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工业化的资源路线与资源供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业化需要大规模地开发使用自然资源。工业化的技术路线总是倾向于选择地球上储量丰富和比较容易开发的物质。这些物质由于成为工业生产过程的投入物.才成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资源”。由于作为工业过程的基础性资源(往往也是生活的基础性资源)具有普遍供应要求,所以,对于其价格上升,社会往往不能容忍,或者不能承受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特别是资源替代进行调节的长期过程.因而需要政府干预.包括价格调控、行为管制、标准强制、政府规划、国家垄断等多种方式。因此,工业化过程中成为短缺资源的物质,往往是具有特殊的价格表现的资源产品.而且,其中多数工业资源本身也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因而在工业生产体系中形成庞大的资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和特殊利益.其强大的市场势力使其往往拥有很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力,而政府的介入又使得国家垄断或政府垄断因素深植其中。工业化过程在本质上是通过市场过程实现的,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来源于有效的竞争,所以,工业化技术路线和资源路线的选择和转变。其决定性条件是工业竞争力源泉的现实状况和演化趋势。工业技术路线和工业化资源路线体现了获取竞争力源泉的需要.工业技术路线和工业化资源路线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工业竞争力源泉的转变。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寻求竞争力的新源泉,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优化工业化资源路线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   总被引:90,自引:2,他引:90  
中国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工业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总量规模和品种的丰富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度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储量、投资、产能(包括运输能力)、价格(机制和承受力)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工业资源短缺性危机,一是价格问题,二是产能和投资问题,三是自然储量问题。历史地看,对于工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权衡,必须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过程,而且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竞争力决定着生存、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可行标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实现了以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向以节约资源技术为主的转变,称之为“竞争力突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工业经济领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十二五时期,要从探索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目标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新的发展环境,通过调整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的工业结构,有利于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的工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政府部门应当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化体制改革,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工业环境管制成本、效益与强度的现状,以及管制强度提升的路径。环境管制执法强度指数显示,1997年以后中国环境管制执法强度不断提升,1997年中国环境管制执法强度指数仅为43,到2007年已经提高到68左右。从不同污染物的类型来看,一方面中国不同污染物的管制强度1997年以来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不同污染物管制强度提高的程度有较大差异,到2007年烟尘粉尘及废水的环境管制执法强度已经很高,但二氧化硫环境管制执法强度尚不到50。本文的研究显示,中国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将十分有限;目前中国工业已经完全有能力承受较高的环境标准。本文计算了中国不同污染物环境效益乘数,计算结果表明1997年以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既有社会合理性,也有经济合理性;特别是2004年以来加大各种污染物前端治理都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但计算结果也表明目前中国首先应提高废水环境管制强度,从而在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的条件下取得更大的环境保护效益。  相似文献   

5.
肖德  侯佳宁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0):150-160
目前, 出口商品符合欧美环保标准并体现较强的安全性、节能性是保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备要素之一。在高强度环境规制背景下, 清洁生产模式才是调和环境约束、资源瓶颈和产品竞争力三者矛盾的根本办法。本文利用中国 2001~2016 年制造业面板数据, 从本土企业出港货物价值角度跨国比较商品竞争力, 避免了“工业排污对外转移” 的统计疏漏; 在Acemoglu 等(2002) 绿色技术路径理论框架下, 估计环境规制驱动清洁生产进而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门槛效应, 推断中国制造业是否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变适应了绿色贸易行业标准。研究发现: (1) 大部分企业从清洁能源替代入手减低工业污染排放, 同时, 提高行业竞争力7.224 个单位; (2) 当行业技术水平可以适应较高环境规制门槛时, 环保型生产将提高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71.595个单位; (3) 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有效减低工业废气污染, 高强度工业废气排放管制仅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本文通过检验行业对现有环境规制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模式中清洁能源占比佐证了中国制造业已开始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 但总体技术研发水平仍偏弱, 正处于向资源轻量型生产模式转变初期。以上实证结果为中国工业实现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提供微观事实检验。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现有资源都是难以支撑中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实现工业化的.由传统工业化模式向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转换是我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在目前的中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工业化模式的转换,最根本的突破口在于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工业化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工业经济学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工业经济学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学已经难以驾驭的时候,工业经济学本身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和发展呢?《新编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生产以及同工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包括工业品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一切经济现象。工业生产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通过加工制造活动进行物质形态转换,使之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而在经济学的学科分类中,工业经济学就是研究工业生产领域中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人类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工业经济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关于其学科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且工业经济学具有开放性。所以,工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是可发展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封建主义专制统治及其主张的儒家思想以及帝国主义的入侵,阻碍 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开辟了广阔的 道路。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工业和工业现代化的步伐。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工 业化和现代化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向前推进;新世纪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最 突出的是农业的落后,农村工业化进展困难以及在扩大开放条件下,工业国际竞争力 不强。从工业生产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是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世纪战略: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当前 ,中国工业过程发生着深刻变化 ,正在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这一阶段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 ,完成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 ,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实现低碳、节能和环保目标下的经济增长作为考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终极目标,满足这四个目标的工业化被称为新型工业化,并从新型工业化目标约束集出发,界定了新型工业化生产力的内涵。区别于传统的生产力测度方法,本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法,对中国1998—2008年30个省份工业部门的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进行测算,以此评估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增长绩效。研究发现:忽视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传统生产力评价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存在生产力高估;总体上看,我国工业部门增长绩效不容乐观,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务。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波特假说,但否定了污染避难所假说。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而资源结构优化又直接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新疆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就在于资源结构的滞后。