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自2004年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其政策执行效果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北省产粮大县监利县为例,对粮食补贴执行情况、实施效果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种粮农民收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3年入秋以来粮食价格的稳步走高。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粮食问题,说到底就是粮食安全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粮食安全目标,是不可能运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命令的办法,即强迫农民种植粮食.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让种粮农民能赚到钱.换句话说,要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增收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4.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同时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这无疑是件好事,改革深得人心。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可忽视,需在“明补”政策上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如何落实好用粮食风险基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努力实现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农业部最近下发了《关于2005年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05年粮食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意见》认为,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总产增量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  相似文献   

7.
一、需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直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连续5年中央1号文件均是关于支持和促进"三农"发展的,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效和重大突破 2003年,我省共计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27亿元,亩均10元,人均14元。2004年我省粮食补贴资金增加到6.91亿元,已占到全省17.29亿元粮食风险基金的40%。同时计划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将现有粮食风险基金的50%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规模达到8亿元以上。这项政策的出台,极大促进农民种粮食积极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八桂月讯     
章陈良:确保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工作扎实推进9月4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储备粮直补订单粮食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与储备订单收购挂钩办法的工作部署,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粮食工作。进入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陆续出台和实施了全省范围内免除农业税,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标准,新增综合直补资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尽管今年气候条件对夏粮生产较为不利,但由于农民投入积极性高,管理积极主动,部分抵减了旱情的危害,因而单产下降幅度较小,从而使总产量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宏观调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报告》2006,(10):1-14
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48400万吨,比上年增长约3.1%。由于2004年、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矛盾有所缓解。国内粮食产销缺口由2004年的2050万吨,缩小到2005年的1000万吨,但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2005年粮价稳中趋降,粮价下行压力增大。2006年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合理粮价。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稳定粮食市场预期,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加强,粮食生产保持稳中有增。一、山东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一)粮食种植面积增加。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11238.2万亩,比2010年增加610.95万亩,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中央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近日,中央又出台了2005年“一号文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14.
2月2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 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也将给9亿农民带来八大实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刘碧云 《开放潮》2004,(4):14-15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  相似文献   

16.
<正>1月29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是党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以"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为核心,陆续涉及"农民收入、农村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各个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锁定三农,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未来10年  相似文献   

17.
今年,对农民来说,真是喜事连连。元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第五次以中发1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江西省委也于元月5日,同样以赣发1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对中发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两个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内容涵盖了农村社会方方面面。3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了对“三农”的扶持步伐,采取了三条重要举措,一是今年农业税税率下调三个百分点,即从7%降到4%;二是各省从粮食风险金中拿出40%的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三是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的良种补贴。1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经营在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而海西地区的粮食品质差,面筋质含量达不到标准,油料芥酸含量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何搞好海西地区的粮食工作,解决粮食出路问题,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4,(8):36-37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国国务院决定采取九项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3年入秋以来粮食价格的稳步走高,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粮食问题,说到底就是粮食安全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