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资部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防线,保证供应和降低成本两项职能则是物资部门永恒的主题。物资消耗定额是物资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环节,它是实现降耗节支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从物资的使用过程抓起,从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入手,不断加强定额管理,使定额管理真正起到指导生产、降耗节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新全 《民营科技》2007,(3):112-112
提出了节支降耗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逻辑的观点并做了简要论述。从设备能源、信息、意识理念几个方面,结合齐车公司节支降耗工作的实践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总结了节支降耗与企业发展的几点体会,并强调节支降耗关键在抓实,要点是精细。  相似文献   

3.
楼聪 《价值工程》2023,(6):95-97
在当今“节能减碳”的大环境下,降低住宅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消耗,逐渐迈向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必须取得的创新和突破。而通过建筑施工装配化是将打破这些现存的资源浪费和高碳排放现状的,将向节能减排的目标更近一步。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既要求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保证,同时又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所需要的资源,实现住宅建设多快好省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筑工业化是目前我国的必然之路,本文结合目前公司在建的大兴旧宫项目施工现场构件安装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解析。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全球性经济发展潮流,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能有效地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技术信息化趋势下,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产业集群则是辽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物流经营过程中对物流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消耗尽可能少的物流资源和能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存在着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物流经营方式,按节约型社会的要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国正在高速发展之中,高速发展是三个高推上去的投资高、消耗高、污染高。房地产本身是大量的资源消耗,所以应该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精神,贯彻总书记强调的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指示。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我国自然资源的消耗增长迅猛,浪费大、污染重,单位GDP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  相似文献   

8.
《资源与发展》2004,(1):5-7
近年来,全市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推进清洁生产、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环保产业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以海尔集团、青啤公司、青钢集团和港务集团等一批企业为骨干。形成了一套各具特色的推进清洁生产和实施节约增  相似文献   

9.
四、降低我国资源消耗的对策研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一直居高不下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的。从历史上看,我国资源发展的战略误导使经济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粗放式增长。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顺、产权关系不清、责任主体不明是消耗程度高的根本原因;资源无偿开采和使用是资源高损耗的直接原因;矿产资源部门分割管理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是资源开采利用率低的客观原因。此外,虽然资源是全体人民的财产,现阶段是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归国家所有,但资源往往依赖于一定的地域,存…  相似文献   

10.
二、树立新型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资源开发利用史,资源开发利用支撑着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消耗过多、人们的资源观念和资源管理观念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18):75-76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多样化、节电降耗越来越迫切,为满足各方需求,对城市智能照明监控系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城市路灯系统智能化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可靠、高效节能、使用维护方便的路灯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需求。文章在分析比较现有路灯监控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城市建设对路灯控制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路灯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皮秋如 《价值工程》2010,29(29):94-95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功率消耗的主要部分,实现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包括变压器降耗和线路降耗两部分。变压器降耗可以通过保障变压器经济运行、推广节能变压器和进行无功补偿等方法解决。降低线路损耗可以通过提高线路截面积、缩短传输距离和降低三相不平衡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4A沸石是山东铝化学品氧化铝公司的产量大头,也是公司降耗的重点所在。近日,化学品公司围绕降低4A沸石生产中的水,电消耗,积极实施工艺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资源贫乏国家,资源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超出院地球能够再生资源能力的20%。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三高换来一高,即高收入、高消耗,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严格受制于资源的丰度及结构等,而资源禀赋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格局,还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地域分工的合理性。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粗放型发展的路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型城市成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停滞表现最集中、最突出、最明显的地区,也成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生态与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地区。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必然经历从开发建设、繁荣到衰退和转型的过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运输消耗不断增加、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使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最少的要素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支撑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具体内涵包括两…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省面对既是全国的经济强省,也是资源消耗大省的现实,不断深化转变经济方式的认识及对资源环境严峻形势的反思,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建设“和谐广东,绿色广东”的理念,全面部署和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对该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和做法作了初步调研,以资借鉴。一、广东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发展循环经济,是基于省情现状的战略选择在近年国际…  相似文献   

18.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耗与补偿的有机统一。而目前会计中所使用的成本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只包含直接消耗的料、工、费等生产性要素,仅考虑微观企业的经济成本,而对于企业所消耗的环境等外部资源则没有考虑在内。成本核算的视野也只局限于企业范围,未将企业之外的其他因素纳入其中。外部的环境因素被置于成本核算体系之外,必然会导致企业对其环境破坏行为的漠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尤其是在重化工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拉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消耗也随之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新挑战。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战场,我国工业发展的相当部分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在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引入高科技、实行先进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雁 《活力》2006,(3):36-36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大兴安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缓解我区资源约束矛盾的明智选择,是减轻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经济运行质量,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