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治是新时期我国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客观地深入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质,对于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认识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战略意义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一系列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坚持"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聚合资金、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尽快完成由传统土地单一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向综合整治的理念转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先行、统筹布局,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整治是依法在农村地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用地布局.利用区位要素进行土地整治模式选择,从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发展区、东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发展区和西部农牧综合发展区4类区域分别探讨了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并从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尊重民意3方面进行了土地整治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制度、提升农村土地整治综合效益,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意愿及土地整治因农民主体性地位缺失而造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性地位十分必要,为切实增强农民主体地位,应在完善农村土地整治管理办法、将农民集体纳入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程序设计、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权利实现的监管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村委、普通村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面临决策互动、利益纠纷。根据农村土地 综合整治中政府的作用,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分为政府强制型土地整治、政府主导型土地整治、市场介入 型土地整治三种类型。选取周口平坟、崖口村围垦—土地转让、成都建设用地票交易作为实证材料,运用 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根源上看清土地整治的现状。 发现区位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土地整治类型。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中的行事与乡村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制 度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的乡村关系。因为市场介入土地整治在农村变得更有活力。同时进一步 探讨了引起制度创新的原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若政府强制交易,交易成本巨大。引入市场后,交易顺畅, 城镇化速度加快。国家政策给予试点的机会是出于对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区域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5.
刘翘楚  张星星 《山西农经》2020,(2):60-60,6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周边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工程,在乡村振兴中有着重要意义。论述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分析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对2013年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展望了2014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3年土地整治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政策法规、工程技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新兴议题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结论:土地整治是土地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矿区和农村土地整治研究地位日益凸显,同时,增强土地整治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土地整治技术标准化水平、完善土地整治监督管理机制将成为2014年土地整治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黄海燕 《山西农经》2023,(24):119-12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农村土地管理策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仅是土地治理手段,更是一种全面提升农村土地质量、功能和生态效益的系统性改革。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调控,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整合、功能优化和生态恢复,进而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农村环境改善。通过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村土地管理的积极意义,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在补充耕地、提高土地产能、优化用地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平台、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主要对象开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更是在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打开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宜阳县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分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是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工作,从宜阳县生态、生产、生活和整治潜力4个方面着手,构建分区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划定研究。结果表明:以行政村为单位,构建指标体系,划定的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符合区域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采用指标法可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的划定。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对于提高其管理水平具备重大意义。根据辽宁省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系统框架,采用C#语言、ADO.NET、Web ADF和工作流引擎等组件开发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系统。系统具有信息采集、网上签批、网上监管、图形辅助审查、项目查询统计等功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网上监管,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目的:调研上海督察区域农村土地整治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研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是农村土地整治前期工作存在严重滞后、农村宅基地置换难、农村居住点建设不符合节约用地和农耕文化要求、土地整治资金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政策和措施、土地综合整治与村级规划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融资渠道单一、绩效考核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用地不合理增加、对农民意愿重视不够、统一土地市场尚未建立。对策建议是:国际上的一些土地整治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土地综合整治的模式;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强化先市域整体后区(县)乡村局部;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优先;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确保土地收益返还农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数量有限且质量较差。云南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区省份,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滞后,城乡土地开发利用缺乏统筹和协调,农村土地利用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急需通过开展科学的农村土地整治改变这一状况。为此,运用目标分析法,在阐明云南省农村土地整治作用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典型模式探讨法,提炼出了适合农村因地制宜推广的5种具体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农用地利用整治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和分区土地整治模式,并就各模式的含义、要求、作用和适用地区做出明确的阐述,以期对云南省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7年辽宁省将土地新增费的使用权下放到地方后,大连市近年来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投入呈总体大幅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亿元。农村土地整治成效显著上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很大程度破解了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村庄治理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耕地数量和质量。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工  相似文献   

14.
金堂是成都市远郊的一个山区县,2011年,全县共启动实施了53个土地整治项目、8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涉及农户9856户.同时,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了全县4205户低保户土坯房改造,有力推进了全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村民关于村组织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村级长效运行和高效管理机制,为后续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典型调研,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财务收支透明问题、安置房是否有产权证和生活压力问题是影响土地整治过程中村民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研究结论:基层村组织要重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各阶段的宣传和总结,做好土地流转与引进产业工作,完善基层村组织构架,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从构建统一组织管理形式以及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两方面入手,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期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要点,提出了优化土地整治,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环境的途径,旨在推进卢龙县土地整治工作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国外农村土地整治中权属调整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进而对国内农村土地整治中权属调整认识、驱动因素分析和权属调整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最后构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思路,并提出要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股份制改革、开展地块评估、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加强制度保障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从促进城乡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功能。研究方法:熵权灰靶模型。研究结果:(1)各项目区综合绩效存在一定差异,综合靶心度在0.446—0.758之间,从大到小可排序为:M3M1M6M5M7M4M2。(2)各单项绩效的靶心度分别在0.150—0.246、0.172—0.346和0.108—0.194之间。研究结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要求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公共服务、居民收入三方面的统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优化配置绩效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现状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绩效的主要因素,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民增收的绩效区域间差别不明显;城乡土地要素流动需通过土地整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单一要素的土地整治模式已难以解决农村出现的综合问题,以"多规划统筹、多目标定位、多要素整治、多政策运用"为特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1].自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上海、广东、湖北、江西、重庆等地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面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