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亚历山大·温特体系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身份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理论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身份理论,但是温特的身份理论在概念运用的合理性和逻辑推演的自洽性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困境。作者将温特的身份理论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科学背景中予以考察,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内身份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温特理论建构中的结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是造成其理论存在概念与逻辑困境的根源。同时,在比较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温特将具有文化特殊性的个体导向社会身份普遍化的错误做法,尝试提出与个体导向社会身份相对应的关系导向社会身份的概念。关系导向的社会身份概念有助于克服温特身份理论的结构主义、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恢复社会身份的情感意义和行为体的情感施动性,为推进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和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语言、身份与国际秩序: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建构主义以后现代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把语言、身份和国际秩序作为自己的理论核心,强调身份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尤其是在某些危机时期,语言会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影响国际秩序。就如同物质力量决定国际体系结构一样,语言同样造就一种叙述结构,约束行为体的自我认同,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体主要是使用语言力(尤其是语言的表象力)来维护原有的叙述结构,把原有的集体身份强加给对方,使自我认同不被破坏。行为体可以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和链接来加固原有的身份,维护原有的自我认同,使失序的国际关系回复到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3.
运用社会身份理论,文章揭示了员工所具备的多重身份,提出了学习社区成员的多重身份模型,建立并实证检验了员工在学习社区中个人身份形成的理论模型。实证发现,身份凸显是员工在学习社区中个人身份形成的中间阶段,组织文化类型和身份承诺会显著影响员工在学习社区中的身份凸显与个人身份形成,而身份的可渗透性和身份战略是身份凸显与个人身份形成之间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新移民是城市化的结果,也进一步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由于迁出地的不同,城市新移民的家乡方言千差万别,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他们必须在不同社会交往情境中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语言选择。语言的社会声望和城市新移民的语言态度、自我需要和语言能力都影响着城市新移民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5.
贫困人口在脱贫后长期拥有脱贫人口身份或最终回归贫困人口身份均不符合扶贫开发的初衷。脱贫人口及时融入新的社会阶层与群体,是稳定扶贫实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脱贫人口身份重建的过程中存在情绪迫回、知识迫回、挤压迫回、期望迫回等负面因素,从而使从贫困状态中脱离出来的人保持脱贫人口或回到贫困人口的身份。要促进脱贫人口的社会融入,就要在脱贫人口与标群之间建立相应的融入机制,使脱贫人口迅速融入标群,从而获得稳定的社会新身份。这一点,在2020年胜利完成精准扶贫目标后的扶贫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并没有对身份作专门规定,在刑法理论中,对身份共同犯罪问题也存在着不同意见。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无身份者可以是身份犯的教唆犯或帮助犯,但是两者能否构成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文章认为,无身份者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犯罪的实行犯,并且应当按照以特殊身份说为基础、以职务利用说为补充的原则对此共同犯罪定性,这种原则符合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也体现身份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另外,从我国现行对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的规定与过去的规定比较来看,现行规定较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实现社会身份转换是“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的重要内容,“农民工”这一称谓既表示了一种职业。同时又表达了一种社会身份属性,作为与“农民”、“城市居民”并存的第三种社会身份类型.农民工的标签粘贴和身份建构又不同于农民的身份建构。它不仅是一种国家的制度安排与自我角色认同的结果,更是一种社会各方面互动的过程建构。  相似文献   

8.
