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社会,远离压力和负面情绪,享受幸福和快乐成了许多人的梦想。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技术手段来确认自己的情绪状态,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压力,调节心态,解决在职业生活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并缔造自身的幸福感、归属感。然而,那些工具和方法毕竟是"术"不是"道",它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针对所有人都有效。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内在的自我改变的力量,需要人们内心的价值观、认知的作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许多心理养生的理念、方法在今天仍有重要应用和参考价值。这里,我们试图结合现代心理调整技术和EAP员工帮助计划的理念和原则,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宝贵的思想宝藏中去挖掘和发现心理养生的视角、方法,寻找自我的心理认知和态度改变的支撑力量,取传统智慧之精华,体察和感悟古人如何面对心理冲突做出理性选择,如何处理不良情绪,如何调动和发扬正面的情绪力量,在儒家给我们的一方坚实的大地,在道家给我们的一片自在天空中,修炼自身心灵无疆,升华自我的内心能量,追求"神于天,圣于地"、天地人三才共生共长的境界。标本兼治,内外兼修,"养吾浩然之气",学会享受当下,从容面对职场压力,培养和保持健康完善的人格,阳光平衡的心理,不断超越和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2.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对认识事物所抱态度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整,控制学生在课中的情绪变化,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防止消极情绪,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情绪,提出相应的观点,以供鉴借。  相似文献   

3.
自我领导 心理素质--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心理能量.心理能量高的人,他的心里富裕而不贫穷.心理能量高的人,交给他任务很放心,因为你知道他不会中途放弃,他遇到挫折会给自己打气,也会给别人带来希望;反之,一个心理能量低的人,常会将"做不到"、"没有办法"、"这不是我的问题"等挂在嘴边.你跟他在一起,反而要花时间来安慰他、鼓舞他.心理能量高的人适合担任领导者,也是可以"自我领导"的人.因为领导要带动人心,如果你没有能量,怎么能带动别人?  相似文献   

4.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中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职业归属感缺失,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心理资本的开发能够激发个体的潜在心理能量,调动工作积极性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开发和维护教师的心理资本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大政工"格局下,企业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与教育的双重职能,既是一名管理工作者,更是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除了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大量的工作将围绕着解决本单位、本部门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等各种各样的思想矛盾,并通过化解一个个思想矛盾来实现管理工作的价值。如何实践这种内在的不易被人们重视的工作职能,如何更好地解决好管理工作中的思想矛盾,更好地调动下属和同事的工作积极性,本文试想以现代企业管理与思想心理调适为题试述一些观点,体现和谐管理,培育现代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地抓住顾客心理,是不是把顾客当作"上帝"就是一剂万能的良药?更进一步,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是否清楚我们自己对待"上帝"的态度究竟是怎么样的,是顶礼膜拜,还是趋之若骛,还是言听计从?我想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非是稳定的客户满意度.而应该如何让客户(尤其是多元化的客户群体)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达到"满意",这或许不是仅仅把他们当成"上帝"就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王永靖 《活力》2014,(7):74-74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阻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赵本山就曾在在小品《卖拐》中将心理暗示的运用以艺术的夸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就会雪上加霜。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邢卫红 《价值工程》2011,30(4):231-232
三年制高职学生对"思法"课存在一些错误或偏颇的认识,要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心理诉求出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料的搜集、教学方法的改进、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的心理辅导等方面探索"思法"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和根本目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的认可,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文明的诉求,也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而"心理疏导"则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人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使其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促进思想问题的解决。人文关怀侧重于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下,职场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如何培养员工的心理韧性是企业管理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其产生机制,进而提出增强员工心理韧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姜小霞 《价值工程》2014,(26):158-159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心理契约对员工的行为、忠诚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中员工的忠诚和"心理契约"的关系,并阐述了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员工与企业如何共建"心理契约"的建议,为企业领导者及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邯宝冷轧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通过建立职工思想疏导平台激发"正能量",运用多种心理激励方法激发"正能量",用团队和敬业精神培育激发"正能量",提高了职工队伍凝聚力,有力促进了中心任务目标的实现,增强了深加工产品品质增效的新实力。  相似文献   

13.
吴铭  梁海松 《英才》2011,(7):64-65
在移动互联的新时代里,谷歌打造了互联网"开放"的世界,ARM则打造了一套自己的低功耗的架构。芯片巨头AMD又将如何在X86架构下进行变革,打造出全新的产业格局呢?  相似文献   

14.
书吧     
《公司》2004,(1)
《一个企业的信念》|美|(IBM前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著 中信出版社 18.00元 我坚信,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真正因素,经常可以归结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个企业是如何激发员工将自己的能量和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帮助人们找到他们的共同事业?它又是如何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尽管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竞争和分歧?此外,企业又是如何在人员更替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中,坚持不懈地维护着自己的事业和方向感呢? 研究任何一家历经数年沧桑依然存在的大型企业,你会发现,它都拥有自身的弹性。这并非是指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契约与人力资源管理是相互影响的,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会强化这种契约,同样,心理契约的稳定也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如何把握好公司利于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对组织能否留住人才和组织的有序良好发展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唐琬 《企业文明》2014,(3):46-47
积极心理学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快乐心理学,它更旨在让人们发现自己身上原本存在的能力,并运用这些能力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不少人在听到"心理咨询师"这个名词后脑海里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印象,比如:是不是会挖掘人的阴暗面?是不是将追寻人的那些不堪回  相似文献   

17.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心理契约作为知识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为知识型员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文章将对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透明营销     
张德 《经营者》2000,(12):15-15
<正> 透明产品,看上去真的很美消费者对于"败絮其中"的产品,可以说是"深恶而痛绝之",然而其"金玉其外"却又使消费者一次次地蹈入布满鲜花的陷阱。但消费者终究还是因为"吃一堑长一智"而敬而远之于这些产品,转而寻求值得信赖的产品。于是,"透明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视线,尤其家电类产品更是刮起一阵"透明风"。这些"露着肚皮"的家电让人们眼前一亮,由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市场上大大小小的透明家电主要有冰柜、消毒碗柜、可视微波炉、电火锅、打印机、果汁机、豆浆机等。这些透明家电,既装饰了房间,又把整个工作过程暴露在人们眼前,让消费者不仅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且知道自己买回家的电器在干什么,同时厂家敢于让自己的产品透明,也说明了厂家对自己产品的工作方式和质量有十足的信心,这无疑会彻底地征服挑剔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心理承受能力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本文首先明确了心理承受能力对当代青年学生的重要性,接下来,以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育为平台,着重阐述了在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分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现状,进而根据所做出的"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待较强"这一基本判断,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培养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论品牌个性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潜意识和自我概念两个方面分析了品牌个性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就如何激发消费者的潜意识、挖掘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信息、提升消费者自尊感、自我形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