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鞋衡是汉初各项制度和治国策略,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实质上仍是秦制的延续。史称“汉承秦制”。度量衡专著,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它既是汉代度挝衡的实录,又是对秦以来度量衡的补记。 《汉书·律历志》足西汉末年律算学家刘歆征集了通晓天文、乐律、术算等各方面的学者百余人,考证  相似文献   

2.
营造库平制     
营造库平制是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和库平两为基础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志》为本,横累百黍为百尺,纵累百黍为营造尺。康熙五十二年(1713)御制《律吕正义》,以黄钟累黍之制,  相似文献   

3.
隋代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将近400年的分袭局面(中间有西晋短暂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统一国家。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于开皇年间统一了度量衡。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一变主要将经过南北朝已十分混乱,单位量值有大幅度增长的度量衡制重新整顿并加强法制化。是中国度量衡史上继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的第二次大统一。 魏晋时期对古制的考证与沿袭 三国政权是在东汉末年混乱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汉制,度量衡也不例外,据《晋书·律历志》记:“景元四年(263),刘徽注《九章·商功》曰:‘当今大司农斛,圆径一尺三寸五分五厘,深一尺,积一千四百四十一寸十分  相似文献   

4.
营造库平制     
营造库平制是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和库平两为基础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度量衡学多随乐律、历算学并存,尤其是与音律学互为参证,成为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一大特点。古代中国尚无频率的概念,乐律学家通常用尺来量度弦或律管的长短,以确定音高。这就是古代度量衡与乐律学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缘由。《尚书·舜曲》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对这段话虽然仍有不同的理解,但把度量衡归入历代正史《律历志》中,与此有关。律管所发出的声音,是由律管本身的固有频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对标准化的贡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贯彻实施。秦统一度量衡对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对标准化的贡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贯彻实施。秦统一度量衡对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政府质量监管起码可追溯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实现了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比秦始皇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把度量衡看作权力和社会公正的象征。《礼记·明堂位》记:"周公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谓之法。"把颁行度量衡制度作为治国的方略。到了现代,在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同律度量衡”记载在《尚书·虞书·舜典篇》中,据传舜到东方部落去巡视与当地的酋长“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即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相似文献   

10.
<正>在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动荡之后,中国迎来了被后世称为“大唐盛世”的李唐王朝。唐朝甫立,百事待兴,在度量衡方面,面临的首先就是度量衡制度的选择问题。隋朝建立的时候,面对南北朝遗留的不同的度量衡制度,隋文帝选择了大小制并存的方式。这种双制并存的做法,不符合古代传统。中国古人对度量衡的期许是:“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  相似文献   

11.
一、回顾与成绩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自古以来,计量工作就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早在周朝就有了度量衡法制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颁发诏书,“一法度衡石丈尺,皆立如秦制”,计量成为国家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法宝。1977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1985年,全国人大颁布《计量法》,从此,我国计量工作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但是,计量工作点多面广,送检、收费、执法难。在  相似文献   

12.
<正>计量,古称度量衡,基本作用是满足公平交换的市场需求。度量衡出现之初,由于当时政权不统一,使用十分混乱,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度量衡标准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是政治权力的象征,秦代几乎每一件度量衡器物上面都有“诏书”。秦代的法律《效律》严格规定了衡器和容器的允许误差范围,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就要对主管人员进行处罚。秦代对度量衡的统一和法制化管理是我国度量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后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数码字由来与演变》胡汉宸我国古代计算不是把数字写在纸上,然后再进行计算,而是用筹来演算。什么是筹呢?"筹"就是细竹条或是像筷子一样的木棍。有关"筹"的形状和规格。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根据记载,筹是直径一分(合0.23厘米)、长六寸(合13...  相似文献   

14.
上计制度是将地方上的各级官吏所管辖的在一定时期的人口、财物和土地的变动数量以及税收、支出的数量上报给相关官吏接受审计的思想.有关上计制度的起源有三种观点,第一,上计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上计之制,六国亦有之",随着文物的发掘的进展,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计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第二是起源于秦朝时期,如孙楷在《秦会要·职官》的观点认为上计起源于秦朝;第三,上计制度起源于汉朝,《辞源》上的解释是"上计,汉制,郡国每岁谴诣京师,进计簿,谓之上计史."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传统企业文化的特点(一)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它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重视道义,不谋利益,不计功利”(《汉书·董仲舒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发达国家对计量工作的管理已从过去狭义的计量管理发展成为今天广义的计量管理。即从单纯的计量器具管理演变成为包括对计量器具、测量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计量工作规章制度的全面管理。  日本计量立法起步较早,早在1875年,日本就颁布了《度量衡管理条例》,1885年加入《米制公约》,1909年制定《度量衡法》。随着计量工作从度量衡发展到工业计量,又进而实行《计量法》。日本的《计量法》是1951年颁布,1952年实施的,至今已经过了20多次局部条文的修改。日本计量法对计量单位制及其…  相似文献   

17.
《汉书·项籍传》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意思是说,先下手主动就能够制胜对手,后下手被动就会被对手制服。但是经过军事家和企业家在战争和竞争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先发”并不一定能“制人”,“后发”也不一定“制于人”。如果谋划得法,“后发”也能够“制人”。  相似文献   

18.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节气,"清明"由来以久,大约起于周代,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汉代.<后汉书·律历志>中正式列入清时节气.古人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所以叫做"清明".  相似文献   

19.
新莽铜嘉量     
新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制造的标准量器新莽铜嘉量(见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汉书·律历志》嘉量上云:“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重二钧。”与文相对照,此器正合。是新莽时期刘歆等人设计制造的量器标准器,故又有刘歆铜斛之称。器以斛度为主体,圈足为斗量,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量。外壁正面有81字总铭(见新莽铜文),背面分别刻斛、斗、升、合、龠5量之径、深和容积。这样  相似文献   

20.
新莽铜嘉量     
新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制造的标准量器新莽铜嘉量(见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汉书·律历志》嘉量上云:“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重二钧。”与文相对照,此器正合。是新莽时期刘歆等人设计制造的量器标准器,故又有刘歆铜斛之称。器以斛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