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税收筹划与避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税收负担的轻重直接关系到实得利益的多寡,税收筹划必然成为企业理财工作的重点,但同时避税行为也会相伴而生.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活动对宏观经济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文章通过对近期和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以厘清未来走势,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借鉴。两个时期部有一些相同点:中国经济从低谷走出,乐观情绪升温,房价骤涨,通胀开始抬头,中国跟随世界进人新一轮加息周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两者不同点是:当前货币增长速度远远快于2004年。贸易顺差更大,信贷和财政状况逊色。未来,预计CPI回升势头更快,央行面临回收流动性的压力更大,贸易摩擦加剧,中美息差可能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加大。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作为WTO成员国之一,随着入世各项承诺的履行、对外开放的深入,外资的利用规模在逐渐扩大。外资的引入给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的同时,也给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近期频频出现的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现象频发,使我们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安全显得更加必要。如何全面分析外资引入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外资,保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1,(8):4-10
一、总量态势今年上半年,GDP增长9.6%,CPI上涨5.4%,其中6月份上涨614%,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和高通胀的态势,从现有情况看,通货膨胀有可能成为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势力.先是日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也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而由于美元走低,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因此也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11.
2005年中国经济旅程过半,一些重要经济数据亦相继出炉,从经济指标变动上可以看出,政府为经济降温的努力正在见效。然而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如何判断,是面临拐点下行放缓,还是运行平稳增长无虞?宏观调控应当继续踩刹车还是转为调油门?对于上述问题,经济学家们的分析依据不同,看法也颇为分歧。 相似文献
12.
13.
7月25日,中央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定调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与年初的调控方向有一定的调整。央行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显现出局部性政策调整或“有保有压”的抉择。我国投资增速已有放缓,但可能维持高位;出口增长放缓的风险加大;通胀压力仍大,全年CPI上涨可能在5.9%-6.9%。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已将走过一半,但宏观经济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加快,但未来动力减弱;房地产调控新政效果并不明显,未来两个月会处于政策的观察期,执行的力度是关键;虽然参考CPI数据目前理论上有加息的必要,但下半年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都不容乐观,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或使升值和加息延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发行方式、购买方式、品种设计等方面,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经验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国际游资流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我国作为经济率先反弹的国家,可能会受到国际游资的追捧,如果不加以防范,将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形成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游资流入可能对宏观经济的造成影响,提出了针对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