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直接经营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把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开,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如同农村经济改革要抓住集体所有、家庭经营这个基本环节一样,城市改革也要抓住国家所有、企业经营这个核心。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要将集中的模式改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将单一的国家决策改为多层次的决策,集中到一点,就是政企分  相似文献   

2.
价格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对于价格改革总体战略的构造和具体进程的设计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正>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国家有意识地调整生产关系,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因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公有制形式。例如混合所有制,社会主义集团所有,以及“民办”企业,爱国建设公司等等。传统的观点以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似乎全民就没有其他形式了。其实这个看法是对旧经济体制下公有制形式的理论概括,却不符合新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不只两种,可以多种多样。如果放眼世界,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早已不是两种。南斯拉夫的社会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我国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总结,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利益分享。该文着重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说明:一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二是为什么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迫切需要?三是为什么说实行利益分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阐述,希望读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一直关注的焦点。近一年来,我国经济工作者就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见解,现将这些观点和见解综述如下,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改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无穷的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核心任务。当然,由于各个方面体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不同,它们各自的改革对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影响也不一样。这里,我们拟就计划体制在改善国家与企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中应该实行那些主要原则和措施,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 经济改革的实践,把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大理论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然我国国有经济内部依然存在商品生产,那么,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国有经济要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相分离的形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正> 一、中国的过渡经济与中国的过渡经济理论 在几乎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中,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许是最为成功的。然而,这样一个成功的改革并不是在正统经济学的指导下实现的。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些不太成功的改革恰恰是与正统经济学设计的方案相吻合的。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正统经济学的一个挑战。正统经济学是否存在着某些缺陷可以由中国的经验加以弥补?或者说,在中国成功的市场化改革背后,是否有一种不同于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如果有,它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9.
吕品 《经济问题》1990,(4):18-20
近年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观点:既然物价上涨不可避免,通货膨胀是商品经济的共性表现,那我们为何不利用通货膨胀来实现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呢?这种观点以及维持这种观点的某些西方理论在我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决不能利用通货膨胀来实现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同样不能利用它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民本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头。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不是纠缠支节问题,而是对业已形成、并发挥指导作用的改革基本思想作重新认识。首先我们看到,搞活企业、完善市场、转变政府职能、进而确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个大思路,是以企业、国家、市场为经济体制要素的,个人并未被视为独立的要素,只是在“搞活企业”这个大前提下,才提出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借鉴现代市场经济的经验时,我们往往局限于企业、市场和政府,对现代市场体制下个人的一般地位、作用缺乏系统的研究,因而改革理论中有关个人的内容十分贫乏。上述理论与实践的偏误,乃是改革陷入困境的基本原因。本文试图揭示,走出这种困境的可能选择是确立新的理论框架,即“公民本位论”。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不少同志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是代表国家,还是代表企业职工?或者说,当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开以后,厂长会不会成为企业的代表,同职工站在一起坑害国家?国家利益由谁代表呢? 这是改革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回避不了的一个理论问题。这个问题在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2.
沈刚  刘佳 《经济》2012,(7):80-81
《经济》:您从经济安全研究的角度,如何看待中美经济关系? 江涌:中美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单向依附关系,即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远小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在国家关系上,依赖小的一方就能获得一种特权来敲打依赖大的一方.中国在经济、技术,市场、营销、品牌、融资、投资、人才、思想、秩序方面对美国的依赖十分明显,比如:中国依靠美国的投行、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美国为中国培养许多高端人才;中国继承美国整套经济思想,比较典型的就是"芝加哥男孩"、"伯克利黑帮";中国依靠美元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等.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是全方位、不对称的,而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可以替换,美国随时可以将生产地转向越南、印度等国家,这也是导致我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之一,比如: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出口下滑20-30%,原因就是美国企业搬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论述;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就相联系,国内外继续就中国模式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了新的观点和见解;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国进民退问题,学界继续关注和争鸣;与发展和改革不断推进相联系,出现了关于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的讨论;对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分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也进行了新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决策的本质影响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基本观点,阿伦·德雷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和转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改革和转轨的共性和差异,论证了改革和转轨的经济与政治约束,尤其是政治约束对改革和转轨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改革与转轨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组与劳动的重新配置、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背后的政治问题,从而建立了"改革和转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济改革和转轨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约束改革和转轨的政治因素,在改革和转轨战略的路径选择上,应当考虑政治因素对经济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劳动力供给如此富裕的经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什么在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下降?本文依赖"新古典"的增长理论对此做了解释。文章首先发现了改革以来中国的资本-产出比率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然后给出了对这一关系的理论解释。文章认为,出现这个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的形成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敏感。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率在近年来的持续下降可以由资本形成过快、从而投资收益出现持续恶化来解释。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短期)总需求不足的结果。这意味着,缺乏一个有效率的投资体制和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如: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走群众路线,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实行共同富裕;价值法则是伟大的学校等。在研究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些探索和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探索的成果难免有其历史局限,其中的教训也需要反思和汲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经济租金理论对企业竞争行为和企业经济租金获取的机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企业租金获取方式的两种不同观点:资源依赖观和动态能力观,对各种企业经济租金的形式进行了分类说明。提出并阐述了一种新的企业知识能力租金形式,即企业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所获得的一种经济租金,进而分析了这种租金的表现特征,以及企业获取知识能力租金的3种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审阅完经济学硕士李炳炎同志的专著《新成本论》书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一部有创见、有份量的成功之作。本书不仅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研究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一系列新观点,而且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而且在  相似文献   

19.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当代经济》杂志顾问董辅初教授,生前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几十年来,他以他深厚的经济学造诣以及坚强的理论勇气,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改革思路和观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提出了关于“再生产数量关系的数字模型”,被誉为“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上个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中小企业工作的永恒主题.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第一从中国中小企业本身所有制结构来看,有一个数据能够支撑这个观点.在中国中小企业中按所有制划分,国有只占14.85%,85%的企业为非国有,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们以发展为主,从改革方面来讲非国有制企业改革任务还不是很很强,第一位的还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