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志超 《商》2012,(6):138+142
随着2007年iPhone的诞生,苹果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苹果热",在中国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群——"果粉"。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消费者为之疯狂?苹果是如何完成品牌忠诚度建设的?本文从品牌定位的角度分析了苹果的品牌忠诚度建设,认为其成功的品牌定位为"三高"——高理念、高品质、高价位,并凭借这一定位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完成品牌忠诚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发展自有品牌优势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是指零售企业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后,自设生产基地或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该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各销售点销售的商品品牌。随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以及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对自有品牌的成功运作,我国的零售企业对发展自有品牌跃跃欲试。当前,我国的零售商是否具备发展自有品牌的能力?自有品牌的诸多优势是否真得如此完美?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是指零售企业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后,自设生产基地或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该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各销售点销售的商品品牌.随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以及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对自有品牌的成功运作,我国的零售企业对发展自有品牌跃跃欲试.当前,我国的零售商是否具备发展自有品牌的能力?自有品牌的诸多优势是否真得如此完美?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品牌房地产企业即使是进入2 0 1 4年的房地产调整期仍然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呢?一个有力的解释在于这些房地产品牌对消费者仍然具有价值。从品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具备单一利益点的品牌能够简化消费者决策过程,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即品牌价值。开发商需要确定自己的物业品类,制定精确的品牌策略,通过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方可为品牌价值的提升带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5.
品牌联想推动了消费者的直觉品牌购买决策,而广告则有助于形成消费者的品牌联想,这几乎已成为定论。然而,对消费者怎样介入、贮存广告信息以及如何进行品牌学习,我们无从知晓。广告是怎样创造品牌联想的?为什么许多消费者认为广告并没有对他们的品牌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为什么消费者对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进行品牌学习没有兴趣?低介入处理理论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释。低介入处理是一种发生在较低的注意力水平下的信息处理过程。消费者是在一种低介入处理状态下感知品牌和广告的,他们认为品牌学习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有这么多昙花一现的名牌?为什么总是广告一停销量就马上下滑?为什么媒介一篇文章和小小的质量事故就可以葬送一个品牌?(尽管东芝、雀巢出过很大的质量事故但却未伤及品牌的元气)难道我们的品牌就只能是躺在广告温室中的花朵么?如此的脆弱和不禁风雨……  相似文献   

7.
互动     
一线记录嘉宜美如此幸运宜家,一家来自瑞典的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在中国采购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后再卖给中国消费者,从中赚取高达60-70%的综合毛利率,它凭什么能做到?我们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能做到?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受访者多少有些义愤地发问。宜家凭什么能做到?它凭的是风格鲜明统一的产品设计,凭的是一整套成熟的制度和流程,凭的是因销售量巨大  相似文献   

8.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是指零售企业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后,自设生产基地或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该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各销售点销售的商品品牌。随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以及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对自有品牌的成功运作,我国的零售企业对发展自有品牌跃跃欲试。当前,我国的零售商是否具备发展自有品牌的能力?自有品牌的诸多优势是否真得如此完美?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品牌同中国改革一样,经历20多年的风雨历程,涌现了一批大家知晓的品牌,除了这些知名品牌,又有多少品牌昙花一现后就被市场竞争的浪潮淘汰的无影无踪。为什么中国品牌不能像国外一些知名品牌那样有如此长的生命周期呢?本文试着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其失败背后的原因,以探索其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5,(1):129-129
你的企业有品牌发展战略吗?为什么你的品牌没有竞争力?为什么产品品牌会老化?为什么品牌一延伸就会出问题?为什么你投放的广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