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04,(10):84-85
危机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在我们“鉴赏”了诸多海外名企的经典危机案例后,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在危机发生时,具体应该持什么样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如何解决危机,依然非常现实,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2010年之前,受益于经济发展,李宁公司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成功的奥运营销,将公司推向巅峰。2011年,公司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转折。公司高管离职、库存积压、盈利预警、股价下跌……这一系列危机引发市场对李宁发展策略的质疑,危机的源头是什么?李宁公司又该如何走出危机?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全球经济呈复苏迹象之际,立足中国,反思危机教训,尤显必要。如何确保危机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未来危机重演,考验着世界各国的智慧。正如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巴里博斯沃思(BarryBosworlh)所说,危机的一大教训就是,“我们不要浪费危机”。  相似文献   

4.
“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如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如何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为新能源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如人的机体常常会受到病魔的困扰,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同样会无时无刻不被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偶然的质量事故或突发事件,媒体的失实报道,一些谣言、误解,甚至个别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都令企业防不胜防。关键的问题在于,一旦发生了危机,企业应该如何来面对?尤其在市场竞争异常惨烈的今天,一着不慎,就可能置企业于死地。三株公司就是因为两场产品质量纠纷处理不当,进而使企业陷入危机的泥潭。危机管理,就是企业为应付各种危机情景,以及针对危机的不同阶段进行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的过程。措施正确,就能够因势利导化…  相似文献   

6.
东芝电脑风波未了,三菱帕杰罗汽车又面临着尴尬的召回局面,一时间,各种涉及企业生存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消费者日渐膨胀、挑剔的胃口,销售渠道的难以驾御,传播媒介对企业经营关注的日益热情,如此种种又都给企业公共关系运作平加了几分难度,任何一点小的疏漏都有可能在企业内引发一场地震。“危机公关”这个词也随着“地震”幅度与频率的加大而越叫越响。企业家们似乎也认识到了危机公关的重要性,探询如何避免危机的产生及危机产生的内在规律,如何从根源上消除危机产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东芝事件”回顾 2000年春,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繁纷复杂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诸如营销危机、信誉危机、形象危机等等。用不同的心态和行动对待危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用积极的心态思考问题,采取适当行动,能使你扭转劣势,反败为胜。从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北京零点前进咨询有限公司的一项关于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如果将正面临1至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至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那么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处于高度危机状态,仅有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  相似文献   

9.
郝益东 《新远见》2011,(2):10-14
在“后危机”时期如何观察房地产兴衰变迁,探寻内在规律,完善我国的住房政策,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1):F0002-F0002
发端于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到2008年9月已经演变成一次“人类经济活动中的重大危机”,这着实让实体经济的企业家们忧心忡忡,不禁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企业该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才能自保?其二,企业如何利用这场经济危机对其它市场的不利影响,积极调整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层次。这里笔者想到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因天之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若要避免“调结构”流于形式,深层次结构改革不可或缺。否则,今天的“危机债务”可能演变成明天的“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2.
梅天笑 《公司》2003,(4):82-83
原本出于善意的一句英文问候语触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表面上看,A公司面临着平服民意、重建公信的巨大挑战,事实上,挑战与机遇就像一张双面的扑克牌,在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新的契机,关键在于如何让扑克牌翻过来。  相似文献   

13.
郝文 《企业文化》2012,(10):11-15
吉利为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了—个切实可行的发展经验和道潞的探索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断听到一些跨国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做企业难,做明星企业更难。如何在后经济危机环境下生存,并且生存得有质量有效益,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思考的课题。应该说,吉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4.
金错刀 《中国企业家》2009,344(15):100-100
《中国企业家》:波士顿最近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向达尔文学习座对危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耐迪贤:公司不能脱离开环境单独行动,而是要根据环境伺机行动。因此,对比自然现象和自然演变是非常有趣的现象。有关如何应对危机的演变看法可以激发我们关于如何从战略上应对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徐敏 《中国企业家》2008,325(19):38-39
自1982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开始,全球金融市场便进入了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频发阶段,1987年全球金融市场的突然休克、1989年日本资产泡沫的破灭、1994年墨西哥的再次动荡,接着又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危机、巴西危机,然后又是美国网络股泡沫的沉沦,而现在次贷危机正在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饲料企业的主要危机表现形式及特征,并对饲料企业如何构建一个融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与危机总结于一体的"三全"危机管理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科学有效地预防和管理危机,达到化不利为有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掀起了一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浪潮。经济寒潮袭来,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是在逆境中束手待毙,还是在浴火中重生?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有一个著名的“冰淇淋哲学”,对逆境中的中小企业也许是一剂御寒强身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丰田,曾经代表着“品质最佳”,而此次召回事件恰恰在摧毁着这一品牌定位。 丰田品牌危机的深刻根源在哪里?是一个使品牌面临生死考验的伤害?还是通过危机公关能够渡过的插曲?什么是走出此次危机的根本性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全世界的经济都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八国峰会”和“金砖四国”首脑峰会的召开,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经济危机可能告别全球性流动恐慌的第二阶段,那么“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后经济危机时代下我国有必要针对次贷危机产生的问题来对我国的金融制度、出1:7导向、增长方式以及企业战略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东鹏的成功绝非坚守两个字那么简单,30年持续成长的过程一定伴随着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响应市场顾客变化而具备的市场掌控能力、以及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具备的经营与管理变革能力……而这些都无一例外地考验着一个掌舵者、企业家的智慧:如何能够打破企业周期性的兴亡周律,将企业不断带向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新高度?如何能够为企业留下长期的、可以防范因个别、局部、个人因素带给企业危机的战略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