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2—2006年A股非ST类上市公司的388笔非流通股交易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非流通股转让价格仅仅是当日非流通股交易价格的0.336;非流通股转让价格相对于流通股价格的比率受非流通股比例的负面影响;第二,此轮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大多集中于10送3.07股,远低于合理送股对价水平,实际送股数量难以保证流通股股东的合理经济利益。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股改前非流通股比例、非流通股转让价格比例是影响大小非套现回报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全流通前后股东利益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证券市场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非流通股可以解禁并在二级市场流通,流通股股东也可在对价支付中获得收益,我国股票市场就此进入全流通阶段.本文针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对价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动态博弈建模,从博弈角度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同时,本文对全流通前后非流通股股东及流通股股东的收益变化进行博弈矩阵分析,对全流通给两者的影响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和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作为控股股东的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一现象能否得到改善呢?从博弈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其改善程度则主要依靠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度和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程度。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严重瓶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本文对市盈率模型的估价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此方法对相关公司的非流通股进行了估价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股权分置这一历史原因.导致了各类股东的利益分离,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国有股与控股股东利益的分离。二是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分离。股东利益的这种分离必然导致他们预期发生变异.行为产生扭曲.并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中突和利益伤害。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要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必须解决股权分置这一深层次的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严重瓶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本文对市盈率模型的估价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此方法对相关公司的非流通股进行了估价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殷保华 《理财周刊》2005,(10):99-99
如上证指数没有跃过1250点、深指没有跃过3152点,那么,投资应当小心。一旦上证指数下破1150点,深圳指数下破2989点,投资应当少做为妙。如上证指数向上突破1250点且有效收盘的话,那么各位弃空就多,尽量在1250点上做多,后市能有到1355点的涨幅或更高。  相似文献   

8.
郭雳 《新财富》2005,(10):16-18
无论送股还是付现,都属控股股东的自主民事行为,将H股股东排除在外本无可厚非。但认真审查原先招股说明书等披露文件、谨慎遵循《股改办法》操作程序、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区分股东和公司行为,是所有牵涉股改境外上市公司必须的功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股东所有者结构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得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流动性低等特征.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这些不合理特征正在逐步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使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长期以来利益分割的局面得到纠正.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住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落后,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功能发挥得还很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股份回购置成熟资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与企业经营策略,尤其对于改善资本市场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相关立法的滞后,导致实残操作中诸多不规范性和回购实务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制定与规范股份回购的实施细则或具体操作办法是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制度构建,以期促进和规范股份田购活动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股改引发的新并购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与逐步完善,中国金融业也将呈现出新的格局。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势必演绎出一轮新的并购活动。而新的股权结构对并购理念、动因、手段等都会起一定作用,因此并购市场也将有新的舞台。本文旨在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给并购市场带来的具体变化,并对这些出现的新现象加以说明和分析,使了解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将会给资本市场,尤其是并购市场带来怎样的新机会。  相似文献   

13.
于皓月 《中国市场》2012,(22):123-124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保护异议股东自身合法权益、平衡与其他股东及公司的权益而设定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立法,针对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法律制度现存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如海 《商场现代化》2005,(36):267-268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16.
股改中的内幕交易分析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活跃了整个二级市场。经过对一些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的分析,发现有相当部分存在内幕交易或是存在相关嫌疑。本文即对股权分置改革中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作出分析,并进行一定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紫薇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86-187
2006年国家颁布和实施了新公司法,鼓励和放松有关上市公司股利回购的政策,这就预示着我国股份回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起来。股份回购中有关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也得到广泛关注。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股市中的主要投资体——中小投资者。  相似文献   

18.
吕洪波  王齐 《商业时代》2006,28(21):51-54
股票回购在西方资本市场上得到普遍运用,文章首先介绍股票回购的相关理论和财务机理;然后,结合西方股票回购的最新动向,阐述股票回购与股东财富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在兼顾流通和非流通两类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股票回购的历史实践,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股票回购——批股”模型以及合理运用该模型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享有的法定权利,该项制度的设立也成为维护股东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导致该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异议股东的范围存疑、主要财产的认定标准不明、公司收购股权的合理价格难以确定以及适用情形范围偏窄。本文在对该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之后,提出了对这一制度的相应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指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在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具体方向和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