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伴随中国人保成功上市,国际投资银行对中国保险业也开始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标准普尔预警中国保险业资本缺口300亿元的话音刚落,高盛近期亦发布了题为《中国保险业——成长前景、创造价值的关键在改革》,长达52页的详尽报告。 相似文献
8.
10.
11.
近十年来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国际货币历史经验来分析探讨从跨境人民币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必然趋势,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具备了推进这一进程的基本条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对于全球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的频率增多,震荡加剧,与基本面的矛盾有所突显。文章回顾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异常波动的市场表现,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探析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的原因及影响,并就如何更好地控制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及促进跨境资金合理双向流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简述人民币国际化内涵及离岸金融中心对货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的基础上,从制度、市场等方面分析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优势和潜力,并提出了促进香港离岸中心发展的政策建议,如拓宽流出渠道、加大产品服务创新、扩大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和防范离岸人民币业务风险等。 相似文献
16.
17.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纯威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6)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是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香港以其天然的地缘、先发的业务、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理想之地.目前包括现金流通、结算系统、信贷、证券及衍生产品在内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基本体系架构已经具备,只是总体规模还不大,为此,需要大陆与香港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认为,应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在此过程中,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事实上的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兼论发展我国外汇期货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交易,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因而成为焦点。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将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如何使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和合理的汇率预期更好地反映在市场价格上,是应对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挑战、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关键。当前,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境内的外汇衍生市场,特别是应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以增强境内外汇市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逐步实现各阶段性目标。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香港作为国内外贸易的关键中介和桥梁,在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港金融机构,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勇于应对挑战,积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多层次需求,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