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海贯 《山西水利》2008,24(5):40-41
文章利用不同年代实测资料,通过多年泥沙演变分析,研究桃河河道泥沙冲淤变化情况,推理分析桃河泥沙冲淤规律。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2年和1999年两次实测河道断面及地形资料,采用断面法计算了1992年~1999年间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量,并结合文献[1]中的计算成果分析了1971年~1999年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变化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对过江段河床冲淤演变的影响,采用实测资料进行河床演变分析并与相关试验结果比较,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南北港河势及分流比变化进行二维水流和泥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计算得出1号线过江河段在1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最大冲刷坑高程为-24.80m,1号线河底高程为-17.50m,可作为过江隧道埋置深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江干流泥沙冲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控制水文站站年的实测水沙资源及插补,延长所得站年资料,采用输沙平衡法,河流横断面历史演变法、上下游沙量相关法进行了河床演变分析和河流泥沙冲淤变化研究,其主要结果是,珠江干流天峨-梧州4个区段中,各区段差异较大,年际之间,时段之间有冲有淤,但总体上均有淤积,其中天峨-迁江区段淤积最多,主要淤于大北,岩滩库区,未受拦河工程影响的干流河道并无明显淤积,基本保持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5.
赵凯  杨兴菊  虞邦义 《治淮》2009,(5):24-26
根据河道1992年和1999年两次实测断面资料,采用断面法分析1992年-1999年间淮河中游正阳关至蚌埠闸段沿程冲淤变化情况,分析1971年~1999年正阳关至蚌埠闸段冲淤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2年-1999年间除个别河段外主槽沿程均呈冲刷状态;滩地沿程表现为上、下段冲刷,中间段淤积,冲淤相抵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1971年~1999年间主槽一直呈冲刷状态,且后期冲刷程度明显加强;滩地在1971年~1992年间呈淤积状态,而1992年后则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6.
依据实测资料,并结合流域地质、地貌特点,对窟野河泥沙输移与冲淤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的地质背景及地面物质组成决定了流域高产沙的特征;产沙量与汛期水量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河床有周期性的揭河底冲刷特征;流域内分布特征不同的暴雨产生的泥沙对黄河干流的影响明显不同,在黄土区出现暴雨的情况下黄河干流会较快做出响应;近年来窟野河水沙量有显著减少的趋势,但存在稀遇暴雨下的增沙可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控制水文站站年的实测水沙资料及插补、延长所得站年资料,采用输沙平衡法、河流横断面历史演变法、上下游沙量相关法进行了河床演变分析和河流泥沙冲淤变化研究.其主要结果是,珠江干流天峨-梧州4个区段中,各区段差异较大,年际之间、时段之间有冲有淤,但总体上均有淤积.其中天峨-迁江区段淤积最多,主要淤于大化、岩滩库区;未受拦河工程影响的干流河道并无明显淤积,基本保持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长江上荆江河段近50 a实测水文泥沙、地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维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并参考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成果,获得如下认识:下荆江裁弯、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运用后,上荆江普遍发生冲刷,河床深槽以冲刷为主,洲滩有冲有淤.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上荆江河道各河段将在较长时期内有不同程度的冲刷调整,可能会引起河岸发生崩坍,对岸线和已建护岸工程的稳定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东黄河挖河试验河段冲淤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1998年黄河河口段挖河固堤启动工程基本情况,1998年汛期来水来沙条件及挖沙河段冲淤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在1998年水沙条件下,挖沙河段初期回淤较快,当回淤量占挖沙量的77%时,挖沙河段达到总体输沙平衡。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挖沙以后挖沙河段回淤量较不挖沙时增加,但扣除挖沙量后,挖沙河段较不挖沙时少淤,挖沙减淤比为1∶0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武都是甘肃省陇南市所在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城区人口稠密,是甘肃塔防汛的重点城市。嘉陵江的一级支流白龙江自西向东依城流过,白龙江武都河段的洪水宣泄能力大小对武都城区的防汛至关重要。