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洁  翟胜宝 《新疆财经》2009,(5):51-54,72
县乡财政是我国财政体制的基础环节,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本文就目前我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县乡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县乡财政体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县乡财政改革的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乡财政是我国财政体制的基础环节 ,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 ,我国县乡财政中存在着收支矛盾突出、包袱沉重的问题 ,本文从财源、体制和收支管理的视角出发 ,分析县乡财政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并且针对实际情况 ,围绕财政体制和县乡财政事权和扩大财源等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证基层政权运转和保障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能.多年来,由于自身发展制约和财政体制与县乡实际相脱节等原因,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着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和“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因此,迫切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政策机制上作出适度调整,以帮助县乡缓解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有效的财政支持可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当前主要的任务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主要对策是:把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作为财政支农的目标,加大投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三农”问题上的财权和事权,确保资金来源;立法保证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强资金监管;精简县乡政府,改革资金管理方法;把农村“低保”作为重中之重,给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突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农民的税收负担沉重,社会保障制度普遍缺位等,这些“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独特的国情,“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应于我国二元经济政策的二元财政和税收政策也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财政和税收的政策制度两方面对“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王宗良 《发展》2008,(7):26-26
崇信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后,县上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开展了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及乡村债务化解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推进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解决"三农"问题重在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现行县乡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三农"压力的着力点,所以对县乡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做出改革可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找出一个突破口.即改变市辖县体制,消除省、县中间层;取消乡级政权机构.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都是我国乡村发展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并试图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来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能够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也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只有两者同时进行,影响中国乡村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才能够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省管县"财政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曾是地方财政分配的一种主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分配模式主要实行这种财政体制.20世纪90年代,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市管县”逐渐成为地方财政分配的又一模式.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从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强县扩权、发展县域经济出发,在历经“市管县”之后,又重新回归“省管县”财政体制,“省管县”再次成为财政改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问题,同样,西藏“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构建和谐西藏的关键。本文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西藏“三农”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对西藏“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推进明年经济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兵 《广西经济》2003,(12):4-9
县域经济活力不足、实力不强,县乡财政困难.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县域经济上不去.全区经济就不可能有一个大的发展,县乡财政困难的局面就不可能扭转,“三农”问题也小可能从根上得到解决。明年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三农"问题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荣 《南方经济》2005,(4):48-51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本文探讨如下的内容:(1)指出“三农”是我党执政和我国政府行政的四大基础;(2)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农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的“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应抓四项创新工作:反哺、少取、多予、“造血”,形成“五化”长效机制,综合地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在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两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增加投入,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都密切关注的大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鹤山市的具体做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三化”并举来解决“三农”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党中央明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社会更加和谐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进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达到这一发展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给“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子,跳出“三农”看“三农”,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这在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农”是当代中国重中之重的难解问题,宜从源头上加以剖析,顺乎规律才能解决。在“三农”问题中,农民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实是农村人口进而城市人口问题;农村是承栽农业的地区,主要是农村土地问题;农业是“三农”中的根本,实是农民与农地的结合方式问题。“三农”问题根本在于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7.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这一点,中央有要求,基层有呼声,上上下下已经形成共识。“三农”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集中体现在何方?根本出路在何处?这是一个我们长期以来为之而求索,同时又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衡水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笔者从衡水市情出发,经过深入调研和理性思考,对破解“三农”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无论以哪种方式来解决“三农”问题,都必须从农民入手,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农民收入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向城市转移困难等,都是由农民的特定素质决定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省管县”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实行财政省管县,最后达到行政省管县”,“省管县”财政体制充分体现了还财于县、藏富于民,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视角。这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对我国宪法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三农"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凯雄 《南方经济》2004,3(6):33-35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水平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