待发.在微观界定了钢铁企业规模两个内涵的基础上,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为理论出发点,基于钢铁产业链纵向整合的视角,分析了组建专业化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从区域、产业、企业3个层面来讲,组建区域专业化公司是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降低交易成本三者的最佳结合点,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与前景展望,从而实现风险汇减、提高钢铁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政策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已将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作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钢铁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济环境及政策息息相关,即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不是钢铁产业自身的事情。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不仅涉及到钢铁产业科技进步、规模经济,而且涉及到国家对钢铁产业的政策导向、市场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绿色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对产业集群的考察应该从集群在经济贡献、技术创新、环境和社会影响4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集群的综合绩效评价,本文从上述4方面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唐山钢铁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评价做出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提出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是基于企业的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基础之上的企业动态能力运用效果不同的观点,建立了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针对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根据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和有效性分析评价了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竞争力及其动态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从不期望产出的角度出发,将钢铁产业污染物排放作为一种非期望输入引入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钢铁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及节能减排潜力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各钢铁企业生态效率总体上不高,但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进一步的钢铁企业效率改进分析得知,我国钢铁企业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投入拥挤和产出不足现象,仅从钢铁企业的47家样本来看,我国钢铁企业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工业景气指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对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上已利用了钢铁工业指数对钢铁工业进行有效的监测预测,而我国对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工作刚刚起步。我们通过多方面收集与钢铁工业有关的月度经济指标,利用时差相关分析等方法从中筛选出钢铁工业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并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CI)方法构建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景气指数,以期为政府、钢铁企业及相关部门准确判断钢铁工业发展形势,有效预测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动向,正确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力度及经营方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不明显,导致钢铁产业能源消耗总量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市场混乱,而且制约着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大大削弱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钢铁产业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对能源消耗的降低有明显的作用,其中CR4/CR10的提高对钢铁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降低影响显著,而小企业所占比重、连铸比、节能降耗投入对钢铁行业单位产值能耗的降低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本是决定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唐山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出现在这一地区的钢铁产业群是企业追求成本优势的必然产物。随着进口矿比重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应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耕地占用,合理使用淡水资源,改善中心城市居住环境等原则为指导,积极引导钢铁产业群向沿海转移,并与港口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提升产业群的国际竞争力。唐山钢铁产业群的发展对传统的均衡区域经济布局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石油油气输送钢管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指出:提高中国石油油气输送钢管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从企业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核心业务、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符合企业实际的办法及措施。为中国石油油气输送钢管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分析,有别于以往单纯从其中一方面进行的研究,也有助于建筑业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可持续水平.文章建立了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指标中的主成分,以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综合值.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的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计算、比较.排序结果证明,该模型符合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评价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方法入手,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及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能全面反映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尝试使用该评价模型对中国的国家服务业竞争力及其内部行业的竞争力分布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从而厘清中国当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提出了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