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三家传统的涉农金融机构,多年来通过不同角度向农村融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经营理念变革,近年来三者投向农村的资金比例明显下降,"三农"贷款难现象日渐突出。其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农行撤销农村腹地机构收缩农村融资业务;农发行固守原有农村政策性融资且不求业务伸展;农信社融资能力小且没有全面投入农村;上存资金政策遏制"三农"信贷投入等。扭转这一局面,有待于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继续依靠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力量,但须设法健全其农村融资功能;二是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村融资领域;三是制定农村资金回流办法,依法规范涉农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政策落实角度,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建立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两年多来,比较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发放情况,作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该制度的有效执行具有深远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以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为契机,解决目前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 通过近三年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率情况看,各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差巨大,增加了农民贷款成本。农联社、村镇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为13.69%,分别高出农发行8.38个百分点,农行5.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涉农金融机构通过"链式贷款"合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可获得稳定的业务增长点,龙头企业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可实现大幅增收,地方经济可得到快速发展,可以收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因此,探索"链式贷款"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营造龙头企业、农户、银行、社会多方共赢局面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三农”问题的解决涉及很多方面,而资金问题则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尽管目前我国并不乏涉农金融机构,但这些金融机构在解决“三农”资金问题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对涉农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因此,笔者认为,要切实解决“三农”的融资问题,制定和实施对涉农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时代金融》2019,(5):21-23
金融普惠不仅要让所有群体都能享受金融服务,还应当是财务可持续的。文章在普惠视角下对涉农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着重探讨了技术创新应用在财务可持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创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普惠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财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当前县域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风险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指出涉农贷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涉农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文件要求,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7】246号文件对4项涉农贷款增量进行财政奖励,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央行文件对此说明诠释并不全面也不够具体,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和问题,不利于该项政策的实施。笔者通过对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定义不清晰一是企业所在地定义不清,不清楚是企业注册、登记所在地还是在生产经营所  相似文献   

10.
杨凤琪 《财政监督》2013,(11):75-77
为了有效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支持“三农”发展.协调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于2009年出台了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实行奖励的政策。通过近三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政策对“三农”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县域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也有效地协调了县域金融机构与“三农”的关系。本文对湖北省中央财政金融贴补奖资金的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调研中发现的此项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系型融资就是建立在一系列私有信息的生产基础上,由投资方提供的一种合约条款相对宽松、合作期限较长的融资方式。关系型融资技术的有效使用,不仅能解决微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强化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性服务、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对关系型融资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特征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关系型融资在农村金融机构中运用现状,深入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在运用关系型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结合实际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在运用关系型融资技术中的注意问题和对策,以便使关系型融资技术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对解决微型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解决农民就业、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政府需改变长期投资结构,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综合性的农村经济,提高在地化的非农就业,最终通过保持农村的稳定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张雅辉 《银行家》2011,(6):120-122
作为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以下简称微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设立,旨在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小型企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对朝阳市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微小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资金来源不足、有效创新乏力、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其服务"三农"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金融应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优化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最终达到促进整个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微型金融组织能够将现代金融制度与农村社区充分结合,解决农村金融中的很多难题。本文从微型金融组织的国际经验入手,介绍了GB模式、欧美社区银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小额信贷的成功尝试——吉林梨树百信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得出了在农村地区发展微型金融组织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借贷市场中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事实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借贷行为博弈模型,对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制约条件下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博弈分析.同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的抑制特征还比较明显,不发达的农村金融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整体优化。这不仅降低了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也表现在农村金融变革与“三农”问题解决的种种矛盾与不协调。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系统地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及其负效应,从农村金融深化与产业扩张互动角度探讨化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建设模式,近年来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均快速增长,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然而当前的操作模式使得金融机构承担了较大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导致了PPP模式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机构在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并就如何化解风险给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帮助PPP项目顺利融资,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农村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交易主体.在农村的借贷市场中,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是博弈的过程.本文力在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在制约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选择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实证发现,贷款利率、交易成本和农村项目回报率的预期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发放贷款的关键,预期的不准确将会带来贷款的损失.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采用有区别的贷款担保制度会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