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保险法》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保问题,终于有了法律规定。《社会保险法》第41、42条确定的先行支付制度旨在保障工伤职工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确立了缴费制度,既然通过缴费形成基金,  相似文献   

2.
政策动向     
《社会保险法》获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8日高票通过《社会保险法》。这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该法重点对社会保险的原则、各险种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各项社会保险的缴纳领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社会保险法的出台为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实现了社保制度由实验性阶段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保障》2014,(6):52-53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赋予社保机构(包括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与征缴机构等)查询、划拨社会保险费等权力,这对于实现社会保险费应缴尽缴、对于保护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社保机构怠于履行这些法律义务如何进行监督?对劳动者所产生的损害如何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研究》2009,(1):F0003-F0003
社会保险法是一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制定社会保险法,对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明确参保人员的权利义务,保障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保险法(草案)已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法》实施已经两周年了。作为防范社会未来不确定性和风险,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使公民对未来有一个稳定预期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经济社会各种条件的约束,《社会保险法”并未从20多年的社会保险改革中提炼和总结出具体规则性法律条款,而是设立了多处授权性条款,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为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笔者认为社会保险领域法制建设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时飞 《中国外资》2011,(16):194-194
<正>《社会保险法》于10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获得通过,将于明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法律着力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在这个分工协作的信息化社会,社保机构要依据法定职责,进行服务细分,在加强直接服务提高核心服务的前提下,借助社会力量,可推进社会保险服务的均等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云南金融》2011,(7):6-6
2011年7月1日,中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虽然“定期”是什么时候、公布到什么程度仍不明确,但人们对这一规定寄予厚望,因为有了法律的明确要求,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保资金的有关信息会越来越透明。  相似文献   

9.
社保法中的政府责任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政府在社会保险筹资中的责任。从《社会保险法》的表述中梳理一下,笔者认为该法中以六种形式明确了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将于2011年7月1日实施,该法第八十七条、八十八条分别规定了社会保险经办及相关服务机构、待遇领取者个人以欺诈等手段骗取社保基金的法律责任,这是我国在法律层面对社会保险欺诈行为进行规制的最高依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都已经非常成熟的英国,是如何进行社会保障领域的反欺诈立法的呢?我国从中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由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和以商业公司为主体的商业保障构成,但由于保障水平、运行模式、执行主体、管理模式等不同导致二者都出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本文从医疗保险方面人手,着眼于再保险在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方面的探索,进而研究如何通过再保险达到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互动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五条"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构建独立运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在个人账户制度下,农民工养老保险是看得见、可积累、可转移的养老权益,既可以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又可以与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接.依照...  相似文献   

1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其安全性以及保值增值状况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社保基金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实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收益率。但是,仍然存在着资金来源不稳定、保值增值能力不足以及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完善基金来源规划、壮大基金规模,增强基金保值增值、抗风险能力,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养老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消费: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和储蓄率不断增加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居民储蓄很大程度上受将来养老金发放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成本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可以降低这些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国外学者关于老年消费的研究以及养老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影响研究由来已久,并随着消费函数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养老社会保障现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消费的影响效应是否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消费函数理论框架内考查我国是否也存在退休消费困境以及养老保障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对于社会保障概念的理解存在泛化倾向,社会保障是旨在抵御各种风险,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持社会安全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部分内容。社会福利是比社会保障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社会保障包括在社会福利之中,是社会福利的基础部分和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估体系.本文认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应该包括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如社会组织、私人和企业等,因而在绩效评估方面,不仅要对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也应该对社会主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行为进行评估,建立起客观的和主观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社保制度是影响当前中国社保制度统一、衔接及《社会保险法》出台的一大障碍。本文从思想传承、国际比较、薪酬管理及社会分层的角度讨论,认为中国公务员的生命周期总薪酬和从业人员数量具有合理性因素,而待遇获得形式则不甚合理。如不对体制性因素进行改革,公务员社保制度的改革将无从谈起。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一段时间内需要改革的重点是现期货币收入、现期非货币收入及延期社保收入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少量有关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其指标的探讨上,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建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应首先解决三大理论前提,即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功能定位、社会保障统计信息需求分析、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这三大理论前提决定着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目标、方向和基础,对建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社会保障对我国各省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非一致,存在地区差异性。原因在于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的非均衡性及居民消费习惯等的差异。在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省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当地居民消费推动明显;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对于我国大多数省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小,因此要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预期与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股权对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投资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其中,QFII、证券公司、社保和保险基金都能影响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综合业绩的提高;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不能对这两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在选择银行股时,证券投资基金注重银行过去综合业绩的表现,企业、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注重银行过去市场价值的增长,QFII和证券公司同时考虑了这两个方面.实行银行股权全流通,放松时机构投资者的管制,改革证券交易方面的税收制度,培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