身份认同与乌托邦转型——徐訏小说《鬼恋》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时代的社会生活促成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其方式转变。解读《鬼恋》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乌托邦转型,对于深化知识分子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通过维护社会公正、化解群体间矛盾、削减利益群体间差距,建立更为公平、和谐、均富的社会是当前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梳理文化身份的特征入手,通过分析文化身份与社会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阐释文化身份对社会利益分配、消除社会群体差异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通过消除文化身份差异而实现社会群体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革命时代的社会生活促成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其方式转变.解读<鬼恋>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乌托邦转型,对于深化知识分子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文化和身份。文章从解析犹太文化入手,分析其历史、宗教和思维方式与犹太作家笔下人物身份认同的关联,揭示人物身份认同的三个阶段:身份坚守、身份迷失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蔑视体验以及为此而追求承认的现象。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承认问题的研究中,承认的内容究竟为何以及反抗蔑视的应对策略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仍未得到充分澄清。国家间的承认内容主要是国家所具有的身份,包括角色身份、个体身份与类属身份。这些身份如果遭到蔑视,被蔑视的行为体可能采取四种应对策略:积极抗争、消极合作、身份调整与无视。被蔑视的行为体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主要取决于被蔑视的身份类型。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国家的角色身份、个体身份与类属身份遭到蔑视,导致其采取的抗争策略的强度会逐渐降低。美国与中亚国家互动过程中的蔑视与反抗现象验证了这种观点。明确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这有助于澄清承认斗争的内容、纠正承认斗争一定会采取武装冲突等冲突策略以及承认斗争首先受到实力分配的影响等成见,从而为针对国际关系中的承认斗争开展经验研究提供一定启示。就现实意义而言,它提醒国家在国际关系互动中须给予其他国家的身份以明确的尊重,这是缓解国际关系中承认斗争和促进国际合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党员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党员”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证,其认同“党员”身份本身以及与“党员”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角色期望。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在知、情、意三个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对党员身份和党的性质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情感和行为层面上未形成与认知层面的统一性。要在知情意层面上实现身份认同统一,需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4.
有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大都将市民化过程中的农民看作是一个弱势群体。事实上,该群体的经济收入并不比城市居民少。不存在所谓的"身份歧视",因为生活在"陌生人社会"的城市居民并不关心他人是否具有市民身份。所谓"弱势地位"只是自卑心理在社会关系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及文化归属的认同感。民族文化身份表征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形态,它可以为一个民族提供稳定、连续的意义框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不同,因而才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身份。可见,价值观念对文化身份的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6.
辜志强 《老区建设》2007,(10):15-16
城市认同是农民工身份转换的文化心理问题.本文描述了农民工身份转换的现实状况、从转型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认同缺失及其社会原因,建议农民工提高素养,培养城市认同,完成社会身份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7.
身份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自我、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文综合研究认同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认同二维矩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身份认同的三个层面: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归类认同。  相似文献   

18.
苏晓华  肖洁  陈嘉茵 《南方经济》2020,39(10):108-124
创业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经济活动,创业者社会认知如何影响其创业战略决策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区分创业者达尔文主义、社群主义和传教士主义三种不同社会身份认知对新创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达尔文主义身份认同感促进创业者为积累个人财富而选择不确定性较低的商业模式创新;社群主义身份认同感使创业者为提供真正造福社区的产品和服务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而传教士主义身份认同感促进创业者开展一切提升社会价值的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且创新网络关系强度通过提供创新所需的资源与信息在上述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借助社会认同理论,将创业者社会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引入新创企业创新决策的驱动因素研究中,深化和拓展了创业者创新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杭州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知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定位的模糊化、身份认知的失调性、身份转型的矛盾状等特点,从经济上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格局、政治上开通多元利益表达渠道、文化上加强城乡社区交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知冲突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权规范建设是世界政治的重要议题。对于国家建设人权规范的动机,以往理论大都局限于西方民主国家的经验,设定这些国家是人权规范的主要推动者,而民主体制及政治文化则是推动规范建设的深层动力。然而,历史研究发现,一些在国际社会中居于相对边缘位置的大国在国际人权规范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其中不少国家并不具备西方民主体制与政治传统。它们倡导人权规范建设的积极性来源于何处?国际关系的已有研究并不能给予解释。有鉴于此,作者引入心理学的社会身份理论,结合国际关系学科有关"承认政治"的已有讨论,论证国家对于自我积极身份的社会承认要求是其推动人权规范建设的重要动机。国家追求积极身份的策略互动过程影响和推动了人权规范变迁。通过比较案例检验,作者发现身份追求的强弱确实是影响国家建设人权规范动机的关键因素。这一假说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释非西方大国的实践,同时也能解释许多西方民主国家的经验,具有比现有理论更为广泛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