本文分析了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新疆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得出了通过优化区域资源结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并给出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的资源与激励的不匹配性及其治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中国不同所有权工业在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的配置上具有明显的不匹配性,这对技术创新绩效差异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双重约束模式,认为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治理约束和资源配置约束是决定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力量,据此解释了技术创新不匹配性的产生机理。因此,建立技术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与激励匹配的制度体制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经济发展也力求在不断提高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向生态化的转化。但由于长期受线性技术范式的制约,加上近10年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又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工业的生态化对中国经济的生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剖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循环层面,提出了工业园区生态化的升级目标、推进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明了国有企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补充,它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塑造产业竞争力,甚至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随后分析了国有企业对竞争性产业、垄断性产业、战略性资源产业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单一的市场机制不足以支撑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有利于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私有化应该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有其基本规律;信息化创新、绿色化创新、生命技术创新是其产业创新的基本方向;产业链延伸、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转型是其产业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1998~2013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若无法有效的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单纯依靠强化环境规制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炼油、石化产业资源的整体集成和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原油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由此产生“石油产业安全”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规避行业风险.已经不是单一地进行某项优化如乙烯原料优化等所能解决的,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同时考虑多条油化产业链的需求,对炼油、石化产业资源进行整体集成和优化,才能做到资源利用的最佳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环境规制和政府科技投入背景,本文以我国2009~2018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能源消耗、废物排放、废物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4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T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下政府科技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之间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上升,但是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仅起到有限的激励作用,政府科技投入对在环境规制下的绿色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Studies on the role of material resources for team performance in innovation projects have provided inconclusive resul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eam members' perceptions of the provided material resources' adequacy to address this gap. Understanding what drives perceptions of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may not only reconcile conflicting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but may also provide much‐needed guidance for project funding, so as to maximize innov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Further, the analyses in this paper differentiate between two outcome dimensions of innov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namely, the degree of new product quality and new product novelty, and thus offer a more fine‐graine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of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and innovation project teams' performance. The posited hypotheses are tested using a sample consisting of survey data from 121 innovation projects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o avoid common source bias, data from different respondent groups, that is, team leaders, team members, and team external managers of the examined innovation projects, were used.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es identify team potency and workload as socio‐cognitive drivers of innovation project teams' perceptions of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Moreover, it is found that perceived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relates positively to new product quality, while it relates negatively to new product novelty. This paper thus provide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disentangling the ambiguity surr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and innovation project teams' performance, showing that a key finding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seems to hold also on the team level of inquiry: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socio‐cognitive factors on perceptions. This finding paves the way for putting more attention in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on cognitive aspects, in particular considering mechanism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team perceptions. Further,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erceived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on innov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depending on the indicators used for measuring the outcomes of an innovation project. This contributes necessary detail to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and innov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which so far has produced inconclusive results, suggesting that these contradictions might result to a large degree from different operationalizations of innov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On a practical level,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seems not to be a catch‐all variable, influencing innovation project outcomes in a uniform way. It appears to be a useful lever for influencing team outcomes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result, which may be manipulated by shaping team variables that exert a systematic influence on perceptions of material resource adequacy.  相似文献   

20.
In light of increasing licensing, we challenge the common assumption that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 are substitutes. We develop a resource‐based framework, which distinguishes a firm's technological resource base and technology exploitation processes. We further combine survey, patent, and financial data of 228 medium‐sized and large industrial companie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s of firms'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 processes in order to explain heterogeneity in new product revenues, licensing perform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underscore that product development, which indicates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 which indicates desorptive capacity, are complements rather than substitutes in integrate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medium‐sized and large firms. This complementarity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firms with an emphasis on cross‐licensing and with a strong patent portfolio.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