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十万大山北麓的昌菱农场,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千亩万吨”工程,落实广西农星2008年抗洪救灾“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大灾之年夺丰收”的要求,推动了生态甘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场甘蔗种植面积2.85万亩,实现总产糖料蔗达25.63万吨,比历史最高纪录的2005年21.23万吨增产4.4万吨,增长21%;比2000年12.26万吨翻了一番多,提前3年实现农垦下达该场甘蔗生产“十一五”任务目标,创造了新的纪录;平均单产糖料蔗首次突破八吨大关,达8.99吨,也创造了广西乃至全同万亩以上连片甘蔗最高单产新纪录,承包甘蔗职工年人均纯收入近20000元。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扶绥县是甘蔗种植大县,近年来在甘蔗生产主产区,农民种蔗效益逐年下降,甘蔗生产陷入尴尬境界。如何引导农民坚定种蔗的信心?扶绥县渠黎镇大陵村渠芦屯有耕地面积8500亩,甘蔗种植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以来,渠芦屯一共整合全屯11510亩土地,成功打造了甘蔗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给边疆人民代来了强劲的东风,粮食生产1980年7205.5万千克,人均377千克,2000年达到13463万千克,人均542千克,总产量增86.8%,人均增43.8%,茶叶生产由1980年106694亩,发展到2000年168004亩增61310亩,增57.5%,产量由1469615千克发展到4700685千克增3.19倍,甘蔗生产由1980年2293亩发展到2000年194347亩,增83.7倍,产量由608.4吨发展到749513吨增1231倍,单产由原来2653千克增到到4000千克,成为了勐海县的一个支柱产业,从而带动了交通业、商业、饮食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港市今年农村工作任务重点是抓好“五大工程”。一是甘蔗“双十工程”,即十万亩冬植盖膜蔗和十万亩吨糖田的建设,保证甘蔗产量150万吨以上,发挥甘蔗化工的支柱作用。二是在山上再造一个贵港。即采取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谁种谁收的办法,发展以龙眼种植、加工为龙头的水果业开发。今年要完成4.5万亩龙眼种植任务,到九五年全市种植龙眼15万亩,本世纪末龙眼产量15万吨,加工后产值35亿元,实现山上再造一个贵港。三是在各乡镇开展建立“十屯百  相似文献   

5.
正12月6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逐盎村中兴屯,数十位村民站在甘蔗地头看新鲜事,只见一台甘蔗收割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所到之处,机声轰鸣、蔗叶纷飞,蔗叶繁茂的蔗林瞬间就变成一大车一大车的甘蔗,源源不断运向糖厂。"原来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甘蔗收割机,没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广东面临甘蔗生产猛减的严竣挑战 据统计,1993年全省种植甘蔗面积366万多亩,比上年下降21.9%,甘蔗总产预计比上年减少685.3万吨,下降28.8%,又据有关部门甘蔗估产会议预计,全省今榨季甘蔗收获面积将比上榨季减少126.2万亩,入厂蔗量将猛减近30%,其中湛江市减153万吨,广州地区减109万吨,佛山减59万吨,其余各产区市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一些糖厂面临着蔗源不足、吃不饱的危机,全省已有10多家糖厂因此而停产转产,蔗糖生产形势面临着严竣的挑战。甘蔗生产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  相似文献   

7.
<正>"新鲜嫩绿的甘蔗叶,鱼很爱抢食。"广西融安县浮石镇长龙村村民陆旺正在向鱼塘投放甘蔗叶。陆旺说,每天采集3亩甘蔗的多余叶子,就可解决他承包的2亩水面草鱼的青饲料供应,既减轻了收取草料的劳动强度,又有利于甘蔗的生长。据对比,蔗叶养鱼,鲜鱼产量比上年增长约20%,蔗叶养鱼不愧为甘蔗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其  相似文献   

8.
一、北盘江流域甘蔗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甘蔗是北盘江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种植历史比较悠久。解放前,全区以种植芦蔗、竹蔗、罗汉蔗等地方品种为主,产量一般在1000公斤/亩,主要用以土法制红糖和鲜食,经济效益较差。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后期起,在贵州省糖料科学研究所(现为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开始了大面积的甘蔗品种引种栽培和改良工作;到70年代中期,北盘江流域已种植甘蔗4.5万亩,占到了全区可种蔗区耕地面积的70%,总产量为4.96万吨,甘蔗种植成为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80年代,随着农…  相似文献   

