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会计师》2022,(1)
财务管理效率与财务管理质量是影响市场经济主体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对总量规模相对有限的财务资源的配置,企业管理层应当重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建设。特别是对企业集团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企业集团更加复杂的组织、庞大的体量、多样化的产业活动使其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资金管理难度。因此,建设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结算中心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相比于通常情况下的财务管理部门,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更加有效地将企业集团内部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配置到边际贡献更高的领域中,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投资、融资活动。本文针对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结算中心的具体运作模式和相应作用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绍兴县是经济强县,近年来,随着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涌现了不少中小企业集团。为了管理企业集团,从财务上为集团发展把好关,许多集团成立了集团结算中心,在强化集团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傅禄毅 《新金融》2001,(10):21-22
建立国际结算中心是国外商业银行的普遍做法,交通银行较早采用了这一做法,交通银行完善,取得了明显成就。  相似文献   

5.
石聪贤 《新金融》2001,(1):20-21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变,改变银行外汇业务经营中的"行中行"体制愈来愈迫切和必要.设立国际结算中心便是改变这种体制的关键步骤.国际结算中心在香港被称为"押汇中心",它是一个国际结算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心,通常是利用电脑和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先进的传输系统对国际结算业务进行专业化、规范化、高效率的集中处理.下面就国际结算中心的设立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结算中心系统”作为中国银行的参评项目,曾经获得中国计算机协会HP分会举办的第四届周培源奖励基金技术开发奖一等奖。笔者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主持了从联络客户、需求论证,到系统设计、网络设计、系统开发,以及测试和投产的全过程,并具体负责了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络设计和系统管理等任务。该系统由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于1997年5月立项开发,1998年4月通过系统测试和试运行,并在青岛远洋运输公司结算中心及下属14个分支公司正式投入生产,随后又在几家外贸公司推广使用。  由于笔者目前被派往伦敦分行工作,在完成该论文时,手头…  相似文献   

7.
资金结算中心是集团公司借鉴银行模式将成员单位的资金进行集中归集、集中管理、统一结算的资金管理模式。随着引入结算中心模式的企业集团不断增多,在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加强资金结算中心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结算中心模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现状,包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完善现存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郭慧金 《新会计》2022,(2):49-53
资金结算中心是一种新型资金管理模式,也是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创新途径。构建集团公司内部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对于集团公司降成本、控风险,对内提高统筹能力、对外增强信用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集团公司构建资金结算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思路、组织架构、管理内容、职能类别、核心板块等方面设计构建体系,并从筹备阶段和运行阶段介绍了资金结算中心的构建步骤。本文从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和税收风险方面,分析集团公司构建资金结算中心风险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德 《海南金融》2003,(1):21-2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的目的是为银行体系提供一张安全网,保护存款的利益和防止挤兑与引发金融危机,世界各国为了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根据本国的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存款保险体系,以提高银行安全网的效率,借鉴国际经验,中国需要采用存款保险的方法,对金融机构存款人的存款予以保护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8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项目正式推出至今,已经超过一年半时间了。回望当初,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只有少数业内人士关注,到如今,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屡屡见诸报端,大有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势。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结算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授课过程中的实习环节至关重要。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改变了国际结算课程实习的环境,适应网络环境,改革国际结算课程势在必行。从其改革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际结算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开展国际结算课程网络教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15.
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拓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标  靳锐 《新金融》2001,(3):18-19
一、在华外资银行国际结算的经营优势 出于中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业务限制、自身业务优势及成本与收益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外资银行都把风险小、投入少、收益高的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其业务拓展的重中之重,近20年来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结算方式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用证是我国国际贸易中传统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从信用证的运用已呈下降趋势的角度出发,论述在我国发展新的国际结算方式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哪些新的国际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比较金融史的分析视角,以英国伦敦作为主要参照对象,归纳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和特征,并结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金融要素的SWOT综合评判,进而提出若干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琍娅 《新金融》2010,(3):21-23
2009年7月,作为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上海和广东的部分城市正式启功。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将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人民币,这为我国建设基于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天然条件;另一方面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其货币职能和服务对象将延展至境外主体,这既是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产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上述方面,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规避信用风险,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创新结算方式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在对各种传统结算方式的风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推出结算方式的创新机理,尝试性地提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的结算模式和风险买断的结算方式,并分别从政府、银行、贸易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