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河北省唐山市某高速公路第十六合同段,全长30km,总投资3.6亿元,是该高速公路某互通段的路面工程。这段路面结构采用三层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总厚度为73cm,匝道路面结构类型采用两层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总厚度为58cm。公路施工技术概述公路施工技术主要包含路面技术和路基技术两种。路面施工需要路基技术达标以后才能进行,所以路基技术是整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国的历史较短。例如福建省.从1994年泉厦高速公路建设至今.仅有11年。其间,高速公路建设有关部门为了确保路面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针对路面材料和路面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尝试各种路面面层设计,并通过总结对路面结构型式、筑路材料规格质量、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目前高速公路路面多采取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三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形式.下面结合笔者参加泉厦、漳诏、三福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浅谈一下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包茂高速公路延塞段经过9年运营,2013年对该段下行线K527+600-K532+100段(行车道)下面层进行"11cm厚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RAP柔性基层"试验段铺设。试验段实现了铣刨回收旧料的100%再生利用,极大提高了路面回收旧料的利用比例,充分发挥了旧料的利用价值,节约了大量的建设和养护资金,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试验段原有路面结构为1cm微表处+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6)+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31cm二灰碎石基层+20cm二灰土底基层。现设计试验段路  相似文献   

4.
配筋混凝土路面也是一种舒适性更好与投资更高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结构.是我国在山岭及丘陵区重点推广采用的新型路面结构。根据湖南2000年完成的耒宜高速公路60km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以及100余公里超重载高等级公路的使用状况来看,它是所有高级路面中承载能力最强、使用年限最长的重载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分析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25)和开级配沥青碎石(ATPB-25)等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沥青稳定碎石空隙率的减小,ATB-25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更好的水稳性和高温稳定性及更长的疲劳寿命,能和沥青混凝土面层较好地粘结在一起,共同承受车辆荷载作用,并能有效地防止和减缓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材料反射裂缝,更适用于承载能力较大的沥青路面柔性基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从路面结构形式来看,沥青路面占主导地位,水泥混凝土路面仅占很小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虽然具有施工方便、行车舒适等优点,但它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最主要表现是高温下易产生车辙现象。我国许多地区的沥青路面在服役初期就产生大量病害.不得不进行重修,耗费大量资金。例如江阴大桥,其桥面沥青铺装层是由一家国外公司承建.材料全部进口.铺装时全部为人工摊铺。仅仅过了三年,由于面层不断破坏.  相似文献   

7.
正工程概况同三国道主干线江都至广陵段于1996年建成,全长68.486km,按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m。路面结构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形式,由于路面破损严重,分别于2001年、2003年进行了两次中修改造,在对破损路段进行修补的基础上,加铺了10cm~16.5cm的沥青混凝土。经过多年的运营,江都至广陵段局部路段服务水平已明显降低,现有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面临很大运输压力,将采用两侧加宽四车道的扩建方案,路基全宽42m。扩建工程将对老路硬路肩的面层和基层全部铣刨,对行车道、超车道的严重病害路段也要进行铣刨处理。扩  相似文献   

8.
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上,从裂缝进水又不能排除,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解决半刚性基层开裂反射缝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增设级配碎石过渡层,或者全部采用柔性级配碎石基层.本文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对级配碎石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试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西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主线全长188km,设计的路面结构中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达60cm。  相似文献   

10.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德国。1993年,SMA在我国首都机场高速公路首次应用。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使用SMA,这在贵州高速公路建设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孝感-襄樊(以下简称孝襄)高速公路建设路线全长242.km.是国家”七纵五横”公路网湖北大三角重要一段。路线路基宽28m.路面为沥青混合料柔性路面。下面层为AC-25G结构.石灰岩骨料.层厚80mm.粘结料为重交沥青.沥青总量约4万吨。中面层为Superpave-19.5结构.石灰岩骨料.层厚60mm。上面层为Superpave-12.5结构,玄武岩及辉绿岩骨料.层厚40mm。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来看,半刚性路面为主要的设计形式。随着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研究的深入。其存在的许多缺陷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在分析比较半刚性结构路面和柔性路面中的半刚性基层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邵三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介绍柔性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据相关统计,估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因公路改造所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将达到近5000万吨,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将可产生约3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国内应用前景广阔。本项目应用于西部某山区二级公路的大修改造施工,该路面结构由下自上为:20cm泥结碎石、5cm贯入式沥青路面、22cm水泥混凝土路面和8c m沥青混凝土(后来加铺)。随着通车时间的增长、自然因素的作用及重载交通的增加,路面出现了裂缝、沉陷、车辙、坑槽等病害。通过调查,路面状况指数PCI为中及以下。本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戈壁和沙漠地段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成了特殊的公路病害,通过对戈壁沙漠气候区域的路面病害的调查研究,就能更好地进行戈壁沙漠地区公路的建设。概况新疆某条通车不到一年的高速公路出现大面积的路面车辙。该路全长220公里,设计速度12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8m;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采用4cm厚AC-16C型中粒式沥  相似文献   

15.
<正>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品质,应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横两个方向设计成缩缝和胀缝,把整个混凝土路面分成许多小的板块。许多国家取消了胀缝设置,虽然有板厚大于20cm可不设混凝土胀缝的说明,但理论不足。本文就混凝土路面胀缝进行研究,探讨胀缝取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路面,在温度变化和水分蒸发等因素的影响下普遍存在裂缝问题。这种裂缝的存在影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整体性,降低了基层的强度和刚度,在铺筑沥青面层后发展形成反射裂缝,最终影响路面寿命。  相似文献   

17.
沥青马碲子碎石(Stone Matrix Aspholt)路面简称SMA路面.是由碎石、矿粉、改性沥青(SBS)、纤维等组成混合料铺筑的路面。由于它的各种性能都比AK、AC、AM、OGFC路面的性能好.所以是一种目前正在高速公路上推广使用的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级配碎石中加入少量沥青拌制而成的沥青碎石混合料,不仅具有级配碎石优良的抗裂性能,同时也消除了级配碎石模量小、易松散的缺陷,且具备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用量的大小,会对沥青碎石路面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原材料基质沥青本文选用的沥青是壳牌90#基质沥青,其技术性质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  相似文献   

19.
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路面要求快速。安全、舒适。畅通,为行驶的车辆提供优质的服务。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舒适性问题相当重要.2004年1月.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与作者的交谈中曾指出:要努力改善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舒适性。张部长对此问题的关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路交通行业各出了研究——爪建设级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的意见,指改进行车舒适性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弹性层状体系为基础,设计时假定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之间是完全连续的或者完全光滑两种极限状态。但是实际工程实践证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之间以及水泥稳定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间粘结比较薄弱,处于完全滑动与完全连续的中间状态,层与层之间通过接触面传递应力和位移。这就导致沥青路面的实际工作状态与层状弹性体系不相符合,从而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性能的预估。因此应采用接触模型分析沥青路面在实际状态下的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