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众商务》2006,(7):4-7
他们退休了,身体尚好,却赋闲在家; 他们有钱了,身怀绝技,却无事可做; 他们想干事,想创业,想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却不知路在何方。于是,百无聊赖胖得发愁,便有了孤独,郁闷和压抑,有了“无病闲出病来”的境遇。 这就是中国中老年人的现状。 其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他们宝贵的经验、成熟的技能、踏实的精神,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我们不应该放弃,更不能遗忘。为他们开辟创业渠道,正是我们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觉得用这个案例来剖析创业,很有敏锐性.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提倡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而创新的主体正是大学刚毕业的这些年青人.这些大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初生牛犊不畏虎,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很想创业,去成就一番新天地;但是,他们需要人指导和帮助,否则就容易误入歧途.就社会而言,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规范而有序的创业环境,否则类似本案例中博士生制假售假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个姓周的朋友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主要职员基本上都是当时和他一起创业的弟兄。正是这帮弟兄不计报酬、忘我工作才使企业发展到今天,现在企业上了规模,有了良好的效益,可当时与周老板一起创业的这帮弟兄的工作热情却明显减退。他们自认为是公司的元老,颇有一点倚老卖老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一个姓周的朋友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主要职员基本上都是当时和他一起创业的弟兄。正是这帮弟兄不计报酬、忘我工作才使企业发展到今天,现在企业上了规模,有了良好的效益,可当时与周老板一起创业的这帮弟兄的工作热情却明显减退。他们自认为是公司的元老,颇有一点倚老卖老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在武汉有过两年的创业经历,失败了。近段,我和几位朋友正筹划一个新的创业计划,我们对自己的计划满怀信心。但有件事却让我们发愁,就是我们到底应该在哪座城市开始自己新的创业?武汉留有阴影,我们也强烈地想换个地方,不知道贵刊能否根据你们对全国科技创业环境的熟知和了解,给我们一些建议。(编辑部把此信转给创业咨询师王荣作答)  相似文献   

6.
四十创业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有许多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不可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相似文献   

7.
大商得道     
冯仑  王华 《新智慧》2007,(2):14-15
成功创业与钱多少无关 李嘉诚、戴尔,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比他们有钱的人有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入世,喜忧未定.一大批执着的创业者却孕育而生,他们似乎已预知了结局,坚定的前行.他们中间不乏失败者,不乏退却者,而对创业行为本身来说,只要坚持,哪怕坚持到理想破灭的最后一刻就是胜利.其次,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除去激情的创业有多少真实的含金量,具备多少创业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把创业演绎成一场劫难,实在是羞辱而且伤感。把企业演绎成一场劫难,实在是羞辱而且伤感。我们本就稀缺的创业元素,弥足珍贵。我们必须把来之不易的创业元素,创业者、创业行为、创业精神国宝般珍惜、呵护、宽容、厚爱。《利令智昏明目张胆:专业人才制假被擒》只是本专题的一个引子,就事论事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科技,需要研发,需要创新,需要创业,需要不惜一切地冒风险追求成功,但此文中的主人公却让我们蒙羞。我们不能简单说他与我们没有关系。这样的人、事发生着、继续着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还很多。我们有必要在反思这个事件时,想更多,…  相似文献   

10.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常听见人们说这样的话:“生活压力太大,赚钱太难!”“给人做长工,一年忙到头累个半死,到头来也就差不多解决了温饱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己创业,当老板,但由于手头的资金有限,想创业又怕一不小心赔了本,那日子就更难过了。可是,我身边的几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在工作后却让小资金成功翻了本,我在向他们恭贺的同时,发现他们的创业过程有许多地方值得其他朋友借鉴,我为此进行了一些总结归纳,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最近,继“上海首富”周正毅问题贷款被揭露,紧随其后,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培新和上海万泰集团董事长、香港新万泰董事局主席钱永伟也纷告翻船。新近竣工的万泰集团光明城市公寓正装修声一片,闪动在电动门窗口里“万泰集团”字样看上去却有些闪烁。这些亿万富翁的纷纷落马翻船,与他们当初的创业动机、创业目的有关系吗?不管怎样,该到了反思反省“我们为什么创业”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创富秘诀     
这么久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在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心想事成,而另一些人离财富却越来越远。成功有成功的基础,而失败却千差万别。面对财富,人们的目光总是那么的迷茫——究竟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成就财富之梦?成就财富总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发现并创造商机,也帮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最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用“常规思维”去创业、去投资、去经营,不一定能赚钱,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玩一些“酷”的点子,却能闯出一片新财路。我们特将其中一些比较“酷”的招数罗列出来,以抛砖引玉,希望对想创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个人投资创业是那些不愿为薪水而折腰的人们,追求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人们,下岗失业、迫于生计的人们,或是有鸿鹄之志却为燕雀之流所累的人们最为热衷的话题和选择.但是,商海奔涌的激流告诉我们,投资创业并不是仅以一笔钱、一片地、一间屋、一群人便可大功告成的,个中的艰辛与奥妙只有涉足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得到.创业的背后是艰辛是风险,要想成功必须掌握创业成功的两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人都梦想创立自己的事业,但却不知如何着手或该去干什么,以下几位成功人士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商机并且用来创业的,他们没有去东奔西走找创业项目,却从平常中创造了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这类经验会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晓晖 《新智慧》2006,(10):47-47
网上开店的方式吸引了不少人.他们迫切想知道网上如何开店、如何交易,恨不得马上就去网上试一把。但是,网上创业也有风险,要想赚到钱更是不易,要规避风险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以30000元去创业,选择的余地比5000、10000大了很多,但是这30000元对于创业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投入的增多,承载的梦想和期望必然也加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案例中的3个主人公拥有相似的创业历程,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清晰的创业道路。虽然他们选择创业的原因并不完全一样,但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遭受了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且最后他们都挺过来了,发挥出了自己创业的优势,利用了外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创业指导专家曹天风告诉我仉“决定创业的成功与否,不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而是我们的创业思维。”当我们学到了俞永珍交给的创业三板斧,也一定会明白3个主人公创业成功的原因原来是如此耳熟能详,如此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18.
他们本是亲如手足的朋友,在创业时,他们互相勉励,共同努力打拼出了一片天地。然而,当他们有了各自的事业后,却因在商场拼杀,使兄弟反目成仇。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迈开创业的第一步时,这条路就注定要一直走下去。而且比较艰辛。可是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花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做老板?在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似乎又有这样一个规律,每次思考得到的结论都不一样。想当老板,你想比别人多赚一点;想当老板,你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想当老板,你想比别人社会地位高;想当老板,更多的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熟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过五关,斩六将,踩着多少兄弟姐妹的肩膀挤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司,但复杂的人际关系、枯燥的工作,浇灭了自己满腔的激情。回头看看,比尔盖茨、张朝阳他们大学时代就有了自己的公司,为自己的事业挥洒激情、尽情投入,那样的青春才不会留白呀,创业吧,让我们都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吧,我们有一天也会出人头地,成为浪尖上的宠儿!然而,对于众多的大学生朋友来说,要想创业,首先要过的就是资金关。那么,对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