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外企业文化》2011,(12):65-65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一则泰康人寿在合肥筹建分公司的消息,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后,她想或许自己能在泰康成就自己的事业,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她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淮南,来到了合肥,加盟了泰康。她的不平凡的寿险人生就此拉开了帷幕。她,就是孙萍,泰康人寿合肥本部的业务总监。  相似文献   

2.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338(9):124-124
我和那么多中国精英女性打过照面,但惟独对这一位印象深刻。我不喜欢她,但是非常信任她。我始终不理解她,但是,对,绝对印象深刻。 第一印象当然来自她的外表。即使放在演艺圈里,她也算得上是个毫不逊色的美女,何况是在视觉愉悦极其稀少的商业圈。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背后是很多奢侈品名牌的纸袋和更多镶嵌着她自己的照片的镜框,总之,都是跟她自己有关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7,(5):39-39
<正>她拥有很多女性都拥有的成熟和细腻,所不同的是,她将这种女性魅力放到了男人身上———装点男人时尚。在她眼里,所谓权利,无关男女。在男性主导的服装界,她以自己新锐的视角赢得了话语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她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励志的女性故事版本,但她否认这是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职业规划的结果蒋岚跟传统意义上的职场成功女性很不一样,就连她也会调侃自己很"另类"。在三亚,上午她可能还穿着帆布鞋或者人字拖,一身休闲打扮。下午就"穿得像个熊"(她自己还拍了照片,发在微博上),出现在"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三亚号"上,体验一把当水手的滋味。等到晚上,她又踩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人自己“聘”自己33岁的莉莎·杜勒斯是洛杉矶市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几年前她因公司裁员失去了工作。以后通过职业介绍所到好几家公司接受面试,均未被录用。莉莎一度曾很苦恼,但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自己聘任自己?”于是她决定自己在家庭中进行创业。莉莎花了500  相似文献   

6.
1美国人自己“聘”自己33岁的莉莎·杜勒斯是洛杉矶市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 ,几年前她因公司裁员失去了工作。以后通过职业介绍所到好几家公司接受面试 ,均未被录用。莉莎一度很苦恼 ,但有一天她突然想到 :“为什么不自己聘任自己?”于是她决定自己在家庭中进行创业。莉莎花了500美元进行了经营注册 ,并投放了2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开办了自己的家庭装潢公司 ,从老板到雇员实际只有她一个人———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莉莎的业务项目包括安装窗帘、挑选家具、布置居室、设计环境等等。简言之 ,只要是顾客提出的有关家庭装潢方面的要求 ,均在她的…  相似文献   

7.
段东渔 《新前程》2010,(1):65-66
2009年6月到10月,她开始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她学会了坐在钢琴前,弹奏出唯美的《KisstheRain》她开始写博客,在新浪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受众。她成立了自己的书友会。她去了都江堰,探望因地震而肾衰竭的小男孩。她拿下英语,和外国人沟通自如,甚至发脾气吵架。她成立了"星光成长计划"的四个公益项目,其中二号计划引起了远在澳大利亚某校老师的注意,决定全程赞助她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陈湘鹏 《新前程》2007,(8):62-65
成功的困惑 白玲30岁时,把个人品牌拓展到了巅峰状态,她以职业规划权威的身份在媒体曝光,为别人的职业生涯做出重要的判断.但其实她自己也处于痛苦中.那不是因为她想要的太多,而是她正处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她的心理学专业提供了很关键的支持,使她没轻易地回避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自己“聘”自己 33岁的莉莎·杜勒斯是洛杉矶市的一位普通家庭妇 女,几年前她因公司裁员失去了工作。以后通过职业介绍 所到好几家公司接受面试,均未被录用。莉莎一度曾很苦 恼,但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自己聘任自己?”于 是她决定自己在家庭中进行创业。莉莎花了500美元进行 了经营注册,并投放了2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办了自 己的家庭装璜公司,从老板到雇员实际只有她一个 人——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相似文献   

