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理清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全域、全时、多元"的新理念,把马尔康县作为最好的旅游产品、川西北最佳生态文  相似文献   

2.
汪鸿 《改革与战略》2013,29(3):88-90
文化是旅游业创建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要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向国际文化旅游城市迈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创了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文化旅游产业。以炎陵县为例,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政策条件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战略和举措,旨在为炎陵县文化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水田 《特区经济》2005,(6):185-186
在“泛珠三角”地区内,知名的旅游地往往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而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也常常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日受青睐,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显。因此,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旅游业的合作也应该重视打造“文化”牌,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开发潮     
四川阿坝着力打造百里藏羌文化走廊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从今年开始,投资2亿元在九寨沟环线旅游区内打造百里“藏羌文化走廊”。“藏羌文化走廊”从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延伸至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全程150公里左右,沿途居民以藏族和羌族为主。藏羌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集中。该项建设预计3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双阳“鹿文化”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发展环境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双阳鹿业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鹿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e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大,是“朝阳产业”“、常青产业”。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的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山东省乳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国家“AAAA”级银滩旅游度假区、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山巨山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天然浴池”小汤温泉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乳山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一大战略,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融入山东半岛旅游圈、对接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线为方向,以建设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实施“借旅兴乳”战略,全面促上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我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展示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充分征求自治区领导、各盟市、各部门和有关旅游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于2014年底制订并下发了《做大做强旅游业,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做出更大贡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思路》,作为我区旅游业发展重要指导性文件。文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讲话和自治区党委全委会议精神,在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指引下,紧紧围绕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条主线和不断提高内蒙古旅游影响力这个主题,突出“改革、法治”两个中心和“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闲度假”三大主题,增强行业自信、产业自信和事业自信,创新思维,确保先进观念全程引领;问题导向,实施旅游工作“十大工程”;切中要害,寻求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争取到2017年基本建成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并向旅游经济强区坚实迈进;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制定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统一了全系统工作思路,起到凝聚共识、明确任务目标的作用,为推动自治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方旭 《改革与战略》2013,29(1):98-100,110
在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打造特色温泉旅游产品,进行温泉旅游深度开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咸宁温泉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温泉旅游业开发现状,提出深度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策略:以文化为主题,加大温泉旅游关联度;以文化为线索,加大温泉旅游广度;以文化为内涵,加强温泉旅游深度,从而构筑温泉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将是大连市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期,大连将开创旅游休闲全域发展的新时代。2011年将以推进全域化旅游为目标,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加快产业升级为主线,努力推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是“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象征,而是被看成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许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经过策划和包装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很高的旅游产品。古占村民族风俗习惯的挖掘和开发,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山子瑶的民俗风情特色,使世人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生活,而且为其他有意开发民族旅游业的村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于2005年4月18日首次在青海贵德县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打造“两圈两带一区”特色牌的旅游业发展思路。争取在2015年把青海的旅游业建成青海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今后10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圈、环西宁旅游经济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青藏铁路世界顶级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奉化接轨宁波的先导产业、最具优势的生态产业和最具辐射功能的引擎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着眼于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整合发挥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构筑溪口景区以山水人文为依托、中心城区以文化休闲为依托、象山港滨海区域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旅游“金三角”格局,形成山海相依、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分工合作的旅游产业布局,努力推进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目的地向旅游消费地转变,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杜妮 《中国西部》2015,(12):50-53
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泸县,地处川南,隶属泸州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千年泸县·宋韵龙城”,作为中华龙文化之乡,泸县历史文化深厚,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玉蟾山、龙脑桥、宋代石刻、雨坛彩龙,它们宛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将“龙城”点缀得妩媚动人。近些年来,泸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设“川南经济强县,文化旅游新县”的战略目标,抢抓文化发展、“长江黄金旅游带”建设、大川南区域旅游发展等重大机遇,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为泸县文化旅游发展递交上一张靓丽的名  相似文献   

15.
陇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文章总述陇南特殊的旅游资源,针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陇南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旅游业的重视和该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出相适应的旅游资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几年以来,凤山县按照“提升地位、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快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神奇洞穴国际探游节为契机,以景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调整旅游资源档次,提高旅游产品魅力,打造生态、长寿度假、神奇洞穴、农家游、历史文化游、民族特色游、民族风情游等多元化旅游品牌,使该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响誉全区,扬名中外的神奇洞穴之都、长寿生态旅游之城,凤山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2006年,依靠旅游业带动给县域经济带来的增加值占全县GDP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贫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推进贫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旅游扶贫是“老少边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契机。文章从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外部环境优势和劣势入手,提出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在于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范伟 《辽宁经济》2007,(3):37-37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黄金周”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假期。“黄金周”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假日旅游带来的假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满足百姓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进入“大桥时代”给宁波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世界进入品牌竞争的今天,“大桥”旅游品牌的培育是宁波旅游业竞争制胜的重要路径。“大桥”旅游品牌的培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检验产品、设计产品、引领产品、丰富产品。  相似文献   

20.
甄军芳  李军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01-104
作为文化产业重要一翼的旅游业在石家庄市的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石家庄市旅游资源较丰富,但缺少整体规划与合理宣传,因此,始终没有开发出不同层级的品牌性旅游景区,没有打造出一个城市文化品牌,严重影响了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文章认为,要使石家庄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为前导,以开发品牌景区为突破口,实施旅游产业开发与发展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