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金融创新的日益频繁、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要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建立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机制,引导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发展,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监管体系与制度,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借鉴使用国外金融监管手段,结合中国国情,对即将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做好充分的监管准备。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以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为趋势,功能性金融监管因其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在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基础上,更加侧重金融效率与金融机构的协调.从而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应强化对金融业的功能性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针对金融创新不断调整功能性金融监管结构,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宣辉 《现代经济》2009,8(5):100-101
金融监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从信息不对称、金融主体的非理性、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的角度看,我们可知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联系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很多缺陷,提出了改善金融监管方式、完善法律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是建立有效监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变迁、形势变化与现状问题、改革路径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金融监管从基础逻辑、国际经验与制度变迁的角度上应该回归“监管”理性;由于地方金融监管面临金融科技新挑战、新兴金融新风险、监管调整新格局与风险处置新任务,存在监管法治建设滞后、监管基础设施落后、监管理念工具陈旧以及监管分权协同不足等问题,须从金融与实体、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监管与创新四大关系和制度、技术、组织、方法、协同五个层面重新明确地方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因此,应遵循地方金融发展规律与监管改革方向路径,加快地方金融监管法治进程、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基础设施、转变地方金融监管理念方式与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亚洲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如何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了很好经验和教训。从这次危机成因的教训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金融监管体系应该日益完善。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应顺应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实现加入WTO后的承诺,改革我国监管体系中的弊端,加快我国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的步伐,最终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灵活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分析着手,指出在我国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适应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促进金融创新的需要,并提出了分业监管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新增了人民银行负责“维护金融稳定”的内容,以取代原有的金融监管职能。维护金融稳定与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正式的法规中提出金融稳定的概念,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转换中国人民银行职责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金融对外开放中的创新与有效监管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金融创新的过程。金融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由于对外工放因素的介入,除由内部经济系统滋生的风险之外,还添加了由外部经济系统传导来的风险。金融全球化为金融危机的跨国扩散,打开了通畅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金融监管机制非常重要。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有效金融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作为金融业的内生需求,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根据世界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适时调整,尽管如此,我国金融监管目前仍然相当薄弱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金融是建立在IT技术基础之上的金融,网络银行便是IT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技术大踏步进军金融领域,网络银行也开始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大行其道,金融监管当局对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开始提上议事日程。由于网络银行业务活动方式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活动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何有效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新课题。文章通过研究网络银行的特点,分析其对金融监管的新挑战,从而提出强化网络银行金融监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营金融的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障碍,即认识性问题、市场性问题、盈利性问题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问题。为此,应消除认识误区,给民营金融一个成长的时机和空间,并从优金融政策环境。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及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入手来促进民营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金融审计始终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金融核心问题开展工作,始终将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在促进银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防范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金融审计在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审计主要路径和方法,以及金融审计与其它金融监管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金融监管成本的深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无疑是存在成本的,这主要包括金融监管的执法成本、守法成本等直接成本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社会经济福利损失等间接成本,但通过对金融实行监管,可以提高金融市场产品的质量,金融监管不是损害而是增加社会福利,因此,金融监管存在成本也是值得的。相反,如不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则会存在更大的成本。我国的金融监管由于种种原因,成本较高,应该通过改善监管策略,降低成本,使我国金融监管实现成本最少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利率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利率制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到管制,再到自由的演变过程,对这一过程作制度分析,对我国有两点启示可以借鉴,即金融自由空间与金融监管两之间动态的平衡,必要的金融资源成本和收益的时间分布配置方式的转化。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提高政府利用利率调控金融的能力;循序渐进等应成为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创新迅猛发展,“混业经营”的趋势日渐增强,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建立适应混业经营格局的统一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而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我们应突破健全金融监管的“瓶颈”,建立四元一体的金融监管体系,以金融监管为主体,努力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鹏 《西部金融》2001,(6):13-14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金融创新日益加快,金融业的多元化经营使我国金融监管从范围、手段、内容、模式、体系等方面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当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有了新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创新起步晚,更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和银行在制度方面的先天缺陷,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本文要探讨的正是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阻碍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监管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动态。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以及实施有效监管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制度组合中的一项最为基础的、重要的制度安排。相对金融稽核(外部审计)来说,央行内部审计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运作方式仅算起步,正因为如此,也给业内人士更多困惑,是职能弱化?还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作为一个课题,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呈现在每个从业人员面前。但是,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坚定不移的。本文沿着“有效金融监管的内涵与内在机理”、“我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到“内部审计行为分析”展开,意在通过有效性金融监管内涵的透视,寻求有效的监管模式,借助成本效益分析,析出我国金融稽核制度设计上的种种缺陷,导出以内部审计为主导型金融监管模式的必然性。全文重点在于描述内部审计的主体、客体、目标、人员素质、组织体系、实施前的准备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综合金融经营模式的推广,金融产品的搭售行为频发。目前,我国主要由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搭售行为进行规制,由于职权错位以及搭售行为自身市场效果的复杂性,我国对于金融产品搭售行为的规制存在法律依据不足、扼杀效率等问题。金融产品搭售行为与一般搭售行为别无二致,理应作为竞争法问题依据竞争法进行规制,以消费者利益是否受损为违法性判断的圭臬与准绳,方能在实现公平的同时达致效率。同时,竞争法执法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优化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