10.
谭一平 《秘书》2011,(6):25-26
案例大学毕业至今,小师在北京中建公司当总经理秘书快五年了。她与老总在工作中早已形成默契,老总也把她当做左膀右臂。虽然她喜爱这份工作,对自己的能力也颇为自信,但是她一直有个困惑:自己这秘书到底能做多久?二三十岁能做,四五十岁时还能做吗?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5,(3):70-71
当人们注视她站立的地方,她的身影和心灵却已飞舞在另一个天空。她人生的每一步都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却在她自己的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2.
韩岫岚 《财会月刊》2011,(9):I0010-I0010
陈琦,一个网上开店的达人——她的网店有自己特别的地方,显示了她在某方面的精明。 陈琦和大多数店主一样,很普通,家庭经济拮据。为了早点就业读了中专,17岁就开始工作。她没有资金,也没有关系,网上开店选择产品成为她的难题。她凭借的条件,几乎是所有的人都有的,那就是自己的体验。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再经过问围的人的体验,大家都认为是好的产品,她才想尽办法找到生产商,列入自己的销售名单。这样一个简单道理,成为她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车驾明 《企业导报》2003,(10):57-58
<正> 美国人:家庭经营渐吃香 33岁的莉莎·杜勒斯是洛杉矶市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几年前她因公司裁员失去了工作。以后通过职业介绍所到好几家公司接受面试,均未被录用。莉莎一度曾很苦恼,但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自己聘自己?”于是她决定自己在家中进行创业。莉莎花了500美元进行了经营注册,并投放了2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办了自己的家庭装潢公司,从老板到雇员实际只有她一个人——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相似文献   

14.
张雪原  阮力 《数据》2012,(9):43-43
她作为光荣退休的老统计人,关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为统计工作贡献了自己的热血青春。她通过刻苦努力让自己走出贫困走向富足,却也体察家乡冷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弘扬了统计人乐见其成的精神,慷慨解囊,捐款10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家乡建设。她就是北京市统计局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王玉霞。  相似文献   

15.
《新前程》2007,(5):10-10
威廉森是一位害怕销售的创业者。她自己创立了一家员工背景调查服务公司,但是销售对她而言就是困难。 光是要她将商业计划说一遍给朋友听,她都觉得很痛苦。她并不是对自己没有自信,也不是没有能力。有些人对销售可以做得轻松自如,可是她就是不行。  相似文献   

16.
《楼市》2014,(Z6)
正从老师到媒体人,再到房产人,丹杨一直都做得顺风顺水。作为曾经的主持人,如今的CEO,她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该在什么时候转换跑道,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想做的事,懂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当然,作为现代成功女性,她又有着那份成熟魅力,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时刻能感受到她的睿智与聪慧,开朗而亲切的女人味。  相似文献   

17.
打电话约她,电话那头的她很爽朗,只是当记者说到要拍照,让她多带两件夏天的衣服时,她有些犹豫了,说自己最怵的就是照像,能不能不照啊?在记者的坚持下,她还是答应了,但却强调她认为自己穿工装最漂亮。  相似文献   

18.
她是一个高中没毕业、没有特殊技能也没有什么手艺的农村女孩。春节刚过,她只身来到北京找工作。她相信自己应该能找到工作,因为她对工作的要求并不高;她也希望自己能找到工作,因为远在河北农村的弟弟在等她挣钱交学费。然而,第一次找工作向中介公司交了240元,第二次交了570元,第三次一听对方要招坐台小姐,她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19.
方芳 《经营者》2013,(3):58-61
曾经梦想要一台拉风的红车,可是等到真的可以拥有的时候,却觉得张扬跳动的红色,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自己。她现在选择的是一台咖色的华泰宝利格。看上去很细腻的宫艳艳曾经梦想要一台拉风的红车,可是等到真的可以拥有的时候,却觉得张扬跳动的红色,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自己。现在的她更愿意选择自己服务的华泰汽车——咖色宝利格,高大的SUV在她看来更加符合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25年前,美国杰出的心灵导师露易丝&#183;海出版了她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该书被译为25种文字,至今仍在35个国家和地区热销不衰)。在书里,她说:“我们真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所有我们生命中的痛苦和愉快,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