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从界定村域集体经济的内涵入手,回顾了我国村域集体经济的历史变迁及转型发展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长三角村域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经营方式转型、资产流向及发展趋势,并对村域集体经济的收入能力进行了区域比较。认为:我国村域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是村社农民共同创造、代际传承、辛勤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凝聚着几代农民的贡献,只能由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经营;村域集体经济还是农村未来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农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服务,尤其是公共品供给特别需要村域集体经济实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正经历着第三次经济转型.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百强村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积累了鲜活的丰富的宝贵经验.本文以苏南百强村为案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它们的经济转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4.
喀斯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限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村经济在低效率水平上运行。本文通过对长顺县板床村农村经济的分析研究,探讨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发展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太原市为例,在分析其山区村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经验提出太原山区村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山西山区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加速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成为了目前亟需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新宏观背景出发,分析了农业经济现存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在开放条件下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商业经济活动空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河南省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形条件下的5个村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行政等级(村、乡、县、市)为基础,总结出农村居民购物消费和销售农产晶的空间等级结构,得出墙南村两级分化型、宋圈村中间集中型、北宋村趋于低等中心地、上河村连续型和陈湾村离散型的消费结构类型;以及墙南村、宋圈村、北宋村、上河村趋于低等中心地销售型结构和陈湾村结构完整销售型结构(以邻县销售为主).试图创建以农村家庭为基点的中心地结构模式和研究方法,以使与基于商业设施的中心地理论相对比.对商业中心地结构和农村居民出行活动空间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外还对比分析5个村的商业活动空间差异,并对其进行尝试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弥补城乡“数据鸿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有利于实现“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目标。以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在数字乡村建设上起步较早,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并将特色文化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形成数字乡村建设的“坞坵经验”。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应强化乡村特色与区域协同的融合,推动技术整合与基层实务的统一,并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共建。  相似文献   

9.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中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应处理的矛盾分析,强调要正确认识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牧业经济转型的想法和建议,有序有度有法地推进种养结合型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人、动物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长效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智  郑小玉  李裕瑞 《经济地理》2020,40(8):165-171
在生态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驱动下,黄土丘陵区乡村生态、生产和生活方面都出现明显转型特征,并逐渐呈现农村"空废化"与"社区集中"、耕地"撂荒"与"集约"利用并存发展态势。开展黄土丘陵区乡村发展空间格局研究有利于认识乡村发展差异化特征、揭示乡村发展地域分异规律,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采用样带研究方法,从行政区等级角度选取延安市宝塔区和安塞区之间的沟道经过的县县村域样带和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冯庄乡所在沟道至沟道末端经过的县乡村域样带开展了基于村域尺度的乡村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研究。研究发现:①县县村域样带乡村发展水平整体上高于县乡村域样带,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将承担重要的发展轴作用;②村域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以乡镇政府驻地、沟口等优势区域为中心向外梯度递减规律,村域人口、土地、产业等3方面指标在乡镇驻地和沟口也呈现中心集聚现象;③县乡村域样带的偏远乡村至乡镇驻地村域的乡村发展水平较低,乡镇已成为人口集聚的最后节点,承担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观,揭示精神文化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批判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及负面效应,重审人类共同选择———现代化文明转型的价值尺度和终极目标。展望了中国转型的核心、主题和历史归宿: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2.
乡村度假模式创新——服务经济休闲化趋势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乡村旅游经历了一轮较快的原始积累之后,逐步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乡村度假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由于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不能照搬城市里标准化的城市经营模式,因此需要对乡村度假模式进行技术创新,以使其适应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同时又符合服务经济休闲化发展趋势,使休闲化的度假模式成为乡村经济再发展的契机。文章同时对服务经济休闲化过程中城市居民表现出来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合适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国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组织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近年来,农村集体组织的职能正在发生变化,村集体组织更像是国家行政系统中城市居民委员会,承担越来越多的政府在农村的行政性事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应当专门研究制定针对村庄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村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使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委会具有基本对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尤其要切实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关键之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该文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作了务实的研究,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清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就是要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这些特征包括六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转型目标;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约束刚性化;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阶段性转换;中国经济转型的措施实验性;中国经济转型的双主题联动性;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农经济改造与中国农村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然而要确保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则改造小农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依然存在.在人地矛盾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农业发展受市场风险冲击渐强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对小农自愿、适度的联合保持开放和支持的姿态,使小农经济首先走向小而有效、小而不散,进而走出小农经济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诠释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研究的理论前提,回顾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湾区经济作为全球化和市场化在特定地域衍生的高级经济形态,其创新性与开放性的空间互动关系更加明显。在探讨二者作用机理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经济集聚度、协调耦合度和空间趋同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沪杭甬大湾区外向经济与创新经济在多维视角下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显示,2006-2017年创新经济整体增速高于外向经济,上海的核心地位突出;创新经济总体集聚水平向外向经济拟合,但局部集聚空间等级分布差距明显,二者互动能力较弱;创新经济与外向经济的集聚性由磨合向高水平耦合演进,但仍处于中度失调水平,内部城市多处于高耦合低协调状态,但协调状态差异较大;湾区内部两经济系统的空间集聚水平均向自身稳定状态收敛,但外向经济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最后,针对结论,对具体协调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于经济增长泡沫多少的相对测度。利用三变量模型估算了泰国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泡沫,从而给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国爆发的原因,1986~1998年泰国经济增长中有40%的经济泡沫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数量基础,接下来泰国经济进入了去泡沫发展周期,1999~2010年经济增长只有不足2%的泡沫。作为比较,美国1992~2001年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一为泡沫,进入21世纪后泡沫继续扩大终于2007破灭。中国2000~2009年经济增长的24%为增长泡沫,2009年增加4万亿刺激计划,其M2已从2009年的60万亿增加到2014年上半年的120万亿,估计中国2009~2014经济增长的30%~40%为增长泡沫,所以中国发生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险已接近40%这根临界线。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