9.
一、糖料的增产与粮食争地的矛盾1981年,我国将近1,300万亩甘蔗、甜菜,生产出人均5.7斤食糖。世界人均食糖为50斤,相差悬殊。粗略估算一下:以“小康”水平看,二十年后,假定我国人口仍是十亿,人均食糖为二十斤,则至少要拿出4,000万亩以上的农田种植甘蔗、甜菜;如果人均食糖二十四斤,则要拿出约5,200万亩农田种植甘蔗、甜菜,据预测,二十年后,我国人口将增为12亿,如人均食糖二十或二十四斤,那就需要拿出比上述数字还要多的农田来种甘蔗,甜菜。这样就将有五、六千万亩以上的粮田被挤掉。由于粮糖争地矛盾突出,如果拿出五、六千万亩以上的农田来种植甘蔗、甜菜,实际上难以办到。如果要使我国二十年后人均食糖达到三十六斤,则需要拿出一亿多亩粮田种植甘蔗、甜菜,这更难于办到。今后仍然依靠扩大甘蔗、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以来,华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在认真研究县情,吃透县情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培植粮食、烤烟、甘蔗、冬早蔬菜、柑桔、畜牧业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措施,推动支柱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截止2001年,全县粮食面积22.8万亩,产量6800千克,  相似文献   

11.
齐可 《致富之友》2001,(5):16-16
沈丘县周营乡农民技师李新华连续3年利用地膜覆盖栽培直引广蔗,效益明显。2000年种植甘蔗13亩,每亩收入1万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2.
正定典屯,位于国定贫困县——广西隆安县那桐镇西南部,地处丘陵红土地带,村里并无矿产等稀缺资源,土地也不是特别肥沃,总耕地面积3150亩,人均耕地面积9.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甘蔗、木薯、香蕉等。定典屯人饱受"种甘蔗看糖价,种香蕉瞧老天"之苦,生活徘徊在"饿不死,富不了"的水平。这种状况,深深地刺激了"广西金穗农业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卢义贞,1996年他开始包耕地、搞种植、办公司,决心要做一个  相似文献   

13.
早春二月,雷州半岛春暖花开。踏着浓浓的春色记者一行来到廉江市,采访了杰出企业家揭炎业先生。揭先生在20世纪1991—1997年担任雅塘糖厂厂长,当时该厂蔗区种植甘蔗10万多亩。为了寻求一条种植甘蔗高产稳产之路,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揭厂长身体力行,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甘蔗。为了验证各个厂家生产的磷肥效果,他将3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经多年的反复试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湛江化工厂生产的海珠花磷肥质量最好、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之友》2008,(9):24
来宾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帮扶到位,厂内厂外特别是蔗区群众灾后重建积极性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到2月底止,该公司已压榨原料蔗105万吨,落实甘蔗种植面积23090亩,已备耕8200亩,从北海调回优良蔗种3.2万吨,种下春植蔗4650亩。  相似文献   

15.
李燕青 《农家之友》2009,(16):41-42
甘蔗是扶绥县柳桥镇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十五”期间被列为支柱产业后,种植面积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2004年以来,为使我镇的甘蔗生产有个新的起色,为响应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甘蔗下田,主攻田蔗,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满足需要”的指导思想,2004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积极配合下,使我镇的甘蔗生产得到稳步发展,为群众的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时下正值榨季生产大忙时节,广西各地抓好甘蔗砍运工作,全区各地糖厂全面开榨。2012/2013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1640万亩,同比增长80万亩,原料蔗产量预计达到70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甘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广西武宣县禄新镇举行,37名国内权威花生专家见证了广西宿根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禄新镇的地有村、贵来村的200亩宿根蔗和新植蔗郁郁葱葱,间作的花生长势正常。现场测产显示,宿根蔗间作的花生亩产81~87公斤,新植蔗间作的花生亩产高达146.77公斤。地有村村民韦艳桂采用了甘蔗间作花生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黄武艺 《农家之友》2009,(12):16-16
为贯彻落实“三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大力推广甘蔗间套种技术,部署进一步做强做优糖料蔗产业工作,6月18日,自治区农业厅在武鸣县召开了2009年全区甘蔗间套种现场会暨糖料蔗生产形势分析会。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韦祖汉、广西农科院院长李杨瑞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区11个精料蔗主产市糖办或农业局、33个优势区域县(市、区)糖办或农业局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 忙腊村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土地面积293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2121人,其中劳力1298人,有完全小学1所,教职工20名、学生320名。全村耕地总面积4913亩,现有经济林臬总面积2572亩,甘蔗总面积3730亩,是全县首批建成的甘蔗专业村之一。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7元。  相似文献   

20.
沈丘县周营乡农民技师李新华连续3年利用地膜覆盖栽培直引广蔗,效益明显。2000年种植甘蔗13亩,每亩收入1万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是:一、选择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