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忽视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江西省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威胁着当地农民的生存,并且阻碍着江西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建立健全江西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北地区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是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特色,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国内唯一正式批准建设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有力拉动陕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但由于资源的长期开采,当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如何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成为了一大课题。我们认为若能从法律上构建一套有序的法律机制,通过法律手段将生态补偿制度肯定下来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最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的有关理论入手,分析了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征收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的理论依据。在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权利金是表现资源补偿机制的最好形式。提出了建立权利金制度及权利金征收函数,提出了加大对权利金的征收力度,适当调整矿产资源的产权结构等完善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陕北地区位于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绿色屏障,同时又属资源富集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各种矿石蕴藏丰富。1998年以来,随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等标志性工程的实施,为东部运送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早已备受各国关注,美国早在1971年就颁布了《露天开采控制与复田法》,将煤矿开采土地破坏的修复工作作为煤炭开采作业中的一部分;1986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实施洁净煤技术计划,从根本上解决煤对大气的污染问题;1993年澳大利亚、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制订了土地复垦备用金制度,进一步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企业修复环境损害的责任。近年来,我国将环境问题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如此,无论是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珊 《化工管理》2022,(28):48-51
苏南地区的纺织印染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重污染行业。文章对苏南地区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以纺织印染企业为例,填补生态补偿企业机制空白,为苏州经济与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文章总结出现有资金补偿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提出构建企业—政府—环境监测的一体化日常管理模式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机制,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和公众监督构建效益评价机制,以教育和宣传方法促进生态补偿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水能资源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在当前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等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中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在煤炭被大规模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强矿区环境管理,加速矿区生态修复,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其在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协调区域关系,既要基于各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长期差异性,通过区域供给能力与开发——保护的需求相匹配,实现区域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也要通过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形成经济社会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优空间配置,实现区域供需总体平衡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区域分工模式。与此相配套,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在区域分工模式基础上,运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和资源空间合理配置,达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1.
碳汇交易机制在西部生态补偿中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瓶颈日益凸显,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及项目专项资金实施补偿,但市场化补偿长期缺位,补偿远远低于生态效益产品的成本.碳汇交易的市场化机制,给西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确立,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从碳汇交易发展前景,结合西部的碳汇存量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了西部发展碳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2年贵州、广东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社会核算矩阵(SAM),建立了三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和"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分别模拟在电力生产环节和电力消费环节征收生态补偿税对贵州、广东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能源消耗的影响,并考虑了税收的不同返还方式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任何税收的冲击对贵州的经济负面影响都比广东要大。因此,我国应该以差别环境税率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转移支付手段,根据自然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地区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恶化明显,自然资源被掠夺,环境污染加剧。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人口集聚、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产业转移、技术进步和城市扩张等几种路径实现。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了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验证影响路径的效应。其中,经济增长可以改善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人口集聚、收入增加、产业转移和城市扩张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认为需要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14.
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运行调节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惯例和国内流域的现状出发,阐明了水电调节效益的概念;基于调节效益的机理和形成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分析了调节效益的补偿对象;明确了调节效益的分配范围及顺序;推理得出了调节效益补偿的基本原则.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运行调节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构想,提出了推动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运行调节效益补偿机制建立与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乘数效应是一个有待拓展的重要理论命题。考察技术创新乘数效应的内在运行机理可以发现,技术创新乘数效应是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联结经济和速度经济等形态生成的,并与福特制、丰田制和温特制等组织载体相耦合。因此,中国应通过多种路径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乘数效应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啤酒游戏为背景,构建了运用部分析因设计对牛鞭效应成因进行量化的仿真模型。文章在仿真模型设计中,将牛鞭效应成因总结为9个变量:需求预测、在途物资预测、批量订货、运输延迟、信息延迟、购买延迟、生产延迟、生产能力、层级结构。在啤酒游戏中,仿真结果显示,购买延迟、层级机构、在途物资修正和需求预测修正具有明显的主导性,优化供应链结构、实现企业间信息的共享将极大地的弱化牛鞭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弱化研究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但是能源强度的下降,使得能源产品相对其他生产要素便宜了,这样就会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费,同时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的更快增长,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能源需求,这便出现了技术进步的“能源回弹效应990利用川渝地区1986--2009年的数据,采用传统的索洛余值生产函数法来测算技术进步对川渝地区的能源回弹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川渝地区能源消费的节约量和回弹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且近年来能源回弹效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深化京津冀环境治理协作需要科学评价其科技创新成效,不断完善环境治理协作的综合配套体系。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及北京和天津共13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以国家针对“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认定)施加的环境治理措施为外部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价了京津冀环境治理的科技创新效应,提出了完善环境治理的综合配套方案。研究发现,京津冀环境治理协作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更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质量、融资便利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三变量对环境治理协作的科技创新效应具有强化作用,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金融环境、增加政府创新资助可作为完善环境治理综合配套体系的重点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