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宏观经济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管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刺激作用,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正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为此要从供给侧出发,以创新引领、内生驱动、模式转型与结构优化为方法论指导,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从要素、产业与制度等层面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H-P滤波法分离经济变量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的基础上,运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研究了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等需求因素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且为正;投资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且为负;净出口的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总侉波动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信息除了具有预测功能、选择功能、控制功能外,因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还具有开发功能和增值功能.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已经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以对经济信息的应用为切入点,能够有效地剖析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欧债危机再次发酵,欧元区各国主要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搭配来刺激经济以及改善财政状况。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的风险一再加大,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则让萎靡不振的欧元区经济雪上加霜,两者的叠加很可能导致欧元区在未来陷入滞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危机,欧元区亟须对当前的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政策进行反思。另外,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需求管理的缺陷,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古典经济学派推崇“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并断言经济不可能出现持久的生产过剩;供给学派强调减税和激励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们的某些观点虽然存在争议,但其中的合理性与启发性也不可否认;(中国)新供给学派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能够增加产出和提高就业水平,但并不总是有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有机配合,是稳定经济繁荣、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有效实施存在若干难点,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措施, 才能保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小幅波动,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经济增长率预计可保持在9.5%左右,仍处于稳定增长水平。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第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基础;第二,宏观调控要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供给管理为主,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第三,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刺激力度,货币政策操作重点要放在支持企业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增强经济活力以及引导通胀预期上。  相似文献   

7.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增长呈现短期非一致性和长期波动共变性,且变动幅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冲击-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会降低宏观经济稳定性。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意义非常突出。国外需求的增加、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短期内有助于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性。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未来的发展和转型还是要依靠内部调整,特别是要发挥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实现宏观经济的长期最优稳态,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的协调配合。基于我国企业的二元特征,考虑政府债务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构建包括家庭、企业(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部门、宏观审慎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的六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不同情形下技术冲击和金融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到国有企业技术冲击时,独立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非国有企业技术冲击时,独立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经济系统的稳定,加入宏观审慎管理可以改善金融体系;受到金融冲击时,则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配合实施,以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实现经济和金融的长期稳定,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应该相互配合,以应对不同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货币投放速度放慢 ,这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已呈现出通货紧缩的特征。通货紧缩不仅遏制了需求 ,而且制约了供给 ;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通货紧缩无疑是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更为严峻的压力。本文在研究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合理地选择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与协调来治理通货紧缩 ,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需求不足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我国政府运用其理论和政策坚持扩大内需方针、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它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但随之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严重,通货紧缩,积累性财政赤字、国债等,却成为我们亟待解决、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开始唱主角,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外需,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使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并不断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