依据武都站实测的水文资料,分析了武都城区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论证了武都城区未来的防汛形势,并提出了对策,为武都城区的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河口泥沙特性及河床冲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钱塘江河口含沙量、泥沙粒径的分布特性,建立了钱塘江河口泥沙起动流速和挟沙能力公式,分析了河床大冲大淤、大冲以后大淤、上游段洪冲潮淤、下游段洪淤潮冲等河床演变特性,研究了河床冲淤对洪水和潮汐的巨大反作用.分析研究表明,涌潮到达时,水流激烈冲刷河床,引起含沙量剧增,大多在涌潮过后的20 min内达到极值,形成大含沙量区.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涨潮输沙量明显大于落潮,加剧了河口上游的淤积,涌潮是钱塘江河口大冲大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呼图壁河石门水文站泥沙实测资料,呼图壁河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率为14.54 kg/s,含沙量为0.840 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4.5×104t。通过实测横断面资料进行的对比,分析判断河床的冲淤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深圳河治理以后,河道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其水沙输移规律相应调整,河道冲淤特性也会发生影响变化。本文根据深圳河近期泥沙冲淤特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5~2012年期间,深圳河受潮水顶托严重,深圳河干流以淤积为主,河段总淤积量72.048万t。(2)深圳河经过治理后,河道水流条件近期得到一定改善,深圳河口涨潮含沙量基本不变,而落潮含沙量增加,有利于潮水将河道内泥沙带出,减缓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头道拐站典型水文断面在各级洪水下的冲淤变化。通过对各级洪水过程在头道拐站典型水文断面河床冲淤变化的分析,寻求断面冲淤变化规律,进一步为水文测验、防洪、防凌及河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区河道纵坡大、水流急、推移质较多的特点,以及重建两岸生态环境的要求,堤防断面形式综合分析比较了复式断面、扶壁式岸墙、格宾石笼重力式岸墙、悬臂式岸墙等几种形式,并最后予以选定。  相似文献   

16.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口门特性及河道冲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穿河建筑物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穿河建筑物所在河段宽浅、主流摆动不定、河床冲淤变化无常.通过资料分析、物理概化模型及计算等方法,分别就穿河建筑物所在河段的河床冲淤演变、河道水流流态、口门位置、口门型式和宽度、倒虹吸工程下游局部冲刷及两岸防洪等方面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了解了洪水过程中主河槽游荡的趋势,确定工程口门宽度为2000m,工程口门位置上、下游的冲刷及回淤情况和裹头附近的冲刷深度,并将总干渠"S"曲线段改为直线段,减轻了口门附近梨型导流堤局部的冲刷强度.为设计提供了依据,并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海勃湾水库运行后,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海勃湾水利枢纽下闸蓄水运行以来,改善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搭配条件,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显著降低,对黄河下游河道减淤冲刷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黄河下游裴峪至官庄峪典型束窄河段为研究对象,以丁坝缩窄河道方式,通过控制水流强度、缩窄水流位置、相对缩窄尺度和边界条件等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不同缩窄尺度的动床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沙运动要素变化受相对缩窄尺度、缩窄位置和边界条件影响较大;随着相对缩窄尺度的增大,在洪水位条件下主河槽冲刷量和滩地淤积量逐渐增大,主槽范围相应扩大,其高程普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缩窄断面导流堤顶端部位出现明显的局部冲刷坑,束水冲沙、增大输沙能力的效果明显;当相对缩窄尺度B1/B大于0.50时,主流线位移、断面流速和河床冲淤的相对变化速率明显增大,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将对治黄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淤泥质河床冲淤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床面剪切力和水流挟沙力对床面冲淤的影响,针对处于冲淤平衡状态下的床面,利用权重法建立了剪切力和水流挟沙力共同作用下的床面冲淤计算公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淤泥质河床的冲淤计算。采用剪切力、挟沙力以及二者所引起床面冲淤率的比值等3个参数,整理得出床面冲淤类型,用以分析床面冲淤形态和床面冲淤特点。通过开敞航道淤积、顺岸式港池冲淤以及滩面流速改变引起的床面演变等3个实例,说明本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牤牛河典型洪水以及大凌河、牤牛河发生洪水遭遇时,牤牛河口交汇区泥沙淤积形态及其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牤牛河发生洪水时,交汇区的淤积较大;大凌河洪水先于牤牛河洪水发生时,牤牛河交汇区的泥沙淤积大于牤牛河洪水先于大凌河洪水发生;当稀遇洪水遭遇时,交汇区的淤积量很少,泥沙基本被带往交汇区下游。从动力学角度分析,牤牛河泥沙淤积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